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后疫情时期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研究 *

叶晶晶 吴贻乐 张振华 叶 珺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安徽 合肥 2306601


摘要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应对方式,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问卷星”为平台,使用自制心理压力来源量表,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从职业分组来看,护士组相较医生组在自身健康、家人或其他人健康、病毒传播、脆弱性或失控以及工作中的变化上压力程度大(P<0.05);从地域分组来看,高中风险地区组相较其它地区组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程度大((P<0.05)。结论:一线医护人员在不同职业、不同区域心理压力程度不同,医生、护士在应对措施选择上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职业、地区,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

关键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压力源;应对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1]。参加新冠肺炎救治一线的医护人员处于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状态,实施救治的同时又要面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从而使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持续处于来自自身和患者的双重心理应激状态。本研究通过对全国各地参与过新冠肺炎救治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压力来源,为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全国各地参加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高中风险地区一线医务人员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10月公布的地区为选择对象

1.2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以问卷星为平台,线上发放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学信

息、心理压力来源(包含自身健康、家人或其他人健康、病毒传播、脆弱性或失控、工作中的改变、被隔离、综合健康7个条目)。压力来源维度,采用 1 ~4 级评分法,1~2分为轻度压力、2<~3分为中度压力、3<~4为重度压力,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对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描述,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为α=0.05。

  1. 结果

2.1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共有723位一线医护人员参与,其中男性有274人,占总受访者的37.90%,女性有449人,占总受访者的62.10%。年龄在30岁到45岁的人数最多,占比54.91%。工龄10年及以上的最多,占到51.59%。学历以学士学位为主,占比61.96%。从调查对象的专业职称来看,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医护人员占比达到77.32%。受访者婚姻状况中,结婚且有孩子的一线人员最多,有503人,占比69.57%。调查对象中医生有409人,护士有314人,分别占比56.57%、43.43%。在这次调查中,高中风险地区受访者有351人,占比48.55%,其它地区372人,占比51.45%。

2.2职业、地域因素对压力来源的影响

在压力来源条目,7个条目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分别为0.83、0.72、0.84、0.85、0.71、0.74、0.82,表明量表具有可信度。一线医护人员在自身健康、家人或其他人健康、病毒传播、脆弱性或失控、工作中的改变、被隔离这6个条目呈现出中度压力。分别对职业因素和地域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表明医生组和护士组在自身健康、家人或其他人健康、病毒传播、脆弱性或失控以及工作中的变化5个条目上的自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护士组高于医生组;高中风险地区组相较其它地区组在7个条目上的自评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中风险地区组受访者每一个条目平均自评分数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受访者,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高中风险地区组医务工作者心理压力远大于其他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医生组、护士组、高中风险地区组和其它地区组压力程度平均得分最高的均为病毒传播,详见表1。

1压力来源量表各条目得分情况(均数±标准差

条目

职业


所在地域


总共

医生

护士

高中风险

非高中风险

自身健康

2.39±0.57aa

2.62±0.58


2.73±0.53bb

2.26±0.54


2.49±0.58

家人或其他人健康

2.60±0.59aa

2.81±0.62


2.92±0.55bb

2.47±0.59


2.69±0.61

病毒传播

2.66±0.63aa

2.91±0.61


3.01±0.57bb

2.54±0.60


2.77±0.63

脆弱性或失控

2.38±0.61aa

2.54±0.62


2.64±0.61bb

2.26±0.58


2.45±0.62

工作中的变化

2.09±0.62aa

2.32±0.70


2.41±0.62bb

1.98±0.64


2.19±0.66

被隔离

2.21±0.68

2.28±0.67


2.30±0.67b

2.19±0.68


2.24±0.68

综合健康

1.90±0.49

1.95±0.53


2.03±0.52bb

1.82±0.47


1.92±0.51

注:与护士比较,aP<0.05, aaP<0.01;与非高中风险比较,bP<0.05, bbP<0.01。

  1. 讨论与建议

3.1加强培训教育和安全防护

掌握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防护知识,是缓解医护人员紧张情绪,提升心理素质与疾病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6-7]。培训教育是医务人员获取新冠肺炎防治知识重要来源,医疗机构应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学习及考核反馈机制。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学习方式,加深医护人员新冠肺炎防治知识了解与运用;通过考核(如考试、现场抽答等)并进行反馈的形式形成培训教育的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医护人员面对新冠疫情的自信心。

3.2 实行差异化的心理干预策略

参与抗疫一线的护士群体较医生群体压力程度大,可能与分工不同有关,护士在隔离病区较医生持续工作时间长,被感染风险高,医生更多时间用于查阅病例资料,孤独、焦虑感有所缓解有关[8]。在应对措施的选择上医生群体倾向于自我调整,护士群体倾向于依靠外部支持,这可能与护士群体主要以女性为主,情感更为细腻有关。这提示医疗机构在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时,为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分类施策,对护士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高中风险地区一线医护人员较其它地区压力程度大,提示在疫情较严重地区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密切关注和适时干预。

3.3 建立医院、家庭、社会三方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情感支持能帮助医护人员减轻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9-10],因此,医疗机构应充分了解每位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庭情况,开展关爱行动,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引导社会参与,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帮助一线医护人员获得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11]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EB/OLJ].(2020-08-18)[2020-08-18] .

  2. 保成兰.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07):656-657.

  3. 卢婷,应燕萍,徐谊.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2):69-72.

1



作者简介:叶晶晶,女,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工作,E-mail:47853296@qq.com

*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应急项目(YJSK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