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激励手段,优化班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巧用激励手段,优化班级管理

郭昊

四川省 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迫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教师的奖励恰恰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这种激励与肯定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小学的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地正确地运用激励管理,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励可以让学生充满自信,大胆的展示自己。我刚接手现在任教的这个班时,班里的孩子非常的不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哪怕是朗读一段课文,回答一个问题。好不容易有举手回答问题的,抽起来声音都非常小,小到听不见。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为孩子制定一些的鼓励措施,上课举手一次,记一颗星,被抽中回答一次问题记两颗星,一周核算一次。并给予奖励。哪怕是一支小小的笔,一本小本子,一根棒棒糖都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某件事情的肯定和认可。对于那些课堂上回答了问题的同学,答对当堂用语言表扬,正面刺激,掌声鼓励。答错也不批评,反而表扬他敢于举手。让孩子们敢举手,敢发言,慢慢的学生就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自信也就在课堂的悄无声息中慢慢建立起来。

怎样让自己的激励用得恰到好处,效果显著呢?有以下几点前提要求:

一、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和谐的氛围中激励孩子

大部分教育的不幸和失败,其根源都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班级里那些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的孩子,往往与教师的关系也比较差,在教育中,如果教师直接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效果则不会太理想。如果师生感情比较融洽,孩子就会非常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试图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刚接手现在任教的这个班级时,班级里的孩子们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差,成绩也是年级最后。班级里的师生关系也是对立的,孩子们不愿意亲近老师,对老师也抱着一种畏惧心理,老师布置的任务,制定的要求也不按时完成。我当即决定从改善师生关系着手,下课时我开始走近孩子们,和孩子们聊天,了解孩子们的性格。

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拉近距离

班主任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关心自己,为自己着想。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真诚的,一旦学生的情感被老师激发出来,学生就会与老师产生情感共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才会听老师的话。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各种闪光点,小到今天校服穿戴整齐,大到学习进步,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表扬。特别是对那些习惯比较差的孩子,只要稍微有一些进步就应该及时加以肯定,要充分借助他们自身的优点去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们都是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个体。老师们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在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与孩子拉近距离,平等相处。要尊重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受到了老师的尊重,自然也会尊重老师。这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师的教育。

激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措施:

一、制定目标,努力向前。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的激发学习的热情。每个月初,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为自己设定本月的学习计划,生活计划,读书计划。让孩子们通过自己一个月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月末对实现了目标的孩子进行盖章奖励,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完成了小目标,慢慢的养成了好习惯。

教师在学生完成自己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交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不断的去追求新目标,从而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二、用身边的榜样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尊心。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前期。自尊心都是非常强的,他们喜欢被表扬,不喜欢挨批评。传统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毫无作用。我通常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会去找榜样、立榜样、学榜样。每天的行知课,让班长说今天有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提出来表扬。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班级里的每一个人,传播正能量。孩子们都有小小的自尊心,都希望自己成为榜样,成为别人效仿的对象。久而久之,改变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榜样越来越多,不好的现象也就烟消云散了。

三、用成功,鼓励孩子。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的得到正强化,动机的强度会加强。当孩子们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时,这表明他们付出了努力了。这时他们会非常渴望获得同龄人、老师、家长的肯定。孩子们的小小虚荣心,在适当的时候要予以满足。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可以给孩子们制作小奖状、颁发荣誉勋章,再给与必要的物质奖励。获得这些奖励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一种认同感,觉得自己收获了肯定,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得到别人的认可,才有继续努力的动力。老师在这时还要帮他们总结取得成功的经验,提出下一步前进的目标,让孩子们戒骄戒躁,激发他们的潜能,孩子就会沿着轨迹一步一步的努力前行。

四、综合评价,不断强化。

鼓励孩子可以通过正确积极地评价来完成。评价可以是方方面面的,既可以是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品行,知识能力,也可是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等各方面。评价的方式也要多种多样,平时我会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存折”,用来保存每次获得的奖励印章,我还会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成长记录袋”,每学期一袋,会定期将他们的优秀作品,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各种奖励放到里面。除了学校里老师的评价,我还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综合评价中。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家校联系本。孩子每天在家里的一切行为,都有家长监督,做的好的值的肯定表扬的,就由家长在家校联系本上签字写上原因。如果做的不好,也由家长负责记录。每周由组长统计一次,再由老师统计是加盖印章还是扣除印章。这样老师就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如此一来,真正做到了家校共同参与,积极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学生,能有效的达到鼓励强化的作用。

激励,是人们对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做出的肯定、积极的评价。它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精神受到鼓舞,激起更大的热情。激励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教学手段,被教育工作者们广泛的使用。它有其独特的技巧与方法,用的好收到的效果事半功倍,用的不好则会大打折扣。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是条任重而道远的路,在这条路上,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