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陈华

启东市中医院,江苏省启东市 226200


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中医内科中选取研究对象72例,其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内科疾病,符合实验入组条件,并将其分配为两组,即使用常规西医疗法的对照组和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实验结果分析可见,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西医疗法;应用价值

前言:中医是我国文化瑰宝,不同于西医,对于一些慢性类疾病的治疗可谓独树一帜。当前时代背景下,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慢性病高发,如常见偏头疼、胃脘痛、无诱因疼痛等,均会使得患者伴随有明显疼痛感,会长期持续性的拉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可采用中医内科疗法中的活血化瘀法,在用药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达到消除“血瘀”的效果。本次对照实验中,便重点探析了中医内科中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对照实验中,于中医内科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其存在有腹痛、胃脘痛、胸痹、心悸、偏头痛等不同类型的内科疼痛症状,经中医师检查诊断,均符合中医治疗标准。据深入调查,组内患者自愿入组参与实验,年龄在20~70岁之间;同时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合并有精神类病史、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女性、恶性肿瘤等情况,并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72例研究对象中包括有38例男性和34例女性,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3.06±6.15)岁。对比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抗生素、吸氧、吸痰等常规西医疗法。

观察组使用中医内科活血化瘀法。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于每一例患者均采取辩证分治,以此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组内患者多包括腹痛、胃脘痛、头痛等症状,对于腹痛患者,应对患者“望闻问切”,如检查其舌质、脉象,一般导致腹痛的原因与淤血内停症有关,对此可选择少腹逐淤汤进行治疗;对于因血瘀而导致的头痛,也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中医内科中多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再如可使用失笑散合丹参饮;胸痹可使用柴胡疏肝散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其作为实验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在治疗后疼痛消失;有效:在治疗后依然有轻微疼痛感;无效:疼痛感无缓解趋势。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1. 结果

2.1

1 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36

19

16

1

97.22%

对照组

36

15

14

7

80.55%

X2





9.547

P值





<0.05

从表1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1例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2例乏力,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 讨论

中医内科中主要收治慢性类疾病患者,此类患者病症情况复杂多样,机体疼痛症状明显,常规西医疗法下无法有效根治。在中医范畴中认为血瘀可分为停滞在脏腑中的血液、停滞在血脉中的血液,因血瘀影响,导致患者伴随有严重疼痛感,会长期持续性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在血瘀影响下,患者面色灰暗,情志不佳,神情倦怠,在其长期影响下,也会出现免疫力下降的问题。随着中医的发展,对于血瘀也有着更加深入的钻研,同时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如对于因感寒邪导致的血瘀,应重视驱寒、阴阳调节;对于因气血虚弱导致的血瘀,应重视补气、补血。如在本次对照实验中,使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仅有1例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有效率高达97.22%,反观使用常规西医疗法的对照组,治疗无效多达7例,有效率80.55%,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内科临床常用疗法,应明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辩证分治,并权衡利弊,有针对性的制定活血化瘀方案,以此来最大限度的用药,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小霞. 浅谈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临床中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0):229+231.

[2]王蔚. 脑出血急性期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及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