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差异视角下高校直播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多学科差异视角下高校直播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

陈昕 唐海洋 张梦媛 钟韬 李麒永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211815

摘要:自2016年起,直播技术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兴起,并逐渐渗透到人类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更是推动了直播教学的发展,在未来“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下,直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多学科的差异视角下,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为例,对直播教学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直播教学,学科差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不仅重塑了教育理念,还影响了教育方式。随着互联网与5G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线上直播教学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为人们所接受,但线上直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停学不停教”的号召,全国各地高校开展线上直播教学来应对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我们团队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为例研究多学科差异视角下高校直播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致力于探究直播教学中存在的学科差异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提高直播教学的质量,为“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的推进做出一定贡献。

二、内容

1.学科差异直播教学的概念及模式:

我们认为,学科差异直播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科特征为基础,以共享共生为理念,依托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开展学与教活动,从而实现知识共享与学科探究的教育新模式。

  1. 学科差异直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不同主体在直播教学学习中既存在一些共性缺陷,又由于学科特殊性存在个性差异。

① 共性缺陷:

学生方面,学生在直播教学学习中,自我管控与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冲突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自制力差。在学习经验与方法方面,如基础知识不足,会导致学生学习吃力、学习效率低。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如教师的学历高低、教学经验的丰富与否以及是否能够较好地进行直播操作;教师之间的分工是否明确,如是否有专门维护直播平台的助教、专门负责教授的教师;教师对教学记录及评价是否到位,如直播教学中的出勤考察、直播过程中的一些随堂测试以及直播后对学生后续的教学跟踪等;教师形象对直播教学效果的影响,如教师不够整洁的形象对教学效果有何影响等。

直播平台技术是否过硬,如是否存在直播延迟、网络卡顿等问题;直播平台功能是否齐全,如是否有便于老师发布测验的功能、是否有能够统计学生在线时长、在线人数的功能等;直播平台管理是否到位,如是否存在一些商业广告、不良链接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等。

② 个性差异:

不同学科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我们以学生群体为重点研究对象。

笔者专门在南京部分高校中发放200份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共收到179份有效问卷回答,其中,参与问卷调查的有医学类(7.61%),理工类(26.09%),师范类(10.87%),经管类(42.39),以及其他类型(13.04%)的同学。

据调查显示,学生群体中,医学类同学在直播教学中存在最多的问题是缺乏有效地教学环境(79.23%);而理工科的同学在直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设备不足(80.12%);经管类同学存在最多的问题则是自制力差,难以集中注意力(77.35%)。

  1. 学科差异直播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中,直播教学满意度的评分均值为6.58分(满分10分),说明整体来说,受访者对直播教学效果感到满意。

然而,该问卷结果也表明,受访者在直播教学中也受到各种问题困惑。

在反馈的众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几点:(1)网络故障、直播平台卡顿不流畅、技术操作等影响(80.43%);(2)教学内容形式单调枯燥,无法有效调动积极性(67.39%);(3)其他干扰因素,如追剧、游戏等(50.83%);(4)自制力不足,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80.43%);(5)师生缺乏互动,缺乏学习的环境氛围(71.24%)。以下分学科对直播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具体深入分析。

三、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 共有影响因素

  1. 外界环境干扰

环境干扰因素最大的就是网络卡顿、平台崩溃等技术问题。高达80.43%的受访者受此影响,且认为这是最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原因无法预知也无法避免,因此往往出现教师端网络崩溃,学生未收到消息,而教师却浑然不知的情况。这对直播教学的效果和满意度影响非常显著。此外,家人、朋友的干扰也会让学生参与直播教学的效果下降。

  1. 自控力不足

由于缺乏监管等原因,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出现分心走神等现象(80.43%)。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游戏、追剧等诱惑也是导致直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而线上直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主动的学习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自控力和专注度。因此不能自我控制的学生,仍然属于“被动型”接受,故效果较为不理想。由此,线上教学模式应当采取一定的机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来减少由于自制力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下降。

