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催生的饭圈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新媒体时代催生的饭圈文化

赵长娜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湖北武汉 430205


摘 要 以追星为核心特征的“饭圈”文化在新媒体时代逐渐兴起,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粉丝与偶像的零距离接触。新媒体孕育了饭圈文化的产生,改变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社交平台的产生为广大粉丝的聚集提供了革命根据地,饭圈逐渐组织化、系统化。在新媒体时代,粉丝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粉丝能为偶像带来巨大经济之外,粉丝的一举一动也牵连着偶像的利益。

关键词 新媒体;饭圈;追星;文化;影响

1 饭圈文化

1.1 何为饭圈

“粉丝”一词源于英文的“fans”,音译成中文则是“饭”,由一群粉丝组成的有组织的群体就是饭圈。与饭圈相对立的是散粉,饭圈专指那些为偶像做数据、宣传、打榜等行为而成立的有明确分工、管理层次的粉丝组织,散粉则是单纯出于对某个明星的喜爱,偶尔关注其动态的一群粉丝群体。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饭圈具有高度组织化,其内成员有专门的工作任务,而散粉则仅仅表现出对某个明星的关注行为。

1.2 饭圈文化的兴起

饭圈文化不是一夜兴起的,它是随着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一起发展到今天的。而是世纪70-80年代,邓丽君凭借其光彩照人的形象以及甜美的歌声收割了一大群爱慕者,由此掀起了中国大陆的追星热。不过,因为当时时代背景特殊,只是小范围的追星浪潮,并未形成风气。20世纪末期,香港涌现出了一批批诸如张国荣、王祖蓝、刘德华等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明星,粉丝文化开始逐渐兴起,粉丝文化开始萌芽。学术界普遍认为2005年《超级女声》综艺节目的举办是我国饭圈文化的开端。

上个世纪,国内的传播媒介主要以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为主。偶像们多以声音、影像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性使得粉丝与其偶像互动交流的机会千载难逢。观众没法决定自己想看什么、想听什么,偶像的命运掌握在传媒公司手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掀起了一波火热的追星浪潮,粉丝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网络投票等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歌手投票,粉丝从这时开始慢慢拥有了参与权。现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粉丝与偶像的接触点越来越多,粉丝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新媒体的传播双向性,实现了粉丝与偶像之间更便捷、更平等的对话。在信息双向传播的时代,粉丝的声音越来越大,粉丝拥有了参与决策的权力,他们可以决定自己想要看什么、想要听什么。同时,社交平台的产生为粉丝们搭建了交流平台,粉丝集聚成群,分工明确。在这种情景下,饭圈逐渐演变成了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群体。

Z时代的饭圈文化是依附于主流文化衍生的一种亚文化,是粉丝为提升偶像知名度、激发路人好感等做出的诸如做数据、资源争夺、打榜、控评、反黑等行为产生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现如今,饭圈已具备较强的组织力、传播力与造势力[1]。处在饭圈中的粉丝不再是单纯的追星行为,他们将做数据、打榜、控评、反黑、应援等行为当成自己的日常工作,为偶像赴汤蹈火。

2 新媒体时代催生的饭圈文化

2.1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系统为载体进行信息传媒的媒介”。新媒体的“新”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媒体是媒体形态的一种。传统媒体无非就是四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特点是单向传播,即信息只能由信源传递给信宿,两者之间缺少了的反馈环节。新媒体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多点对多点的方式向外界提供信息或服务。新媒体传播具有双向性,传播过程具有反馈环节。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信源能够及时接收信宿在接收信息之后形成的反馈,从而使信息发布者得以实时追踪信息传达的动态。

2.2新媒体对饭圈文化的影响

以往的粉丝追星行为仅限于购买海报、专辑或向身边的好友安利自己喜欢的偶像等。粉丝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难以集聚成群。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为粉丝群体的集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所。在品牌霸霸越来越青睐流量明星的情况下,这群有着共同喜好、极易被煽动的粉丝,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上,毫不避讳地向大家展示出这个群体强大的执行力、购买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偶像拥有自己的社交账号,通常由本人和公司共同运营。偶像借由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甚至是代言产品广告信息,增加与粉丝的粘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社交平台拥有巨大的传播属性,偶像的推广渠道越来越多,被大众所了解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由此,新媒体逐渐演变成了粉丝的后方革命根据地,部分粉丝开始集结成群,逐渐形成了具有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饭圈群体。为了提升偶像的知名度和在路人心中的好感度,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每个人各司其职。

