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王春华 杨巧艳 薛艳梅 李芳 庄建艳 郭建芬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黑龙江省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以护理接受手术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为目的进行探究,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患者身心健康问题改善中的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6月-2020年9月,病例数:28例,患者类型:接受手术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人性化护理组(n=14)和常规护理组(n=14),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焦虑抑郁情况的对比,人性化护理组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评分分别为(20.86±1.13)分和(21.33±1.16)分,而常规护理组的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评分分别为(30.45±1.55)分和(32.51±2.03)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期间的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轻度脑外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效果


作为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突发性疾病,轻度脑外伤问题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出现脑震荡,脑挫伤等方面的问题,虽然不会影响患者脑部功能的正常使用,但是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进行,甚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1]。同时,也因为患者受到伤病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对预后的担心及创伤突发性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问题,从而影响了患者疾病治疗的积极性。而要想让患者积极接受疾病的治疗,就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基于此,我院选取了数名轻度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的制定,制定的报告内容主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6月-2020年9月,病例数:28例,患者类型:接受手术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实验样本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对比


人性化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

P值

人数

14

14

>0.05

男性

8

7

>0.05

女性

6

7

>0.05

年龄区间

20-79岁

21-78岁

>0.05

平均年龄

49.63±1.28

49.46±1.55

>0.05

通过对比显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统计检验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即说明两组可以用来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CT诊断检测显示,均符合临床上的轻度脑外伤伤病的诊断标准;(2)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显示,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相应的疾病护理研究,并且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监督下,进行了研究同意书的签订。排除标准:(1)患者为精神疾病患者;(2)患者为妊娠阶段的女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并且在患者手术期间出现异常情况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人性化护理组:(1)术前访视:为保证对患者所实施的手术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工作,通过针对性的沟通对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且为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手术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的必要性,并讲解手术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促使其治疗自信心的提升,减少受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并积极接受医护人员的手术治疗。(2)舒适护理。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也是患者提高手术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护理人员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音乐,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并且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严格的清洁,使用消毒药水清洁手术室,以减少细菌对患者的侵袭。同时为患者盖上一条毛毯,以做好暴露肢的保暖工作,促使患者舒适度的提升。(3)病情观测。术后,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待患者清醒后,告知其手术开展顺利,叮嘱其注意肢体功能部位及胸廓运动,以避免发生神经损伤。术后3天,向患者进行切口愈合状况、疼痛情况等情况的了解,并依据此对其开展健康指导,以促进患者恢复质量的持续提升。

1.3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评分。其中焦虑量评分的评分范围为0-50分,分数越高越表明患者焦虑问题越严重;而抑郁量评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患者抑郁量评分越低,越表明患者精神问题得到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研究工作开始后通过型号为SPSS24.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和分析相应的数据,计量资料用(6013bd6ddfdef_html_a8125e5caa8348f0.gif )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同时用卡方值2值代表数据检验值。同时,以P<0.05体现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性。

2.结果

结合表2显示,焦虑抑郁情况的对比,人性化护理组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评分与常规护理组的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评分相比相对更低,2组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问题的改善情况(6013bd6ddfdef_html_a8125e5caa8348f0.gif ,分)

组别

焦虑量评分

抑郁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人性化护理组(n=14)

45.52±3.39

20.86±1.13

46.82±3.18

21.33±1.16

常规护理组(n=14)

45.61±3.21

30.45±1.55

46.59±3.25

32.51±2.03

T值

0.07

18.71

0.19

17.89

P值

0.94

0.00

0.85

0.00

3.讨论

轻度脑外伤患者因为突然受到创伤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虽然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但是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影响患者手术治疗的正常进行,无法彻底缓解患者的病情。而重视社会、精神、心理方面的人性化护理,则对于相关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帮助。

人性化护理手段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新型护理手段,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护理手段,能够让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感受到人文关怀。而这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进行舒适护理以及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观测工作,不仅能够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拥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同时也能够保证患者在手术期间舒适度水平的提升,让患者在面对极端衰弱及疼痛时保留人格尊严,最大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是有效促进患者焦虑抑郁问题得到良好改善的重要手段[3]

结合研究显示,焦虑抑郁情况的对比,人性化护理组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评分与常规护理组的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评分相比相对更低,2组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以此表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期间的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燕玲, 贺倩, 王燕,等.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10(5):947-949.

[2]曹文平, 王西玲, 曹妍,等.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用于轻度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21(46):172-173.

[3]高雪梅, 孟宪惠, 王玉玲,等. 细致化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