模型思想的感知、建构、辨认和应用——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3

模型思想的感知、建构、辨认和应用 ——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余佳慧

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大桥中心小学


【摘要】植树问题这个单元的数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何用模型思想来解决这一类“植树问题”,我们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经历“唤醒经验——感知模型——构建模型——辨认模型——应用模型”这样的五个环节,同时始终沟通“线段图”与算式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棵树、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自然的搭建植树问题的三个数学模型。

【关键词】模型 植树 线段图

一、基于教材和学生现状的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6页,是数学广角单元关于《植树问题》的学习。这个单元主要的学习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在一条线段上植树(分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和只栽一端)和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本质上属于只栽一端的情况)。教材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植树情境,用线段图进行抽象,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并抽取出三个数学模型:两端都栽=段数+1,两端都不栽+段数-1,只栽一端=段数。
考虑到这个单元的目标集中于建立“模型思想”,并运用“模型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把单元的第一课时从感知模型、建构模型、辨认模型、运用模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之前,已经积累了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基础呢?笔者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前测,题目是: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列式

对错

人数

占班级人数(40人)的百分比

100÷5=20棵

错误

17

42.5%

100÷5+2=22棵

错误

15

37.5%

100÷5+1=21棵

正确

8

20%

在前测问卷的基础上,我们也分别访谈了三种解题的部分学生,他们回答如下:

学生1:求多少棵树,就是求一共有多少份,我用100米除以5米就可以了;

学生2:我想100除以5求出了多少棵树,而括号里的两端都栽,那么就要再加上2棵树,这样才是一共的棵树;

学生3:我在脑子中进行了栽树,100米除以5米等于20棵肯定是一个方面,就是两端都栽,我感觉要再加1棵;

学生4:我是数学思维训练课的老师教我的,两端都栽树的话,就是等于“段数+1”。

根据学生的前测和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头脑中有一些“植树问题”的生活经验,以及知道“求份数=总数÷每份数”的数学经验,但是无法清楚、准确的建立“棵树=段数±1或棵树=段数”模型,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了。基于“感知模型、构建模型、辨认模型、运用模型”的环节设想,我们进行了课堂实践。

二、体验模型思想的课堂实践

(一)唤醒经验

1.学生编写一道用除法解决的一步计算数学问题

2.出示学生编写的两个数学问题:

(1)20元,平均每人分5元,可以分给几个人?

(2)20米,平均每5米分一段,分几段?

学生:20÷5=4个;20÷5=4段

教师:要解决的两个数学题目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除法算式“20÷5=4”表示呢?

学生:这两题都是平均分的数学文能提,我们可以用“份数=总数÷每份数”进行列式计算。

360112d0c46113_html_9b612c8f04f07665.gif .出示线段图


教师:如果借助线段图来理解,你能解释一下这幅图和算式“20÷5=4”的联系吗:

学生:5米分一段就是5米一段,20米里面有4个5米,就有4小段,就是图中的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

4.小结:像这样平均分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解决。

【反思】以开放的视角让学生自主编写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有选择的安排“平均分”的几个生活情境,并尝试沟通“线段图”和算式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段数=总长度÷每段长度”的数学模型。

  1. 模型感知

1.研究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1. 出示“排排队”问题:小朋友排成20米长的1列纵队,每隔5米站一人,一共有

几人?

①师生梳理信息:每间隔5米站1个小朋友,一列纵队有排头也有队尾。

②学生排队演练:排头站1人,间隔一段距离(看成间距是5米)站1人……学生重点关注三个信息“间隔5米,4个间隔,一共站了5个人”

③把排队过程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结合线段图列出算式20÷51=5人。20÷5表示20米,每隔5米分一段,一共可以分4段(5×4=20米),4段刚好可以站4个人,再加上排头或排尾的这个人,一共是

5人。

20÷51(排头)

20÷51(排尾)

60112d0c46113_html_1146b58506dd80db.png


60112d0c46113_html_d4308e1c97dcbd9.png

(2)出示“锯木头”问题:一根木头长20米,每5米锯一段,需要锯几次?

①梳理数学信息,木头总长20米,每段长5米,要求锯了几次。

②学生自主画图,并列算式

20÷51=5

20÷5=4

20÷51=3

60112d0c46113_html_d53f96a450062e89.png



60112d0c46113_html_da7c09425559ef5c.png

60112d0c46113_html_8745b73e44af88cc.png

学生1:要锯5次(指着线段图说,1次、2次、3次、4次、5次)

学生2:我认为只要4次,(指这线段图说,1次、2次、3次、4次)

学生3:只要锯3次,因为开头不用锯的,最后的的也不用锯的

教师:头上和尾部要锯吗?也就是说锯木头只要在中间锯就可以了

(3)比较排队和锯木头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排队和锯木头这两个问题也是用除法解决问题(20÷5

区别:要考虑开头和结尾的实际情况,排队问题中开头和结尾都要站人,而锯木头问题中开头和结尾都不用锯的。

(4)小结:以前我们研究的除法解决问题,段数就是结果,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除法解决问题,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除法算出来的是段数,排队的时候人数要比段数多1,而锯木头的时候锯的次数要比段数少1。

【反思】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排队”和“锯木头”展开研究,同时结合直观的现场排队和画图展示,学生理解了算式中20÷5表示4段,而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会出现4+1和4-1的不同情况。两个生活问题,不仅有线段图的比较,也有算式的比较,更有生活经验的比较,学生学的既直观形象,又有理有据。

(三)构建模型

1.解决问题:20米的小路,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共栽几棵?

