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助力乡村振兴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3

坚持问题导向助力乡村振兴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与建设

陈 兵 1 张 旭 2 郭明磊 3 潘新好 4

1.正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正阳县农业农村局, 3.正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4.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正阳县分校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分析了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从部门联动、完善设施、注重宣传、统筹兼顾、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建议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临淮河,北依汝河,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94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6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耕地面积210万亩,人均耕地3.2亩,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党的十九大以来,正阳县认真贯彻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层硬仗,高位推动,持续推进,紧紧围绕“三清一改”行动、“四美乡村”创建、“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通过创新机制、部门联动、多效投入、第三方评估、严格奖惩等措施,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阶段性目标,2020年5月,荣获“驻马店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但由于受自然地理、发展基础、资金保障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1 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

1.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够到位

1.1.1 垃圾分类环节薄弱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没有全面铺开,体系没有健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能力不强。垃圾桶数量不够或布点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加之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到位、成本高等现象,致使生活垃圾影响村容村貌。

1.1.2 生活垃圾清运保障不足 农村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垃圾清运活累、工资少,保洁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导致不能及时清运的情况时有发生。

1.1.3 畜禽养殖管理滞后 畜禽圈舍建立不完善,散养畜禽疏于管理,致使人畜混杂,畜禽粪污清理困难,污染农村生活环境。

1.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够到位

1.2.1 污水处理缺设施 因资金问题,有些行政村只有部分排污管道而没有终端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还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2.2 运转维护缺资金 少数已经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因缺少运转维护资金,处于“晒太阳”状态。

1.3 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到位

1.3.1村民环保意识淡薄 受长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加之农村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观念淡薄,仍然存在随手随地乱丢垃圾的坏习惯。

1.3.2 有效监督机制缺失 部分行政村虽然制定了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但缺少长期有效的监督落实措施,约束力不强,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3 环境整治深度不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还没有全面向农村庭院延伸,农民自己动手整治房前屋后、庭院环境的自觉性没有真正养成。并且部分村在开展各类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不够深入、不够扎实,群众参与度低。

1.3.4 受益主体热情不高 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漠,坐享其成,缺乏主动奉献精神,加之乡(镇)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缺乏创新,在转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思路没有打开、办法不够创新、效果不够明显,农民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尚未真正形成,村民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热情度不高。

1.4 村容村貌平衡发展不够到位

1.4.1村庄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乡镇在村容村貌提升中注重打造亮点,其他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没有得到全面提升。村庄间,示范村明显好于普通村,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好于一般村,主干道沿线村好于偏僻纵深村。

1.4.2 “四化”标准不够高 一些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标准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文化工程标准也不够高,文化融入是个短板。

1.4.3 “空心村”治理不彻底 个别“空心村”里的残墙断壁没有彻底拆除,个别乡镇整治空闲宅基地的力度不够,村庄没有全面开展“一宅变四园”(花园、林园、菜园、游园)行动。

1.5 长效管护体系建设不够到位

1.5.1 管护机制不健全,责任分工不具体 少数地方注重集中整治,轻视日常管理,呈现“有人建、缺人管”的状态,乡(镇)村两级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管护落实困难。加之建设阶段,乡(镇)村两级均投入了大量精力,治理成效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而在通过验收后,乡(镇)村两级管理上懈怠,相关单位又没有及时跟进,后期管理存在疏漏。

1.5.2 管护制度不完善,工作措施不规范 部分乡镇、村居满足于一般性、粗线条管理,对群众日常生活的约束多以村规民约为依据,缺乏工作制度,缺少工作标准,绿化保养、设施管护、道路维修、卫生保洁、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工作措施不到位、不规范,管护效果不明显。

1.5.3 管护资金不充足,筹资投劳有困难 建设之初,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有的乡(镇)村或多或少还有欠账,无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基础又薄弱,管护资金不足。加之村民“自扫门前雪”意识强,缺乏筹资投劳积极性,设施运行和人工养护经费保障困难,个别地方出现 “建得起,养不起”现象。

