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方法分析

何素英

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 浙江 临海 317016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个康组(31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围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个康组增加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肩关节康复效果。结果:个康组干预8周后肩关节功能评分(82.56±9.6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25±8.65分),而VAS评分(2.08±0.7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86±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个体特征,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护理措施;康复方法;肩关节功能

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周围的重要结构,可有效稳定肩关节,在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出现肩袖损伤,应尽早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微创术式,具有安全、高效的特征,但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要求较高,需给予有效护理支持,同时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为此,本院积极总结该术式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60例患者,对比分析了其实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个康组(31例)。个康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1~69岁,平均5.97±8.96岁,病程2~6年,平均3.96±1.85d。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51~69岁,平均5.95±8.92岁,病程2~6年,平均3.92±1.87d。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按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要求实施围术期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肩关节运动等康复训练,个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如下:

1.2.1术前及术后早期评估

术前,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案、并发症风险,与医师沟通,明确患者术后康复重点;术后早期,结合患者手术情况,分析患者肩关节状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护理需求,综合制定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1.2.2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侧卧位应采用软枕垫于胸与侧肘间,立位时尽量给肩部外展,使肩部支撑力增加,减轻疼痛等不适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愈合良好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的手指、腕关节屈伸运动;术后1周,可实施肩部前屈、外旋、内旋等

被动运动,训练后适当冰敷肩部;被动运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后,开始扩胸、耸肩等肩部及胸部运动,提升患者肌力。

1.2.3肩关节功能强化锻炼

术后2~6周,开始患肩主动练习,包括摆动肩部、前平举、前屈等,患者主动运动能力改善后,实施阻力训练为主,后伸/内收及爬墙练习等,患者肩部主动活动能力改善后,可实施牵伸和抗阻力练习为主,恢复正常运动能力。

1.3观察指标

1.3.1肩关节功能评估

采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关节活动度越好,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评分差异[1]

1.3.2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评分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性,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评分差异[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个康组干预8周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肩关节功能和VAS评分比较

分组

肩关节功能评分

VA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个康组

53.69±8.67

82.56±9.67

5.75±1.25

2.08±0.75

对照组

54.16±7.68

70.25±8.65

5.82±1.31

3.86±0.75

t

0.159

7.056

0.859

5.026

P

0.683

<0.001

0.256

0.012

3讨论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受年龄、体力劳动、外伤等因素影响,肩袖损伤损伤发生率较高,可引发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严重需行手术治疗,近年来腔镜技术发展迅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疗效可靠,但是术后患者需实施规范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肩关节功能,针对性护理需求较高。

术后康复锻炼是改善患者术后效果的关键,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可实施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但是患者个体差异性客观存在,应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护理相关文献报道显示,针对患者个体特征和康复需求制定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达到82.64±8.67分,而常规康复护理者仅为69.75±8.69分[3]。本研究也发现,个康组干预8周后肩关节功能评分(82.56±9.6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25±8.65分),可知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个康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康复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根据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个体特征,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罗静枝,朱晓素.舒适护理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09):2453-2456.

[2]王佳,程少文,孙广晓.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07):1230-1233.

[3]蒋红叶.系统康复护理在老年患者肩袖修补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