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还是沟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沟通,还是沟通

王素娟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夏侯分校 236801

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不听话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顽固不化或者好像故意跟老师作对。那么我们老师怎么办?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

明熙浩是我们班的学生,初见他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孩子长得机灵可爱,学习上也一定聪明。可教过他的老师都知道他的聪明没用在正道上:课堂纪律很差,自控能力弱,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听课,爱和邻桌的同学打闹;有轻微的暴力倾向,曾在几次课堂上和同学有矛盾而打起来;一下课就没了影儿,直到上课他才满头大汗的奔进教室;每天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过,除非老师在他的身边看着,否则是一个字也不会写的,凡是教过他的老师看到他没有不头疼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叫他“调皮鬼”。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想要转变他。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过“难移”只是“难”而已,并不是不可“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任何一个人总会有一个能使他转化的渠道,教师只要努力、充满信心地寻找这个渠道。我想,转变他的前提是要先了解他,和他沟通,和他交朋友。

于是,我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找他谈心,聊家常,慢慢的我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做生意,天天早出晚归,也没空管他,常常给他些钱让他自己吃饭,渐渐地,他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在与明熙浩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不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孩子,在他身上也有优点。

根据他的特点,我决定先从作业着手,帮助他改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起先几天,我站在他的座位旁边,用鼓励的口气让他把课堂作业完成,有时的回家作业我也是看着他做完,才让他回家,后几天的作业他能自己在学校里做完。现在他已经能自觉地在家里完成家庭作业了,虽然这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每当他按时完成作业,我就适时地表扬他、鼓励他,渐渐地他变得懂事了,爱学习了,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一天早晨,我在办公室备课,数学课代表捧着作业本轻声对我说:“邢老师,少了一本作业,我怎么查也查不出是谁没交。”

“明熙浩交了吗?”我问了一句。

“他说他交了”

“哦?那会是谁呢?你是不是数错了?”我有点不放心,怀疑是课代表粗心。

“不会的,我数了好几遍了,就是少了一本。”课代表辩解道。

我听了有点生气,跟着课代表走进了教室。到教室后,我问“作业少了一本,到底是谁的没有交?”教室里没有人回答。我提高声音又问了一遍,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还是没有人承认。于是我换了个口吻温和地说:“是谁忘了交作业了?老师知道他一定做好了,只是刚才收本子的时候他忘了,对吗?没关系,只要现在交出来,老师一样不会怪他的。”满以为我说完这番话,会有人把作业本交出来了吧,可是他们照样坐着谁也不肯承认,我真的生气了。

“现在咱们同桌之间互相找一找”听到这话,同学们顿时就忙开了,没过多久大家都说没有找到。

我还是不相信,走到明熙浩身边问:“明熙浩,你交作业了吗?”

“我交了,我做完就交了”,他理直气壮地回答。

“真的吗?”我追问道。

“老师, 我没有骗你,我真的交了”。

望着这个既可恨又打不得的学生,我半信半疑。“那你要不要老师帮你找一找?”“好的”。我没想到他回答得如此干脆。他把书包放在课桌上,把里面的书和文具拿出来让我找,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错怪他了。于是,我和他把书一本一本地放进书包。当我拿到一本品德书的时候,感到书本好像特别厚。我禁不住看了他一眼。他显得有点不自然。我掂量着这本品德书,望着他,我越不作声,他越紧张,我就感觉到有问题。我轻轻地把包书纸打开,数学作业本就静静地躺在书包纸和封面的中间。这时的他,已经感到了害羞,一句话也不说。

我不能容忍一个学生说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说话的声音也高了起来,批评的话倾泻而出,连过去“老账”也翻了出来。最后还狠狠地训斥道:“你真是块石头,顽固不化!”他听了我的训斥,起先低着头,后来脸色顿变,扭身冲出教室。

之后的几天,在我上课时,他不愿和我对视,课间休息也一直躲着我,作业也有好几天不交了。显然,我们师生间已经产生了隔阂,为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样劈头盖脸的批评有效吗?能让他心服口服吗?我置于他难堪的境地,难道这样就能显示出老师的高明和威严吗?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特别是学生,当他们有了缺点或犯了错误时,一般害怕老师批评,尤其当众批评,当众批评既达不到教育目的,也会使师生产生不和谐,我为自己的做法而深深内疚。

一天放学后,我找他单独谈话,老师批评你是为什么?“现在,你已经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次你是不是有其他特殊原因,没有把作业做好,希望你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偶尔有点过失,只要承认了,改了就好,知错就改还是一个好学生。”听了我发自内心的话,他低声说:“老师,我懂了,我知道自己错了。”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不仅把前几天的作业都补齐了,而且上课时也爱举手发言了。我在他的周记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邢老师,谢谢您。上次的谈话使我从内心感到善意和温暖,你在我心目中是可亲、可近、可敬的,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从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中,我意识到: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采取严肃的批评,可能激化矛盾;而采取宽容的对话、富于人情味的谈心,学生或许更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反复沟通。因此,现在一般当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先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然后听他们诉说他们犯错误的原因,再对症下药,效果总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