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1

宫外孕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王琴

古蔺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500


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相互结合会形成受精卵,经过输卵管的运输通道进入到母体的子宫腔,从胚胎发育成胎体。但由于输卵管内出现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体内受精卵未能正常运输到子宫内,在输卵管处就发生停留和着床的状态,从而形成宫外孕,在医学上也可称为“异位妊娠”。大多数的宫外孕都发生在输卵管内,不仅阻碍了胚胎的发育,而且还会存在破裂的风险,危害女性的妇科健康。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宫外孕的治疗并不属于疑难杂症之一,因此即使不慎出现宫外孕时,也不要过于恐惧和紧张。由于宫外孕患者的特殊性,我们应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

  1. 宫外孕护理存在哪些问题?

  1. 宫外孕的出现导致患者在生育的过程中受阻,为女性的孕儿道路中增添了垫脚石,但由于个人的生育需求不同,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于具有生育意愿且尚未生育过的患者来说,宫外孕会影响家庭和谐,患者害怕家人不理解从而产生紧张的情绪,并且还会担心胎儿难以顺利分娩,出现抑郁、低落的不良情绪;而对于没有生育意愿的患者而言,宫外孕会增加流产手术中的风险,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

  2. 由于患者在发生宫外孕后情绪比较低落,心理也相对敏感,因此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也应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不随意和他人讨论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不能向他人透露患者的个人信息等情况。

  1. 宫外孕的护理措施要点

  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同时向患者介绍自己,可以询问患者一些基本问题,以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的情绪问题,而护理人员需要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把握她们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来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疏导内心的不安感,还能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其次,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讲解与宫外孕相关的知识,例如宫外孕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手术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能让患者加强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从而减少了对疾病的恐惧;同时还能让患者学习宫外孕的预防要点,在下一次妊娠时避开致病因素,提高女性正常受孕的能力。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和患者介绍过往的优秀病例,以及主刀医生的经验情况,以增强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信心。

  2. 术前常规护理。在宫外孕治疗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做好使用设备的检查,保证手术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做好患者的身体检查,对患者的基本体征情况做好记录;在手术的前一日,要叮嘱患者宜食用清淡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并且在手术当日的严禁进食;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备皮,在皮肤清洁的过程中,要耐心细致,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导致患者皮肤受损。

  3. 术中护理。在微创手术开始时,护理人员首先要协助来为患者注射麻药,然后要将患者处于平卧的姿势,为其进行静脉注射;待输液流程完成以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调整手术床的斜度高低,让患者的身体保持头平躺,脚步位置上升的状态,并且要在患者肩部和小腿等部位使用海绵垫,能够预防血液流通不畅,避免形成术中局部血栓。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若体征监测器上数据异常,或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后,要及时提醒医生,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要求,配合进行处理。在手术中若需要采取抢救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先检查患者身体是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还要加强对输液管、导尿管的监视,避免出现管道受阻的现象。

  4. 术后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剂量,以及综合患者个人情况的考虑,来为其提供适量的供氧护理;在患者清醒后6h内,切勿进食和饮水,若术后出现恶心和呕吐等不良症状的患者,禁食时间还应增加,待不良体征消失后才可进食;鼓励患者在术后的12h内多翻身,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旁协助;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站立和走动。

  5. 切口护理。虽然微创手术的切口较小,但在操作中仍需要进行粘贴的创口处理。在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变化的情况,若出现切口出血过多的现象时,要及时止血并通知医生。患者入院休养期间,护理人员还应主动询问患者伤口疼痛的情况,尽量对切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记录;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每日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出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