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在胃镜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语言沟通在胃镜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于芳

新疆奎屯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检查满意度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语言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检查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关键词无痛胃镜;语言沟通护理;并发症;焦虑;满意度

无痛胃镜是指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先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帮助其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患者在无知觉中完成胃镜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迅速苏醒的检查方法。针对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临床常采用简单叮嘱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焦虑情绪严重,配合检查的依从性低,易引起术后并发症,检查满意度较差。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起到辅助检查的效果。因此,我院将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研究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检查满意度、焦虑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21~64岁,平均(49.23±7.16)岁。试验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49.23±7.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需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配合度差的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能正常沟通患者。

1.2方法

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⑵试验组接受语言沟通护理,具体方法:①成立语言沟通护理小组,合理配置无痛胃镜检查室护理人员。选取沟通能力强、具备医患沟通技巧的优秀临床护理人员成立语言沟通护理小组,负责语言沟通护理服务方案的制定和施行。②检查前语言沟通:无痛胃镜检查前,小组成员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无痛胃镜检查的基本流程、相关注意事项、优势等,让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有正确的认识,避免陌生感和恐惧感,多安慰鼓励患者,告知患者配合检查对于提高检查成功率的重要性,促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检查。③检查后语言沟通:检查后小组成员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对患者的配合情况予以表扬,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够正确面对无痛胃镜的检查结果。

1.3评价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躁动不安、喉头痉挛、恶心呕吐、呛咳疼痛等。②分析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分,评价项目包括无痛胃镜检查室环境、无痛胃镜操作技术、无痛胃镜检查人员服务态度、无痛胃镜检查舒适度四个方面,每个项目评分为25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越高。③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评价,若HAMA评分<7分,代表患者无焦虑情绪,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情绪越重。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呼吸抑制

躁动不安

喉头痉挛

恶心呕吐

呛咳疼痛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1

2

2

2

3

1

24.39

试验组

41

0

0

1

1

0

4.88

χ2值







6.2476

P值







0.0124

2.2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后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评分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1

68.12±5.22

79.41±6.21

试验组

41

68.09±5.19

85.56±7.14

t值


0.0261

4.1615

P值


0.9792

0.0000

2.3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1

14.12±3.18

10.29±1.21

试验组

41

14.09±3.21

6.37±1.24

t值


0.0425

14.4875

P值


0.9662

0.0000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普通胃镜由于出现严重胃肠道不适感、患者不能耐受,已经逐渐被无痛胃镜所取代。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性好、无痛等优点,但是若护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躁动不安、喉头痉挛、恶心呕吐、呛咳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检查出错,影响检查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常规情况下,无痛胃镜护理措施较为简单,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较少,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语言沟通护理是指将语言沟通应用于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一种护理模式。具体而言,首先通过成立语言沟通护理小组,组建一批语言沟通能力强、具备护患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队伍,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解释和检查指导服务;第二,通过检查前语言沟通,消除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的误区,减轻焦虑感,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检查;第三,通过检查后语言沟通,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采纳有效的临床建议,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检查满意度,有利于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蒲怀玉,陈光兰.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104-2105.

[2]王晓玲,胡霁.无痛胃镜应用于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安全性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77-479.

[3]陈素欣,刘小丽,甘婉儿.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1):149-150.

[4]丁晓梅,李茂芝,米雪,等.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3):56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