  1. 师生互动较少

67.39%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氛围不浓厚,71.74%的受访者认为师生缺乏有效互动。一方面,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能够给教师及时的信息反馈,得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有效的互动能够增加学习氛围从而避免枯燥无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

  1. 缺乏有效监管

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授课进度、平台测试所反映的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等对整个教学流程来说特别重要。只有真正了解直播教学中师生、平台配合的实际情况,才能及时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和进度。

目前来看,学生群体对于线上教学在这方面的不满较高(83.7%),主要是由于信息反馈的流程不完善,如:反馈渠道不明确、信息收集评判标准模糊、教学评价的内部控制难度较大等。在平台设计方面,学生的学习成果信息不能在教师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获得清晰的自我定位,教师的可控性也较差,直播教学的优势无法发挥。

  1. 学科差异因素

基于学科差异下影响直播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笔者结合了在实地调研中 的人物专访进行具体分析。

  1. 工科类:

实验演示效果较差,对于某些必须亲自动手的实验操作,只看直播的操作过程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采访了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戴同学。戴同学表示,线上教学使得众多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的操作无法进行。不仅如此,由于疫情,很多实验课程都已取消,能学到的仅是大学物理、高等代数等理论类的课程,带来极大困扰,在线上观看老师做实验,远不如自己亲手在实验室进行实操。

  1. 经管类:

对经管类学生来说,线上教学没有特别能限制的地方,而影响因素是上述提到的网络,环境干扰等因素。

  1. 医学类:

与工科类似,限制条件在于实验受限。我们采访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霍同学,他的结果与上述戴同学相同,均表示直播教学模式下,对于实验操作的处理很棘手。

四、改进与对策

  1. 理工类专业的改进

学生:需要积极提问,上课时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后问老师,也要认真和老师互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开始时最好回顾一下上节课讲的内容,随时提问学生下一个步骤的内容;设置共享桌面,远程指导学生作业;

学校:可以研发作业系统,让学生提交作业后有专门的解题步骤;有选择地延迟实验课,调整课程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

  1. 经管类专业的改进

学生:上课时需要集中注意力,最好关闭其他软件来保持自己的专注度,而且要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完成随堂练习;

教师:需要提前学习如何布置线上作业,如会计分录作业;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将课程考试延后至开学线下。

  1. 医学类专业的改进

学生:需要认真记下课堂内容,实验课时可以采取列提纲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理解;

老师:可以寻找详细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写好实验流程,然后设置模拟实验以期学生能够理解医学实验;

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特性研发相关平台,帮助学生学习医学课程。

  1. 结语

多学科差异视角下高校直播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体现了新时代以及疫情背景下学生群体对于线上教学模式教学分学科改进的要求和期待,也推进了学生群体不断探究在学科差异视角下,直播教学该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增强自制力,减少外界对自身学习的干扰是首要的。对于老师来说,课前积极备课,上课时与学生有效互动,课后进行及时的监督,是提升直播教学质量的法宝。对于线上直播平台来说,开发稳定流畅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平台,提供适合各学科的直播教学工具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包括这三方,还包括学校教学政策的影响。参与教学的各方主体共同努力,齐心协调,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存在学科差异的直播教学,使得线上直播教学方式与线下教学方式更好地结合,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武晓翠,吴霞,龙子翅.直播教学的效果调查与改进研究——以三所高校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5):24-29.

[2]黄陆军,崔喜平,耿林,安琦,焦阳.疫情防控期间专业课新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0,(35):49-52.

[3]刘怡然.疫情期间“翻转课堂+网络直播”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会计学基础》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27):144-145.

【作者简介】:

陈昕(2001-),女,汉族,广西贺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唐海洋(2001-),男,汉族,四川射洪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张梦媛(2002-),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钟韬(2001-),男,汉族,广东兴宁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李麒永(2001-),男,汉族,四川达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