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评价

张登芹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13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中抽选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ALB、Hb、TP等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ALB、Hb、TP等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2、2.448、3.233,P=0.002、0.016、0.002)。结论:在神经内科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营养状况,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


神经内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包含的疾病类型非常多。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属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大多数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均需要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更好的保证患者的营养状态。对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而言,做好护理干预是非常关键的,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保证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减少肠内营养支持的风险[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61.25±3.28)岁。对照组44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年龄(61.18±3.3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数据差异不大,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检测患者体征变化,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加强日常护理等。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优质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并且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消除患者的排斥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倾述内心的感受与需求,针对于一些无法开口的患者,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约定的眼神、手势、表情等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支持患者,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信心。2)优质输注护理。肠内营养支持大多需要通过输注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所以护理人员在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还需做好输注护理,注意控制好输注速度与输注量,同时调配好营养液的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的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在输注之前,可以提前预热,加热至40摄氏度左右即可,以免损伤胃肠道。3)并发症预防护理。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说,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包括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改变体位,经常帮患者更换贴身衣物、更换床单被罩,做好排痰护理,同时积极引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更好的预防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作为观察指标,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2]

1.4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实验组ALB水平为(30.95±6.72)g/L、Hb水平为(122.43±10.68)g/L、TP水平为(59.83±5.37)g/L;对照组ALB水平为(30.99±6.76)g/L、Hb水平为(122.51±10.73)g/L、TP水平为(59.86±5.41)g/L;两组ALB、Hb、TP等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LB水平为(43.41±8.24)g/L、Hb水平为(139.48±13.87)g/L、TP水平为(71.59±6.95)g/L;对照组ALB水平为(37.82±7.88)g/L、Hb水平为(132.58±12.54)g/L、TP水平为(66.83±6.86)g/L;实验组ALB、Hb、TP等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2、2.448、3.233,P=0.002、0.016、0.002)。

3讨论

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保持体内所需营养的重要方式,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时候,通常选用肠内营养乳剂进行营养支持,第一天选用鼻饲管或者胃管注入,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后的反应,确定没有不良反应之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乳剂的量,每天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即可

[3]。同时,每4小时为患者抽吸一次胃液,如果胃液量超过了200毫升,则需要暂停营养注入,以免胃酸过多影响患者的身体安全。而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还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帮助更好的减少并发症,提高营养指标[4]。优质护理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中,关注患者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营养支持效果。

本次研究选择88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内危重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ALB、Hb、TP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更高,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调节患者营养状态,促进营养吸收。该研究结果与朱晓文[5]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及其临床意义分析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营养状况,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练鹏敏, 张晓雪, 钟丽霞,等.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评估与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33):2636-2641.

[2]张兴, 杨艳, 黄雪莲.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1):343-344.

[3]程莎.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03):30-32.

[4]林莉. 对比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J]. 贵州医药, 2020, 044(002):327-328.

[5]朱晓文.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025(003):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