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

桂梦岚

成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份微生物标本纳入本次研究,并开展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微生物检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在外科和儿科中,其耐药菌株构成比低于呼吸内科以及重症监护室;在50例标本检出的耐药菌株中,其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微生物检验,能够对耐药菌株进行及时确定,进而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对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微生物检验;方法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microbial testing in the monitoring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Methods 50 microbial specimens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est and microbial test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surgery and pediatrics,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in 50 sampl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monitoring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d microbial testing can determine the resistant strains in time, and then reduce the ab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whi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rug use. It is beneficial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 bacterial resistance monitoring; microbial testing; methods

最近几年,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也逐渐普遍,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细菌耐药指的是细菌在和维生素进行接触之后其代谢性质所产生的变化,进而防止被抗生素药物杀灭的过程。临床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要尽量对细菌耐药进行避免,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1]。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测方式,其有着操作便捷以及准确性高等优势,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针对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份微生物标本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样本30例,女性患者样本20例;平均年龄为(44.15±4.25)岁,所有患者均已经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收集患者的尿液、痰液、血液以及分泌物样本,并置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之后培养分离待检样本,并对其实行细菌鉴定。对于病原菌,要对其实行氧氟沙星、氨卡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以及亚胺培南等药敏性实验,观察并记录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分析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以及检出的耐药菌株数组成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分析统计值,(6019141964142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量资料,开展卡方检验;使用百分号代表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如果P<0.05则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

在外科和儿科中,其耐药菌株构成比低于呼吸内科以及重症监护室(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

n(%)]

组别

例数

微生物标本送检数

微生物标本送检数阳性数

多重耐药菌阳性数

耐药菌株构成比例

儿科

50

14

11

1

9.09%

外科

50

35

30

4

13.33%

呼吸内科

50

25

23

5

21.74%

重症监护室

50

32

29

7

24.14%

2.2检出的耐药菌株数组成的病原菌分析

在50例标本检出的耐药菌株中,其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检出的耐药菌株数组成的病原菌分析[n(%)]

菌株类型

检出例数

检出率

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

24

48.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14.00%

铜绿假单胞菌

7

14.00%

大肠埃希菌

6

12.00%

肠球菌

3

6.00%

3 讨论

细菌耐药性指的是细菌对抗菌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则很容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进而降低药物作用,因此在对抗菌药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微生物检验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对耐药菌的增加进行有效预防[2]。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其很容易引发各种耐药性事件,同时也是滥用抗生素之后所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调查研究可知[3],当前临床中的广谱抗生素类型复杂多样,并且其大量应用,很容易造成多重耐药菌株,导致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成效。此外,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在一定程度提高感染发生率,不仅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还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临床对细菌耐药性进行检测并且实行微生物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细菌药敏试验可以有效分析细菌耐药情况,其中纸片琼脂扩散法有着价格低廉以及操作便捷等优势,所以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频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细菌都适合开展该项检测[4]。细菌检验所需时间较长,所以要创建出相应的微生物检验分级报告制度;在分离出细菌后,如果经血培养为阳性,则要及时报告,并开展涂片染色;选择合理的细菌培养方式,进而对病原菌进行确定,获得相应的检查结果。强化细菌耐药性检测对于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在对抗菌药物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尽可能对不合理使用以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进行避免,进而使其抗菌作用获得充分展现。在临床治疗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保持积极谨慎的态度,并按照细菌的耐药性对抗菌药物进行选择,进而实现提高治疗成效以及提高抗菌药物有效性的目标[5]。不仅如此,临床相关科室也要依照有关规定采集、保存并对标本进行送检,并记录检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科学地使用,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细菌耐药率;同时,细菌室要根据标本培养情况将结果告知临床科室,并实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以便为之后获取信息提供便利。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实行,切实遵守相关规定以及条例,强化科室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责任感,落实好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临床细菌耐药检测以及微生物检验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而降低耐药菌产生,临床中具有应用和推广意义[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外科和儿科中,其耐药菌株构成比低于呼吸内科以及重症监护室;在50例标本检出的耐药菌株中,其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实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微生物检验,能够对耐药菌株进行及时确定,进而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对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定期对患者实行微生物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及时发现耐药菌株,降低不合理用药以及药物滥用发生率,进而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楚楚, 郑文萍.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19):66-68.

[2]曾小平, 陈明星.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9(1):149-150.

[3]王新.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25(23):3913-3914.

[4]秦海燕, 施茜, 任宝军,等. 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10):64-65.

[5]王慧莉, 张艳梅. 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 2019, 32(5):1112-1114.

[6]连丽琴. 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探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3):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