(1)学生自主画图,并列出算式

(2)概括结论:棵树=段数+1

2.比较问题:20米的小路,每隔5米种一棵树,共栽几棵?

(1)题目与刚才又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学生1:少了“两端都种”这句话

学生2:要考虑开头和结尾要不要种树

学生3:一共栽几棵树的答案不一定了

(2)思考:可能是什么情况导致开头、结尾不用种?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3)把两端都不种的和一端不种的情况画下来。并算一算要栽几棵树?

两端都种

60112d0c46113_html_c0c44932323488a4.png

60112d0c46113_html_8931e8baa51f39e9.png

20÷5+1=5棵

只种一端

60112d0c46113_html_14e87af1a1f180be.png

60112d0c46113_html_707c610f4f3cf6d0.png

20÷5=4棵

两端都不种

60112d0c46113_html_5faf5f5033bb8267.png

60112d0c46113_html_5f68dc87c5342418.png

20÷5-1=3棵

(4)汇总学生的画图和算式:

①第一种情况和排队问题是一样的,属于两端都种的情况,棵树比段数多1;

②第二种情况和以前用除法解决问题是一样的,只种一端,棵树和段数相等;

③第三种情况和锯木头是一样的,属于两端都不种,棵树比段数少1。

【反思】从排队问题、锯木头问题,到学习植树问题,学生已经有了三个经验:画线段图、考虑生活实际情况、段数人数(或次数)的对应。所以在构建模型环节中,充分让学生自主讨论植树问题的不同情况,以及自行画线段图和列算式,并构建出“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三个模型。在教学中,三种情况需要进行对比异同,同时三种情况也要跟排队和锯木头问题进行对比,这样构建的模型才能融会贯通。

模型辨认

1.唤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植树问题除了种树,还可以是排队,锯木头等等,你有在生活中碰到植树问题吗?

2.辨认植树问题:小区门口的路桩、地铁站点、房屋高度、马拉松服务点、千纸鹤挂件手指间隔等。

60112d0c46113_html_b09fb7d9fb963f61.png

60112d0c46113_html_f5cc6be72a334c82.png

60112d0c46113_html_29cbbb164d893dbd.png

60112d0c46113_html_2e0febf6a3be22f6.png

60112d0c46113_html_376bf434eebd0a32.png


60112d0c46113_html_38fa4eebc333146c.png

【反思】对生活的情况进行辨认,一则让学生感受到植树问题的普遍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二则通过辨认,加深学生对建立起来的三个模型印象,沟通好模型、直观图、线段图、算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给学生一个立体、丰富的学习资源。

  1. 模型运用

1.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同组交流。

60112d0c46113_html_1e341c4e758486b1.png

260112d0c46113_html_1b4a89aea59482fe.png .课堂小结

(1)结合板书内容,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植树问题吗?

如封闭一圈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中进行种树(装路灯)的问题等等

三、回归闭环过程的深度反思

(一)突出学生为本。在开展植树问题的前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只会用除法解决问题,但没有进一步用画图的方式进行验证,也没有考虑生活中头尾兼顾的实际情况,其本质上暴露了学生思维处于低层次的做数学阶段。为了突破这种思维习惯,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围绕“20÷5”这个算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出发,不断唤醒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加强比较,排队、锯木头和平均分比较,排队和锯木头进行比较,排队和两端都种树比较,锯木头和两端都不种进行比较……每一次的比较,都冲击学生的思维,找出每一次比较中的联系和区别。而且我们还沟通了图形表征、算式表征、语言表征三者的关系,让每一位学生编一编、问一问、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验一验……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思考深入。

(二)构建模型思想。选择“植树问题”来构建模型,既是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也是结合线段图的呈现,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进行“感知、构建、辨认、运用”闭环式的过程体验,让学生看见模型的景和图,知道模型的形和式,运用模型的通和变。通过多种情境,多幅线段图,多种生活实际需要,先构建“段数”、“段数+1”、“段数-1”三种模型,由此实现了化繁为简的运用模型思想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策略。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们没有“速成”的归纳出三个模型,而是重视学生观察、学生操作、学生交流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态度和科学探索精神,不为构建模型而构建,只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

(三)解决实际问题。从平均分引入课堂,解决了排队、锯木头、植树的实际数学问题,再拓展到生活中的设置站点、路桩、房屋楼层等生活情境,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发现的数学规律又可以解决生活动的实际问题。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聚焦的是线段图、算式和模型,变化的是不同的生活情境,在巩固联系环节,我们变化的是模型中的每个元素——求总棵树的、求每段距离的、求总长度,聚焦的是学生自然的画线段图感知和验证,聚焦的是直观理解基础上的交流分析,聚焦的是感受到模型的变与不变,进而在解决不同情境、不同问题的一类“植树问题”,切实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