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对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对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卢红 1 冷涛 2

马鞍山市中医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对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接诊收治的80例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比较两组进食过程中刺激性呛咳、拒绝进食行为发生情况、每餐进食时间、干预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刺激性呛咳、拒绝进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每餐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开展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能降低患者刺激性呛咳、拒绝进食的发生率,缩短进食时间,降低吸入性肺炎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影响

引言

脑梗死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性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神经系统严重受创、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脑梗死患者的37%~74%。有报道表明,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发音困难、饮水或进食呛咳,需小口多次吞咽、进食困难等。易因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科学、及时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对提升脑梗死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既往一般使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不佳。基于营养评估的吞咽功能训练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但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基交叉式学科性营养管理对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诊断的80例磨损病例的研究广告人。

入学标准:病人年龄超过65岁;①在对快门功能进行标准化测量后,诊断出快门功能。①对患者进行脑震荡检查,诊断为损伤,诊断依据的是《内科学》教材第8版所载的该疾病诊断标准;①患者意识相对清醒,了解护士的交际语言,包括手势;①病人处于安静的阶段。

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查,辅以身体症状和身体检查营养不良。(3)患者肺部感染;病人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40例比较组随机数字。29 .研究组,11例,年龄(68.1±3.5);大脑实际死亡临床分类:24例一腔死亡,10例中位死亡,6例大空间死亡;快门抑制:级别3 19、级别4 10、级别5 11。(68.3±3.6)年龄与27例女性组相比13;大脑皮层戒断临床分类:22例空穴紊乱死亡,11例中区死亡,7例大面积死亡;快门抑制:3级18,4级12,5级10。两组一般数据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gt;0)。05).这项研究已得到医院道德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交叉式学科营养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多学科小组,人员组成:主治医师3名,责任护理人员3名,康复治疗师1名,健康管理师2名,膳食营养师1名;人员职责:主治医师负责培训组内人员卒中知识及解读诊治指南,责任护士负责协调沟通各科室间工作及进度,康复治疗师负责吞咽训练,健康管理师负责评估患者营养风险及吞咽功能,膳食营养师负责培训医护人员营养知识,所有人员均经培训合格后上岗。(2)评估管理现状,明确管理流程及营养筛查、营养评估率,收集存在问题,全组成员开展座谈会确定问题,制定对策。问题1:现有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筛查率较低,对策:重建评估流程,制定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监督;问题2:进食方案较为单一,缺乏个体化方案,对策:增加个体化进食方案及鼻饲方案,保证进食方案多元化。(3)具体实施。1)营养评估支持。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训练进展,给予现用现配的全营养性商用营养制剂,由低稠度逐渐增加为高稠度,每天进食次数为5~6次,每天进食总热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进行计算,总热量=25cal/kg×标准体质量(kg)。2)营养制剂稠度判断标准。通过下端有孔径为3.5mm小孔的岩田黏度计(容积:50ml)测量营养制剂的稠度,在岩田黏度计中装入不同稠度的营养制剂,然后将小孔放开,以营养制剂完全从岩田黏度计中流出的时间作为稠度判断标准,总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营养制剂越为浓稠。其中4级稠度为160~200s,呈果蓉状;3级稠度为110~120s,呈奶昔状;2级稠度为60~70s,呈核桃露状;1级稠度为8~12s,呈粥水状。3)质量控制,建立患者个人护理档案,记录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晨会时进行反馈,促进质量改进,由小组成员的各科室主任作为质量控制专员,不定时抽查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小组定时组织学习及考核,掌握前沿的营养管理知识。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0d,随访6月对比干预效果。

1.3观察指标

两组刺激性呛咳、拒绝进食发生情况及每餐进食时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018ff8c409cc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刺激性呛咳、拒绝进食发生情况及每餐进食时间比较,见表1。

6018ff8c409cc_html_d30204f72da7e778.png

2.2两组干预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6018ff8c409cc_html_5054bb6f27074d2e.png

3讨论

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期间诊断的80例磨损选择研究广告。

入学标准:病人年龄超过65岁;①在对快门功能进行标准化测量后对快门速度进行诊断。(3)根据《内科学》教材第8版所载诊断标准,对患者脑部震荡进行损伤检查;①患者意识相对清晰,懂得护士的语言,包括手势;病人正处于安静的阶段。

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并检查症状和身体是否营养不良。(三)患者肺炎;病人的消化系统不正常。患者分为学习组和40%随机比较组。29 .研究组,11例,年龄(68.1±3.5);大脑实际死亡率类别:人均24人死亡,人均10人死亡,人均6人死亡;封口抑制:级别3 19、级别4 10、级别5 11。(68.3±3.6)年龄与27个妇女群体13;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类:22例空包弹、11例中死亡、7例大死亡;封隔抑制:3级18.4级12.5级10 .两组一般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该研究得到了医院道德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准确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基础上加强DAS患者饮食管理,可有效提高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华长军.吞咽-摄食管理对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34):4302-4304.

[2]钟碧青,朱君芳,王荣.吞咽-摄食管理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及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6):857-858.

[3]何艳红.护士主导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个案管理的实施与效果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9.

[4]罗楠.改良式经口管饲法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海南医学院,2019.

[5]肖蓓蕾.营养支持方式对急性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