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指标与麻醉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指标与麻醉效果的影响

刘雪霜

达州中 医药职业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麻醉中给予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8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4例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基础上,选择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44例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基础上,给予七氟烷复合吸入,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0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血氧饱和度各指标基本相近。T1、T2各时间段,观察组各项指标包括HR、MAP、SpO2对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与对照组18.1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各项指标所受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七氟烷;瑞芬太尼;应激指标;麻醉效果

作为子宫相关疾病临床治疗常见方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为常见,对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整个手术操作下需要辅以有效的麻醉方法,考虑到麻醉药物作用下患者血压、心率等变化较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所以需在麻醉方法上进行优化,如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方式,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1]。本次研究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8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4例,年龄平均(42.68±2.85)岁,其中早期宫颈癌、子宫肌瘤以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分别为25例、11例、8例。观察组患者44例,年龄平均(43.00±2.86)岁,其中早期宫颈癌、子宫肌瘤以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分别为24例、12例、8例。纳入标准:①均给予子宫切除术治疗;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对本次研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①麻醉药物禁忌症;②伴有的凝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可做比较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静脉通路构建后,面罩吸入氧气,取维库溴铵、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静脉滴注,5min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保持8-12mg/kg潮气量,1.6-1.86kPa气腹压力,同时保持10-12次/min呼吸频率。对患者各项指标监测。对照组患者麻醉维持用药选择丙泊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457;生产企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维持4-8mg/(kg·h)。观察组患者麻醉复合吸入七氟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0625;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同时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观察,包括自主恢复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拔管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各项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时间包括麻醉诱导前T0、插管5min T1,手术完成时T2。同时,对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各时间段各项指标、麻醉不良反应分别利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描述,统计学处理通过软件SPSS22.0实现,组间对比分别采用t检验、6013bf4a313b1_html_9641cb536d9ec023.gif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观察比较

对照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5.82±1.28)min、(10.80±1.82)min、(13.60±1.80)min,相比观察组(4.80±1.24)min、(7.65±1.58)min、(11.68±1.76)min,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麻醉各时间段患者各项指标观察比较

T0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血氧饱和度各指标基本相近。T1、T2各时间段,观察组各项指标包括HR、MAP、SpO2对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患者各时间段各项指标观察(6013bf4a313b1_html_35c98dfe0801f945.gif±s

组别

HR(次/min)

MAP(mmHg)

SpO2(%)

T0

T1

T2

T0

T1

T2

T0

T1

T2

观察组

75.90±1.25

81.30±3.86*

80.48±3.65*

84.95±1.42

82.72±1.28*

82.49±1.75*

97.82±1.60

98.50±0.52*

98.00±0.98*

对照组

75.96±1.60

98.85±2.82

89.55±2.10

85.20±1.37

74.90±1.80

75.70±1.20

98.50±1.35

87.90±0.45

88.40±0.47

注: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比较

麻醉不良反应情况观察,观察组患者嗜睡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55%(2/44),对照组患者嗜睡3例、恶心呕吐3例、烦躁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8/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相关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整个手术操作中需要辅以有效的麻醉方式[2]。丙泊酚用药下,对钙离子内流、自由基释放进行抑制,达到抗氧化目的,但用药过程中对自由基抑制,无法使自由基参与到心肌缺血症状缓解中,导致药物心肌保护作用并不明显,且麻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3-4]。其中七氟烷用药下,优势在于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等且麻醉效果可控,整个麻醉过程相对平稳,是目前临床常见的麻醉药物[5-6]。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T0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血氧饱和度各指标基本相近。而T1、T2各时间段,观察组各项指标包括HR、MAP、SpO2对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观察组麻醉方式下患者各指标相比对照组较为平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与对照组18.1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种麻醉方式安全性较高。

综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各项指标所受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麻醉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国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64-3565.

[2]许丽,景桂霞.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29-30.

[3]张博.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LH中的应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2):60.

[4]孙雪峰,庞博.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5):19-21.

[5]赵玉潮,陈萍,余得水,等.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9,8(02):109-111.

[6]翟妙妙,董希玮,师涛丽,等.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