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罗丹

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712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及纠错方法,启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正视数学课程学习以及知识难点,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间接促进学生智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双重开发。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来进行论证,并进而探讨其实际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自主学习意识

引言:数学课堂实行知识求解时,不再是以教师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为主,致力于学生课下对于数学作业内容的自主研习,自我理解,针对实践过程中常出现的作业错误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减少两级分化现象。创新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着重于强调学生要从课本内容的解读中出发,注重挖掘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意识,在练习过程中尽量避免不犯错,少犯错。通过数学实践,不断收获进步。

一、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缺乏持久兴趣,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持久的兴趣,尤其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并不是因为学习兴趣驱使,大多数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因此数学作业最后呈现的质量不高,很多基础的加减乘除、公式运用,由于学生不认真,导致作业错误率高,这样的教学结果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与之进行改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便是其中一种。由于目前占主流地位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讲授数学习题知识为主,为了改善此类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这时可以及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求解,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唤起学生对于数学方程、公式求证的兴趣。

(二)学生不能正视失败,没有进行过错反思

失败是成功之母。尤其对于求知过程来说,产生失败的学习体验方式在所难免。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入门,对于方程式、小数点、多边形等复杂知识需要有一个认知接受过程,在作业的练习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但是现实总是不容乐观,学生面对复杂的因数与倍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众多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难以达到想象中的收获效果,导致在求证结果时出现错误,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及时进行错误的分析与反思,最终错误频发。

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减少学生两级分化现象策略分析

(一)采用数学课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互结合的方式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与之改善。相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对于多媒体技术与课件的结合使用并未成为教学授课主流,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讲授数学知识为主,为了改善此类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单元知识相互结合的应用体验方式,唤起学生对于数字、公式的兴趣。当然,还要注意的是,课堂主体要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这种由学生亲身体验的应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内容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便可以及时发挥自己的思维与求知性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例如:本单元数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章节目标的递进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方式,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进行解答,比如,可以先行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在讲解此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先讲公式原理,再讲算法,一步步焕发学生的思考潜力,学生在不知道案例答案详情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发展自己的思维,并运用自己思维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这样递进式的知识点讲解,可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意识

小学生大多都缺乏合作学习意识,由于自身数学基础学识薄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前期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可先进行一个摸底的测试,因为毕竟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基础不一样,在组内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在进行完摸底测试结束之后,各小组对于自己组内成员们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根据每个学生基础的不同,在课程单元内容预习以及其他的任务的布置上可做不同程度的区分。总之,几人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要形成一种互补效应。

例如:在进行几何学的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最直接的感觉到几何形状,教师只能借助几何模型,类似于“圆柱与圆锥”的使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兴趣不大,因此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分组。在分组后,教师可以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做圆锥体或者圆柱体,这样的话,学生可凭借自身思维能力进行创造发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制作时一定要从中引导,避免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兴趣流失。在制作完成后,小组讨论自己做模型的心得体会,需要教师从旁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设计数学作业的求解,并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这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使得学生能够与书本为友,以学习为乐,最终实现了学生数学知识接收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汇入、交流、融合,并减少学生两级分化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英伟,郑琳时.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的建立和相关发展建议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8:68-69.

[2]李魏,郑芝琳,冯志.学校对于学生数学发展所作出的应对策略[J].教师:课程教育研究,2017(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