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在全麻苏醒期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动脉血气分析在 全麻苏醒期 的 作用

洪黎霞 崔雯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徽省芜湖 24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分析在全麻苏醒期的作用。方法 选取麻醉复苏室 2020年3月-2020年10全身麻醉后复苏患者372例,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异常者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明显异常患者 21例,占病例总数的 5.65%,其中,其中氧合指数降低 7例,占 33.33%,高二氧化碳血症5例,占23.80% ,低血红蛋白血症4例,占 19.05%,高钾血症 3例,占14.29%,低钾血症 2例,占9.52%。结论 在全麻苏醒期行动脉血气分析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内环境的异常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减少苏醒期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从而使患者安全地度过苏醒期。

【关键词】 血气分析; 动脉; 全麻苏醒期

随着麻醉学的发展,全身麻醉后监测复苏室(postanesthesiacare unit,PACU)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建立起PACU,患者在PACU进行全身麻醉后的复苏、生命体征的监护并对一些并发症进行初步的治疗1],密切观察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情况,加强护理,帮助患者安稳渡过苏醒期提供有力保障。但是患者的内环境存异常,不能直接表现在多功能监护仪显示的数值上,应及时监测血气分析并积极处理,才能有效减少苏醒期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通过选取麻醉复苏室 2020年3月-2020年10全身麻醉后复苏患者372例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数据,阐述动脉血气分析在全身麻醉后监测复苏室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麻醉复苏室 2020年3月-2020年10全身麻醉后复苏患者372例,患者年龄范围 24~80岁,男性 178例,女性 194例。对收集到的患者血气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 判定标准 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 <30mmHg为低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45mmHg为高二氧化碳血症;血红蛋白<70g/L为低血红蛋白血症;血钾浓度≥5.5mmol/L为高钾血症;血钾浓度≤3.0mmol/L为严重低钾血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血气分析异常的有21例,占病例总数的5.65%,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2.1 氧合指数降低共 7例,占33.33%。其中机械通气不足导致肺不张 4例,肺部有基础疾病2例,气管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1例。

2.2 手术后高二氧化碳血症 共5例,占23.80%,全部为手术中通气不足所致。

2.3 低血红蛋白血症 术后低血红蛋白血症4例,占 19.05%,其中 3例因术中术失血过多所致,1例肾功能不全合并尿毒症。

2.4 高钾血症 3例,占14.29%,2例患者术前快速输注甘露醇后,由于细胞内脱水,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或细胞代谢,使细胞内钾移出引起高钾血症,另有 1例伴有肾功能不全。

2.5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2例,占9.52%,均为呼吸性碱中毒并使用排钾利尿剂。

3 讨论

动脉血气分析是麻醉科危重患者救治期间和复苏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手段,在全麻苏醒期,麻醉医师常用血气分析检查所获得的各项参数来判断复苏程度及内环境的变化,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持内环境的平衡稳定。

本研究发现,患者苏醒期出现氧合指数的异常降低,与机械通气时间长、气道分泌物堵塞细支气、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2]导致。我们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一但发现,立即给予吸痰,鼓励患者深呼吸,加大吸氧浓度,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本研究5例高碳酸血症均为腹部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特殊性主要为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一系列影响。CO2气腹使腹内压升高,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加上腹膜对 CO2的吸收,造成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也会对循环功能造成影响,主要是高碳酸血症时,通过代偿机制调节,会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这样会对循环功能产生干扰 [3]。 通过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减少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浆白蛋白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低蛋白血症可影响机体创伤的愈合恢复[4],可以导致液体流失、血管内压力下降、游离的药物浓度增加可引起毒性反应、增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病死率。因此,在围术期必须关注血红蛋白的水平,防止组织缺血缺氧的发生,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评估贫血程度显得尤其重要。围术期电解质紊乱以钾代谢紊乱尤为常见,本研究发现术后高钾血症 3例及低钾2例,严重的血钾异常也有导致心跳骤停,故及时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发现血钾异常,给予及时处理,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苏醒期。

综上所述,在复苏室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内环境的异常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减少围术期的并发

症和病死率,从而保障患者更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参考文献



[1] 郑刚,赵晶.欧美国家麻醉后恢复病房患者评估及转出指南的解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3):269-273.

[2] Piraino T,Fan E.Acute life-theratening hypoxemia duringme chanical ventilation[J]Curr Opin Crit Care,2017,23(6):541-548.DOI:10.1097/MCC.0000000000000459.


  1. 童金亮, 李晓飞.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术中人工气腹对患者术中循环指标稳定性的影响 [J] . 中国疗养医学, 2017, 25(11) : 85-86.


[4] 姜思源,张锦.手术应激后低蛋白血症启因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3):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