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张志军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 对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为常规组,采取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的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1年后的结石复发率及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1年后的结石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常规组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两组患者1年后的结石残留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双镜;微创

胆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分为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两种。研究发现,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合并出现在胆结石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达10%-15%,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提高[1]。胆结石在临床工作中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对于恢复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研究前已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知情与同意。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93±4.06)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4:16;常规组的平均年龄为(36.26±3.57)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7:13。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对比结果有良好的研究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1)完成全身麻醉工作;(2)患者右上腹旁行切口,胆囊三角的解剖在直视下完成;(3)切开胆总管前壁,以取出胆总管结石,完成引流工作后将切口缝合。

实验组接受双镜联合微创治疗:(1)全身麻醉后,经4孔将腹腔镜插入腹内,对腹腔内肝、胆囊及胆总管进行探查;(2)完成胆囊三角解剖工作,将胆囊动脉及胆总管暴露出来;(3)将胆囊顺行或逆行剥离并取出,使胆总管得以充分暴露,将胆总管前壁刺穿并将胆汁冲出,使胆总管更加清晰;(4)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在胆总管前壁行小切口,将胆道镜置入,从而更加确切的了解结石的位置及大小;(5)完成碎石取石或网篮取石工作后,对胆总管的梗阻情况进行观察,确保结石已取尽,留置T管后将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评定: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2]。(2)残留率及复发率:在术后进行一年的随访,对患者术后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进行记录。(3)并发症发生率: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并进行记录。

1.4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之后,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P<0.05的前提下,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常规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排气时间(h)

术后24h疼痛评分(分)

住院时间(d)

实验组(n=40)

127.86±29.14*

32.73±8.52*

3.19±1.25*

14.31±3.76*

常规组(n=40)

135.48±23.69

84.95±21.07

6.77±2.13

18.04±5.69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随访一年后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的残留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n(%)]

组别

残留率

复发率

实验组(n=40)

1(2.50)

0*

常规组(n=40)

4(10.00)

7(17.50)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脂肪液化

切口感染

胆漏

肠粘连

总发生率

实验组(n=40)

0

0

1(2.50)

0

1(2.50)*

常规组(n=40)

1(2.50)

2(5.00)

3(7.50)

2(5.00)

8(20.00)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故迫切的需要治疗效率更高的治疗方法。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中,组织结构得以充分的暴露,能够较好的应对粘连、穿孔等复杂情况,并具有止血彻底的特点,但由于其较大的切口及较长的手术时间,易引发并发症,且术后恢复效率较低,使得治疗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开始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在腹腔镜及胆道镜的配合下完成探查工作,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3]

综合上述,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中,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改善了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戴磊.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49-51.

[2]赵华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69-70.

[3]张煜,贺启贵,彭志锋.2种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