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杨海成

云南省保山市 昌宁县鸡飞镇中心完全小学 678100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重要,因为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一些教师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偏差。比如,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当代小学生的需求,无法将科学学科中丰富有趣的知识很好地呈现出来;或者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教学模式或方式都比较单一,缺少必要的变化,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聊的感受,没办法长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基于此,对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寻求创新,渴望教学新突破。课堂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缺一不可。以前教师在科学课上,只是站在讲台上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讲,双方没有互动,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新课程要求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联系生活,发挥主动,知识内化

生活与科学本身就是密切相关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观念和态度,而且当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了生活问题之后,学习的自信心、自豪感也会有所增加,自然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测量气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课本有关测量气温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对气温计有更好的认识,在教学完课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去测量一下一天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之后通过自己测量的情况来总结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温度高,什么时候温度低,有怎样的规律,并给出相应的外出着衣计划。

二、打开学生思维的窗口

对于科学的概念或结论,学生往往能基于感性的认知来理解,但当他们面对“为什么”时,常常感到茫然,不知该如何去想问题,思维像是被束缚了一样。在学生找不到思维方向时,教师应适时扮演“向导”,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老师从课始就设置“抓泥鳅”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发现泥鳅不容易被抓起来。于是,老师提问“为什么泥鳅抓不起来呢”?学生分析原因,说因为泥鳅太滑。从而引出摩擦力太小的问题,让学生得出“表面光滑的物体,摩擦力小”这一结论。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难以解说,老师随即又回到抓泥鳅的问题上:“你能用什么方法抓起泥鳅?”有学生说:“把泥鳅放在黄沙箱里能抓起来。”有学生说:“戴上麻质手套能把泥鳅抓起来。”为了引导学生,老师说:“当汽车陷入泥坑打滑无法前进时,你又有什么好的方法?”有学生说:“在车轮下垫石头。”有学生说:“在车轮下垫稻草。”有学生说:“往车上装载重物。”老师说:“你们想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但方法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你能找出来吗?”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学生很容易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三、亲自动手实验,感受科学乐趣

科学的趣味性需要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中加以体会,传统的科学教学习惯通过语言传递知识,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对学习的体验感较差。为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平台,加强学生的课堂感受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教学“有趣的不倒翁”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网上很火的美女不倒翁视频,激发学生对不倒翁的兴趣。接着,向学生展示不倒翁,要求学生观察并交换不倒翁玩,猜测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这时,学生做出了因为不倒翁底部是半球形、不倒翁里面有东西等猜想。为了证明猜想,教师要求学生亲自将不倒翁打开,探索其结构的奥秘,然后总结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

四、开展小组合作,全面拓展能力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虽然没有那么专业,但涵盖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还穿插着不少新奇有趣的实验。无论是学习广泛的知识,还是动手进行各种实验活动,都不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此时就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合作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点、难点外,还能够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有效拓展思维,看到自己没有发现的一些关键细节,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一课,这节小组活动课就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较为细致的分工,做好实验记录,最后要讨论总结出实验的结论。这样一来,通过具有不同特征学生的群策群力,即使实验失败,小组整体也能够尽快打开思路,找到正确的方法以完成实验。因为有专人负责,实验记录也会较为完善,有助于彼此交流讨论,最后学生都能提升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结束语

科学教学基于科学课程的本真,而科学探究是一个充满理性思维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应倾向于问题思维的展开,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探究实践,从而实现理性认知的自我建构,形成有效的问题思维方式,并学会对问题思维方式的正确选择与恰当变换。

参考文献

[1]彭榕.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9(12):98.

[2]梁得虎.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65.

[3]胡敬珍.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