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腰椎间盘突出应用 MRI与 CT诊断的价值研究

邱先发

贵州省 铜仁市石阡县中医医院 55510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进行CT与MRI检查,将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MRI与CT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漏诊误诊率。结果:100例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是96.00%,漏诊误诊率是4.00%;MRI诊断准确率是97.00 %,漏诊误诊率是3.00%,MRI与CT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椎间盘积气和钙化的检出比例明显高于MRI,而对椎间盘脱出、脊髓变形和硬膜囊压迫检出比例明显低于MRI。结论: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是对不同征象的检出比例存在差异。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MRI;CT;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间盘的纤维环撕裂或断裂髓核突出引起的[1]。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压迫后纵韧带、硬膜囊前层、神经根和脊髓。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和下肢麻木、疼痛,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成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MRI和CT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段。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7.29±3.6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14±0.52)年。

1.2诊断方法

100例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及诊断, ①CT检查。采用GE Bright Speed16层CT,患者仰卧位,设定扫描参数,120KV,280毫安,层厚3.75 mm,自L2至S2连续螺旋扫描,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轴位平行椎间隙中心线重建L3/4~L5/S1 三个椎间隙,每个椎间隙4层,观察每个腰椎间盘的位置、形态和密度,观察椎弓、椎体、小关节,评估侧隐窝和椎管。②MRI检查。采用PHILIPS Achiva 1.5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仰卧位,设置矢状位TSE序列T2WI和T1WI及T2WI-SPIR序列,常规横断位T2WI。从矢状位观察椎间盘的信号变化、椎体形态和信号特征,在矢状位和横断位观察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观察各椎管是否有狭窄[3]。

1.3评价指标

比较诊断准确率和征象检出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以P<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与CT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100例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是96.00%,漏诊误诊率是4.00%;MRI诊断准确率是97.00 %,漏诊误诊率是3.00%,MRI与CT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MRI与CT诊断方法的不同征象检出比例对比

CT对椎间盘积气和钙化的检出比例明显高于MRI,而对椎间盘脱出、脊髓变形和硬膜囊压迫检出比例明显低于MRI。

详见表1。

表1 MRI与CT诊断方法的不同征象检出比例对比[n(%)]

组别

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积气

钙化

脊髓变形

硬膜囊受压

CT诊断(n=100)

24(24.00)

54(54.00)

59(59.00)

22(22.00)

30(30.00)

MRI诊断(n=100)

39(39.00)

39(39.00)

39(39.00)

39(39.00)

45(45.00)

x²值

4.512

3.942

6.221

4.745

4.145

P

0.032

0.048

0.012

0.032

0.04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和大小,局部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的程度,如单侧或双侧腰腿痛,下肢和会阴感觉丧失或消失,下肢肌力下降,排便功能障碍,肌腱反射减弱等。根据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困难,在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时明确责任椎间盘也很重要[2]。医学影像检查在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CT和MRI,与MRI相比,CT的优点是能清晰显示椎间盘内气体积聚和突出椎间盘的钙化情况。MRI对椎间盘的显示率和准确性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受压脊髓的退变形态和信号变化。此外,由于MRI的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能力,更有助于显示突出或突出的椎间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当髓核游离并形成硬膜外肿块时,需要与硬膜外肿瘤相鉴别。肿瘤T2WI高信号,强化明显。MRI可以区分游离髓核和椎管肿瘤。术后椎间盘症状不缓解或复发,确定椎间盘突出症的残留或复发。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真实程度以及对中央型和侧偏型的粗略估计略低于CT。MRI容易漏诊椎间孔型、外侧突。CT扫描速度快,但有辐射;MRI无辐射,但扫描时间长,价格相对较高,且有禁忌[3]。

过去,该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和辅助X线检查。X线只能显示椎间隙的异常,不包括滑脱、不稳、肺结核、肿瘤等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低,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和MRI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T扫描范围广,可清晰显示突出物,观察硬脊膜囊、神经根是否受压及是否伴有体征,扫描速度快,价格相对便宜。通常,它可以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CT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辐射,需要注射对比剂,对人体有害,对游离椎间盘的诊断效果一般。MRI扫描时间长,通过TSE序列T1WI成像、横断面T2WI成像和快速TSE序列T2WI成像,以及脂肪抑制序列矢状面、冠状面成像,全方位、多序列观察图像,不仅能准确反映椎间盘突出、脱出情况,还能准确显示真空区图像[4-5]。

本研究显示,100例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是96.00%,漏诊误诊率是4.00%;MRI诊断准确率是97.00 %,漏诊误诊率是3.00%,MRI与CT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椎间盘积气和钙化的检出比例明显高于MRI,而对椎间盘脱出、脊髓变形和硬膜囊压迫检出比例明显低于MRI。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是对不同征象的检出比例存在差异。总的来说,CT和MRI是相辅相成的。CT应作为首选,MRI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当CT检查结果与临床结果不一致时,应行MRI检查。



参考文献:


[1]赵一龙,张培,张旭.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102-103.

[2]王磊,任法云.腰椎间盘突出症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0):99-101.

[3]吴良龙,梅邹.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8):1489-1491.

[4]张琢.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5):146-147.

[5]赵胜祥,费佳.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