饭圈成员熟练掌握流量偶像的打法,知道如何将时间、金钱以及人力转换成数据,以此让偶像在竞争中交出一份好看的成绩单。饭圈的管理层对每个粉丝的日常行为进行分类并成立专攻某一方面的小组,最后衍生出了一系列对这些行为定义最为精准的饭圈术语。一个成熟的饭圈系统,一般包括一个官方认证的后援会和多个知名大粉,他们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系统内设有核心管理层、跟拍组、美工组、策划组、数据组、反黑组、控评组等多个部门。在新媒体时代下,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引着饭圈成员敏感的神经。

3 饭圈文化产生的影响

3.1文化影响

饭圈的产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文学、影视作品、娱乐等都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饭圈不仅给文化产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

  1. 饭圈文化对文化产业的积极影响。

  1. 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质量。

饭圈虽然是粉丝群体的一角,但其惊人的经济力是不容小觑的。若影视制作方想利用饭圈强大的传播属性和消费能力,就不得不生产出较为优秀的影视作品。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性可实现粉丝与制作方的直接交流,粉丝和制作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有助于制作方及时了解粉丝的需求,从而创作出符合粉丝兴趣的作品[3]。影视行业为了满足粉丝的心理需求,在庞大的粉丝市场经济中分得一亩三分地,开始出品各种各样的偶像剧、真人秀、选秀节目,丰富了娱乐产业链,促进了文娱产业的经济发展。

(2)饭圈术语丰富了日常语言系统

饭圈术语丰富了交流方式和日常生活。常见饭圈术语一般分为三类:其一是某些词语的拼音缩写。如“dbq”就是对不起的意思,“xswl”就是笑死我了的意思。其二是对某个或某几个词语原意的衍生。如“小奶狗”代指年轻可爱的男明星,“小鲜肉”指年轻帅气的明星。其三是从国外流传过来的词语,如“母胎solo”就是指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单身的意思[4]。饭圈术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聊天对话中,无形之中就进入了我们的语言系统,甚至有时会发展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流行现象。

2、饭圈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消极影响

(1)不适当的群体行为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提到:“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们的智力立刻会大大下降”[5]。人一旦置身于群体中,便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较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饭圈当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偏激粉丝听不得一句不同的意见。部分粉丝发起的攻击行为,较易牵动其他粉丝争相模仿。于是网络暴力,对成员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时粉丝为了维护在家偶像的现象,在网络开展反黑、控评等无脑行为,掩盖偶像的恶行,使得圈内的青少年形成畸形的价值观。“肖战”事件就是畸形饭圈造成的恶劣影响,粉丝不顾他人的利益维护自家偶像的形象,圈内部分成员出现了“不喜欢就要摧毁”的畸形价值观,由此出现了长达数十天的线上大战,引发受害者的大规模反抗。

3.2经济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日益提升,媒体人利用群体的“粘性”和“忠诚度”创造了多个可以无限延伸发展的饭圈经济产业链。

饭圈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群体规模壮大,一般偶像的粉丝量在2000万左右,顶级偶像如何炅,谢娜,杨幂等的粉丝量甚至突破1亿。当偶像成为某个产品或品牌的代言人时,粉丝为了展现偶像的知名度,维持偶像与品牌的长久合作关系,会自发在线上组织大规模的转发、点赞、控评等行为。一些顶级流量明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广告信息转发量可达数百万,大大的节省了产品宣传的时间和费用。
上千万的粉丝规模背后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粉丝经济的浪潮下,不得不承认人气就是票房,主角的选择间接影响着电影票房。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两个月,票房便轻松突破15亿。抛开演员自身的实力不说,饭圈粉丝在其中做的贡献巨大。粉丝有组织的进行前期宣传、电影包场、后期控评、刷评分等一系列操作,使《少年的你》一举成为2019年最具人气的作品之一。
如何运用这一价值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挑战。2019年蔡徐坤的某个人专辑刷到了1亿转发量,售出500多万张,令人叹为观止。经调查发现是粉丝通过不正当行为操作而成,其后被央视新闻点名批评,成为了偶像的一道伤疤。饭圈经济拥有有巨大商机,合理运用,可助其登上高峰。若心存歹念,它只会变成洪水猛兽将其反噬。

参考文献

  1. 微博社会会营销研究所. 粉丝经济4.0时代白皮书. 2019.12

  2. 曾来海. 新媒体概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1

  3. 李萍. 浅析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大经贸·创业圈. 2019.06

  4. 吕鹏,张原.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5.05

  5.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