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的护理要点包括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脑外伤的护理要点包括什么 ?

张秀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遂宁市 629100

脑外伤是指外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皮下组织、脑实质损伤,属于脑部组织损伤疾病。患者脑部损伤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脑外伤患者的正常生活中,甚至会留下癫痫、脑积水、脑疝等后遗症。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保证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脑外伤患者的恢复,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预防后遗症。那么,脑外伤的护理要点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脑外伤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脑外伤?

脑外伤是指人在外力作用下头部出现的损伤,脑外伤通常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再者,脑外伤的受损部位不同,患者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对于脑组织特定区域的损伤,一般被称为局灶性损伤,这类脑损伤的症状多体现在听觉、视觉、运动的异常方面。对于广泛性的脑损伤,患者则会伴有昏迷、意识模糊等增长。临床上常见的脑外伤包括脑震荡、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头皮血肿等,并且脑外伤具有变化快、病情复杂等特征,需要患者在受伤后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医学领域中,脑外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两大类,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脑外伤。

二、脑外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脑外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内分泌障碍、视力障碍、失忆、脑疝、血肿等。其一,血肿,对于脑部表面裂伤的患者,不仅会出现血肿还会伴有出血症状。其二,视力障碍,颅脑骨折、脑震荡等脑外伤在压迫、影响视觉神经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失明的症状。其三,脑疝,因为脑外伤而引起的颅内血肿会导致颅内压变高,继而引起脑疝。部分脑外伤患者会产生脑疝症状后,还会伴有瞳孔增大、偏瘫等临床表现。其四,内分泌障碍。脑外伤所造成的内分泌障碍主要表现在患者的尿量会变多、排便次数增加。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脑外伤,其临床表现会有着明显差异性,比如脑震荡患者,其临床表现一般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而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会长时间的昏迷,哪怕是在意识恢复后,也可能会因为脑水肿而再次陷入昏迷中。

三、脑外伤的后遗症都有哪些?

第一,遗忘综合征。脑外伤患者在意识恢复后,经常会出现记忆障碍这一后遗症,比如患者会忘记受伤时的情形,或是忘记受伤强的经历。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在几周会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的遗忘症状会持续发生,从而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同时会伴有容易疲乏、失眠、头昏恶心、头痛、情绪失控等症状。

第二,头痛。脑外伤后所产生的头痛,主要集中在患者的额头或者整个头部中,患者在头痛的时候,还会产生情绪异常、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

第三,痴呆。对于严重的脑外伤,患者昏迷的时间较长,然后会可能会患有痴呆,具体表现为反应慢、判断能力变弱、容易生气、羞耻感丧失等,少数患者会的性格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第四,癫痫。癫痫一般是在大脑内部神经元异常后产生的,它不仅会在脑外伤患者治疗期间发作,甚至会在脑外伤患者发病后的很多年之后出现。

四、脑外伤的护理要点包括什么?

为了确保脑外伤的治疗效果,预防脑外伤的并发症,需要重视脑外伤的护理干预,以下为脑外伤的护理要点。

1)生活护理

首先,脑外伤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能过度劳累;在生活中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脑外伤的治疗,头部出现不适感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脑外伤患者所居住的地方,需要保持安静、整洁,室内光线应该相对柔和一些。对于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应该动作轻柔,避免让患者感到不适。

其次,脑外伤患者在恢复期间,可能会出现眩晕症状,这类患者在改变体位的时候,应该缓慢的更换体位,不能进行旋转度比较大的动作,因为头部暂时无法适应剧烈的运动。最后,饮食方面需要食用少盐、清淡的食物,适当多使用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禁烟禁酒,尽量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

2)常规护理

其一,体位护理。脑外伤患者床头应该稍微抬高一点,让患者颈部可以平直,并且稍微朝后仰,这样可以确保患者颈部血液回流的畅通性。如果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在休息、睡觉时,最好将头侧向一边,以免误吸呕吐物、引起窒息。

其二,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干燥,这样可以避免感染,让伤口尽快恢复。

其三,并发症护理。脑外伤患者在治疗期间,一般需要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的话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将无法排出,可能会淤积在气管中,继而产生坠积性肺炎这类并发症。这时,家属可在护理人员指导、协助下,按时对患者拍背、促进患者排痰,或是鼓励患者在休息的时候坐起、采取半卧位,预防坠积性肺炎。

其四,急救护理。由于脑外伤会留有癫痫、脑疝等后遗症,所以在患者的常规护理中,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若不幸发作癫痫后。家属需要尽快联系医护人员,使其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其五,预防便秘。脑外伤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肠道蠕动变慢、便秘的情况,这时需要通过调整饮食、按摩腹部的方式,使患者恢复正常排便。

3)心理护理

脑外伤患者在疾病影响下,不仅会身体会产生较多不适感,还需用限制患者的活动,所以很多患者会产生抑郁、愤怒、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为了帮助患者排解这些不良情绪,家属、护理人员需要在平时与患者保持沟通,用更为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而患者需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4)后遗症护理

脑外伤后遗症的类型不同,需要采用的护理方法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脑外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比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家属协助下,进行屈膝训练、关节屈伸训练。患者在功能康复训练中,需要主动参与,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让身体尽快恢复,然后在训练结束后,通过按摩的方式放松肌肉,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总而言之,脑外伤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需要我们根据患者脑部损伤情况、治疗进展,给予患者更为系统的护理干预,让患者在全面、有效的饮食、生活、常规护理中尽快的恢复。因此,脑外伤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主动向医护人员咨询护理方法,并配合他们做好脑外伤的治疗、护理工作,呵护脑外伤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