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

李艳艳

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一分院 湖北 810100

【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抽签分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及急救绿色通道护理。将急诊抢救成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急诊前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情况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规律,(均P<0.05)结论 急救绿色通道运行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

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达29%以上,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日常治疗认识相对不足,因此导致病情控制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心脏功能,进而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的出现。如不及时控制可能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1]。当前阶段,由于急诊科具有患者流量大,患者所涉及疾病多、工作强度大,因为传统的护理方式,没有一个很好的护理流程、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加之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快,所以不利于患者的病情稳定和康复,也不利于医患之间的关系发展。因此我院正积极改变护理方式。选取120例患者对采取急救绿色通道运进行护理的方案进行验证,并统计分析总结,以下是对护理效果的观察和比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抽签分组,各60例。平均年龄(42.15±6.14)岁。两组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予以排除。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参加一般急救护理程序。包括:接受病人、病患检查、预检分诊、接受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实行急救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加强教育增强急诊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要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教育,并对其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做好接待患者工作:首先应先将患者按照预检分诊的流程区分开来,然后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评估病情危险程度,优先治疗重症患者[2]。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定制化治疗和管理,如果是危重症患者,需要将其直接送到急诊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及时治疗,并做好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重症监护,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根据我院专家伦理委员会制定的评判标准以此来评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6018fd88e2c87_html_c5e981a0f75ceed4.gif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前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患者的急诊前抢救成功率高对照组(P<0.05),见表1

1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前抢救成功率(%

组别

n

抢救成功(例)

抢救失败(例)

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

60

56

4

93.33%

对照组

60

47

13

78.33%

P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

在患者抢救效果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对比(6018fd88e2c87_html_c7056288646e3de7.gif±s

组别

n

抢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

进出急诊时间(min)

实验组

60

(32.38±2.00)

(9.18±5.08)

(35.38±1.22)

对照组

60

(37.55±3.21)

(13.03±7.39)

(41.81±5.17)

P




<0.05

    1. 讨论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是非常艰巨复杂的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在护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护理风险及随之而来的纠纷。传统的急诊一般步骤虽然在对患者抢救中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对结构效应的积极性不高,急诊管理流程的不完善,导致抢救效果不尽人意[3]。刘亚东[4]指出,正确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急性心肌梗塞通畅绿色通道的重要因素之一。接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后,应立即为患者提供ECG血压监测和足够的氧气吸入流量,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存储静脉血样本,并立即进行检查,以确保为患者提供的所有急救通道畅通无阻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为了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和采取主动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这些措施依赖于急诊护士的系统培训,建立和使用标准化的护理途径和系统程序,科学部门的管理以及医务人员的持续时间意识。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减少医院外部的延误是加快绿色通道操作的前提,而缩短医院外部的延误是绿色通道用于紧急心肌梗塞紧急治疗的操作的前提。将“绿色通道”的起点延伸到患者的发作时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出院延误及对策。在建立绿色通道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对社区的健康教育,查明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并增加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兴趣。及时选择合适的医院进行治疗,以缩短入院前的时间延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应加强对基层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能力和急救意识[5]。任晖,祝鹏,李静[6]也曾提出,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从而增强患者的病情恢复。并且护士在进行日常生活护理时,具体内容是包括日常饮食、日常活动等方面,进而形成一个全面的立体护理网络以此来护理患者的日常。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有责任心,树立平等意识,一定要善待工作中的病人,与病人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时刻让所有的病人在和谐的氛围中,默契地配合工作,才能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尽快恢复,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变化。同时,如果在接待患者之前通知急诊室,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事先准备相关的设备和人员,并可以提前联系心脏病专家,从而缩短了患者治疗的各个环节。时间。这表明诊所应进一步加强与急救中心的沟通与协作,以确保绿色通道不会被阻塞。这也就和本文作者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证,从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患者急诊前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情况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规律,(均P<0.05)

    综上所述,急救绿色通道运行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敏.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2):4061-4064.

    [2]王志娟,董俊燕,孙秋艳.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10):1359-1361.

    [3]李秀云,孔秋燕,陆小花,张冬玲,谢君军.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4):491-492.

    [4]刘亚东.院前急救与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的有效性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182+188.

    [5]赵树娟,孙晔,张华,柴枝楠,张国虹,王婷婷,许春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4,21(07):57-60.

    [6]任晖,祝鹏,李静,巩洁,袁博,刘胜强,张军康.采用急救网络绿色通道模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心脏杂志,2012,24(03):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