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刘静

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压力性损伤预防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性损伤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5.83%,2期压力性损伤1.67%,3期压力性损伤0.83%,对照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6.66%,2期压力性损伤7.50%,3期压力性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性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发生率。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规范化护理;皮肤护理

在2016年,NPUAP协会将“压疮”的定义更改为“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潜在皮下软组织所发生的局限性损伤,通常见于皮肤和医疗设备接触部位、或者是脂肪层较薄的骨突处1】。故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规范化护理对于减轻压力性损伤的影响,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4-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知情同意的患者;病情治疗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排除标准:不配合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

观察组:男81例,女39例,年龄为70-90岁,平均年龄为(80.00±5.42)岁,住院时间8~16d,平均(11.29±1.45)d;对照组:男78例,女42例,年龄为72-88岁,平均年龄为(79.11±4.89)岁,住院时间9~17d,平均(11.55±1.30)d。整理并对比上文基线资料,基本同质无差异(P>0.05),可继续后期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保证病房整洁、温湿度适宜;空气畅通;遵医嘱用药,加强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清洁,协助患者翻身2h一次,预防压力性损伤;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对于患肢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如下:

1.2.1加强培训,规范工作

加强精神内科护士的培训,主要培训压力性损伤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上报和护理流程,规范护士操作行为。规范交接班制度,护士在交接过程中须重点交接皮肤状况、营养、意识、体征、用药、排泄、翻身情况等。

1.2.2定时翻身及更换体位

间歇性解除压力可以有效预防压力线损伤。协助患者取倾斜体位(倾斜30°,并采用枕头支持),有利于血液流动和压力分散。护士每2个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平卧位时将床头抬高5°~30°为宜,半卧位将床头抬高45°,患者易滑动,使颅骨部剪切力增加。

1.2.3合理应用防压用具

压力是造成压力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故护士应注意合理使用防压工具,常用的电子充气气垫床,是容易受压的部位,可以使用海绵垫、棉圈、气垫圈、预防性敷料等,缓解受压部分的压力。

1.2.4做好皮肤护理

①对于年龄大、偏瘫、或是卧床、昏迷、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患者,注意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做好皮肤的护理,对于出汗多、大小便失禁患者应该及时擦洗,更换衣物,并涂抹润肤油。②另外护士应该定时检查患者的受压部位皮肤的状况,定时按摩,不过按摩的话是针对于皮肤无发红部位,对于已压红的皮肤部位不主张局部按摩,应贴压疮保贴在皮肤发红部位。③对于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定时观察患者局部指(趾)甲的温度、颜色的变化,有无紫青、水肿等受压症状,2~3小时可以松解一次约束带。约束带的松紧也要适宜,以可以伸入2指为宜,并加衬垫。

1.2.5饮食护理和健康宣教

营养不良也是造成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之一,应加强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加强健康宣教,给患者家属讲解压力线损伤的预防措施、处理流程等,加强患者家属的配合度。

1.2.6上报流程

我院将压力性损伤纳入到不良事件范畴当中,如果各科室出现压力性损伤,应当及时按照压力性损伤的上报流程制度进行上报,以便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和指导,并有助于护士规范和进行整改,完善工作,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机率。

1.3观察指标2】

(1)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①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皮肤保持完整性,但能够看到皮肤颜色发生改变,或充血的水泡,之前可能伴有疼痛、发热、坚硬、潮湿等;②I期:皮肤完整,指压红斑不会消失,深色的皮肤可能在指压后会发白,或是温度、感觉、硬度的变化会先于视觉;③II期:皮肤完整性受损,存在部分真皮层缺损,伤口基底面潮湿、呈粉红色或红色,可能出现完整或是破裂的血清性水疱,但深层组织或是脂肪层不被暴露,不存在肉芽组织、腐肉、焦痂;④III期:存在全层皮肤缺损,可存在腐肉或焦痂,无皮下脂肪组织部位呈表创面,皮下组织多的部位呈较为深的创面,但不会暴露骨、软骨、肌腱、肌肉、筋膜。

(2)Braden评估方法:Braden量表由活动能力、感知能力、潮湿程度、营养摄取、移动能力、剪切力、摩擦力等6项组成,每一项的评估分标准是1-4分(其中剪切力、摩擦力一项是1-3分),量表评分6-23分,其中12分以下属于高危压力性损伤风险,13-14分属于中危压力性损伤风险,15-18分属于低危压力性损伤风险。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分析数据均经软件工具SPSS20.0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方差 、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x2检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性损伤比较无差异(X2=0.147,P=0.701);观察组的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5.83%,2期压力性损伤1.67%,3期压力性损伤0.83%,对照组的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6.66%,2期压力性损伤7.50%,3期压力性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7.053,P=0008;X2=4.669,P=0.030;X2=4.655,P=0.031)。

对照组120例,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共20例,发生率为16.66%;I期压力性损伤4例,发生率3.33%;II期压力性损伤9例,发生率7.50%;III期压力性损伤7例,发生率5.83%;观察组120例,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共7例,发生率为5.00%;;I期压力性损伤3例,发生率2.50%;II期压力性损伤2例,发生率1.67%;III期压力性损伤1例,发生率0.83%。

2.2 比较两组病人的入院10天的Braden量表部分条目评分

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t1=62.023,P1=0.000;t2=21.949,P2=0.000;t3=13.540,p3=0.000)。

观察组120例,活动能力评分为(2.75±0.23)分,移动能力评分(2.73±0.42)分,摩擦力、剪切力(1.63±0.32)分;对照组 120例,活动能力评分为(1.33±0.10)分,移动能力评分(1.78±0.22)分,摩擦力、剪切力(1.15±0.30)分;

3讨论

我院是精神内科,收治的多是老年痴呆、精神障碍患者等,因患者需长期治疗,对于部分老年患者可因长期卧床,移动能力、活动能力受限,加之营养状况不佳,白蛋白指标不达标,血液循环差,且在护理中躁动患者加以约束带保护等因素,容易会发生压力性损伤。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规范化护理,即要求护士做好评估、评估患者皮肤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压力性损伤的原因、风险等,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因部分躁动、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自残、伤害他人等行为,因此需要强制性约束,患者可表现出反抗、摩擦等,因此可增加骶尾部、约束部位皮肤等部位的压力,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增高。保护性约束属于急性期精神障碍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约占66.24%。有研究表明患者持续卧床6h不动的情况下,皮肤完整性就会受到损伤,如果持续2h持续9.3kPa的压力,就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损害3】。因此提示我们对于长时间采取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应定时松解约束带。

患者皮肤状况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也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原因。患者出汗、排泄物、分泌物等都可对皮肤造成损伤,皮肤弹性下降,一旦外力侵袭,皮肤完整性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定时翻身、及时更换衣物、合理使用防压用具、加强营养等都可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

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性损伤比较无差异(X2=0.147,P=0.701);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期压力性损伤、3期压力性损伤,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表明,早期干预,使2期、3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率降低。而规范上报流程,可不断完善和促进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整改,而本次研究也表明采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可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韦柳珍. 预防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方法及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13期, 123,141页, 2020.

  2. 徐艳, 郭晓娟, 张薇.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ICU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1996-1999.

  3. 徐艳, 郭晓娟, 张薇.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ICU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1996-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