2 正阳县花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对策

2.1 部门联动,综合施策,推进垃圾综合治理

2.1.1 推进垃圾分类治理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根据垃圾生产量和群众认知度,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类、可回收利用类、有毒有害类等三类,按照“户分类投放、村减量分类收集、乡镇统一转运、县集中处理”城乡协同处置模式统一搜集处理,有毒有害类垃圾由专业公司统一处理。

2.1.2 探索垃圾资源利用 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工程建设。引导村民将农村垃圾分为“可卖钱垃圾”、“建筑垃圾”、“可沤肥垃圾”以及“有毒垃圾”。砖头、瓦块、石块等建筑垃圾收集起来用于修路、建村头小品、景观用墙、改厕等;可沤肥垃圾收集起来进行堆肥,适时还田;不可沤肥垃圾由专业公司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厂或垃圾发电厂处理,探索垃圾多种资源化利用方式,促进乡村垃圾综合利用。

2.1.3 强化保洁队伍建设 选好配齐保洁人员,加强保洁员岗前培训,提高保洁员素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监督制度、激励制度,落实各类保障,稳定保洁队伍,提升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2.1.4 加强散养畜禽管理 完善畜禽养殖管理制度,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户的圈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畜禽养殖,杜绝畜禽粪便污染环境。

2.2 完善设施,试点先行,助力污水综合治理

2.2.1 整合资源,完善设施 环保、住建、水利等多部门协调合作,对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综合分析施策,整合项目资源,抓紧实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为污水治理奠定基础。

2.2.2 分类指导,梯次推进 优先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

2.3 注重宣传,激发动力,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2.3.1 广泛宣传发动 通过媒体讲座、召开村民大会、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

2.3.2 选树先进典型 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卫生乡镇卫生村、文明户、卫生户、五美庭院等创建评选活动,选树各类先进典型,让农民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样板,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3.3 发挥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乡(镇)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卫生的同时,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2.3.4 实行奖励机制 对村民参与村庄公共环境整治情况、打扫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情况、开展垃圾分类情况等进行评比,实行积分制,通过爱心超市或乡村制定的奖励机制兑换日用品、小商品,吸引农民积极参与。

2.4 统筹兼顾,挖掘内涵,深化“美丽家园”建设

2.4.1 制定政策,统筹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制定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完善奖补政策,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在重点打造亮点的同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面上推开。

2.4.2 把握重点,着力提升“美丽家园”形象 对乡镇集镇和“沿路跑”环境秩序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乡镇集镇上的店外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彻底治理“沿路跑”两侧的违章棚亭、乱堆乱放、乱垦乱种以及住户门前的菜园篱笆、柴草树枝、建筑材料、生产工具,达到卫生、干净、整洁,物品规整有序 。

2.4.3 聚力传承,深入挖掘“美丽家园”内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新时代做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农村生活内涵,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力度,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对农耕文明,注重挖掘其中的精神价值、美学观念、道德规范、人生智慧,把农村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2.5 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完善长效管护体系

2.5.1 健全管护体系,明确责任分工 坚持“县指导、乡(镇)主导、村主责、民主体”的原则,做好设施产权登记和移交,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主体责任。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由保洁员负责;农户院内、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物品堆放由农户自己负责;乡级道路、电力通信等设施分别由所属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环境治理、植被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和其它所有设施管护由村在乡镇指导下负责。

2.5.2 完善管护制度,创新工作方式 建立完善建后管护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管护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和职责公示,分区域树立管护责任牌,标明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环境治理、设施管护责任人员、包村干部和联系电话等。条件比较好的村,可采取整村发包的管护形式,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设施管护等捆绑招标,依托物业、保洁公司等社会力量开展管护,缓解乡(镇)村工作负担;没有条件的村,采取定事、定人、定岗、定责、定酬“五定”的方式开展管护。

2.5.3 实施以奖代补,鼓励筹资投劳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采取整合项目资源、撬动社会资金、引导企业捐款、动员成功人士捐资等方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给予奖补。积极发动群众,或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激励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5.4 严格考评奖惩,调动管护激情 实行督导评比制度,将管护工作纳入乡(镇)村目标责任制管理平台综合考评。采取“周巡查、月督查”的办法进行督导评比,巡查由乡镇落实,督查由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联合开展。对管护工作先进、符合农村人居环境标准要求的村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落后村进行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

作者简介:陈兵(1985年),性别,男,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