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干旱的诊断分析及预警技术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4


江苏省如皋市干旱的诊断分析及预警技术1

周昌云 1 周超 2 杜美芳 3 顾杰 1 冯纯 1

1. 江苏如皋市气象局 226500; 2吕泗国家基准气候站, 226200; 3.启东市气象局, 226200

摘要:通过对如皋6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客观评估并划分了历年春、夏季干旱类型及等级,重点研究了如皋38年土壤湿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春、夏季土壤湿度预报模式,同时建立了降水量、日照时数对土壤湿度预测的梯形函数模型。

关键词:干旱;分析;预报模式

引言

地处长江下游北岸的如皋拔海高度6.0m,是南通市各县之冠,全市的土壤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粘土,壤土,高沙土,全市有耕地122万亩,其中,高沙土面积72万亩,高沙土有机质含量低,水肥易于流失,地貌多呈“龟背驼”状,产出率低下,干旱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分析干旱的成因,研究土壤湿度的预报方法,提供抗旱决策服务,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1.历年干旱评估

过去,在如皋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三日无雨沙灰扬,一日大雨水汪汪,十年就有九年旱,光长杂草不长粮。”那么,如皋历史的干旱情况怎样呢?根据 GB/T(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标准中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划定的干旱标准,

对如皋64年历年逐月的干旱等级进行了划分,并统计出逐月各级干旱等级的次数(见表1)。

表1 如皋64年干旱类型及等级表

旱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轻旱

11

13

11

13

15

8

7

11

7

11

4

8

11

中旱

7

6

6

6

4

10

12

7

8

7

8

11

3

重旱

3

1

1

0

0

0

1

3

2

3

5

11

3

特旱

1

1

0

0

0

1

0

0

0

1

4

10

3

合计

22

21

18

19

19

19

20

21

17

22

21

40

20

旱情年份百分率(%

34

33

28

30

30

30

31

34

27

34

33

63

31

如皋市1957年-2020年64年中,按月尺度标准划分,全年达轻旱以上等级年份最多的是12月为40年(63%),其次为1月、8月和10月,达22年(34%)。在全年变化过程中,冬季(12月-次年2月)为作物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阶段,又是全年气温最低的阶段,作物所需水分不多,所以干旱对作物影响不大。以春旱(4-5月)和伏旱(7-8月)对作物的影响最为严重。4-5月是冬小麦和油菜的旺盛生长至成熟阶段,7-8月是我市玉米、水稻和大豆等大宗作物主要生长阶段,遇其干旱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因此,我们研究春旱和伏旱对农作物的生产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如皋春、伏旱空间分布特点:干旱来临,旱情首先露头是本市中、西部的高沙土地区,接着是本市东、北部通扬运河西侧的壤土地区,迟后出现旱情的是本市南部长江沿岸的粘土圩田地区。

2.干旱的成因及影响

我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尤其是春、夏二季变率大,是造成旱涝灾害的主要因素,大旱主要成因是:

2.1降水少,如达春旱中旱等级的1978年和1980年两年4-5月份的累积降水量分别只有65.3mm和66.8mm,达伏旱重旱等级的1966年、中旱等级的1973年、1978年、1994年的4年7-8月份的累积降水量分别仅有83.8 mm、119.1 mm、122.1 mm、133.8 mm。1966年4~10月连续干旱,尤以7~8月旱象严重,总雨量仅157.7mm,占常年同期雨量的53%。

1966年4~10月连续干旱,尤以7~8月旱象严重,总雨量仅157.7mm,占常年同期雨量的53%,7月份降水量仅34.0mm,降水距平百分率为-83.1%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1]

1978年,全年降水量仅503.6mm,为常年雨量的一半。4月份轻旱,5月、7月和8月均为中旱,春旱连着伏旱[1]

2005年初夏出现干旱。5月18日至31日,连续14天无降水,6月份上旬降水量16.0mm,中旬无降水,我市较大范围内出现了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据统计,水稻苗床枯死面积80亩,大田局部枯死总计面积300亩;大豆面积6万亩,蔬菜面积6万亩,全市因干旱产量经济损失约1.6亿元。此时正值水稻栽插时节,农田急需雨水,因梅雨天气形势异常,入梅晚,雨量少,自然降雨量不能解除旱情和水稻栽插用水。

2.2气温高, 1978年5月的平均气温为19.5℃,比常年高0.6℃,如达伏旱重旱标准的1966年8月平均气温28.2℃,比常年高1.3℃,达中旱标准的1971年7月平均气温29.7℃,比常年高2.6℃,1978年7月平均气温29.0℃,比常年高1.9℃,8月平均气温28.2℃,比常年高1.3℃,1994年7月平均气温29.4℃,比常年高2.3℃。

2.3连续无降水日数时间长,如1978年4-5月份连续无降水日数达23天, 1976年7-8月连续无降水日数达22天,1994年7-8月两月连续无降水日数达38天(为干旱达标年之最)。

2.4人为因素改变了生态环境。

“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春旱影响玉米、棉花等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移栽,也影响在田作物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伏旱对玉米、水稻扬花灌浆,棉花蕾铃增长都有严重的影响,同时卷叶虫、玉米螟等虫害大量发生,使作物在光温条件都充足的条件下,因水分不足而造成产量锐减,天干、地旱、虫狂。严重的干旱还会造成人、畜饮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困难或短缺,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如春旱连伏旱),灾情就会越严重。因此,准确的预报干旱,适时合理抗旱是十分必要的。

3.土壤湿度预报模式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过程,直接影响着干旱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干旱的监测和预报实质上就是对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2]

3.1.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运用本站1981-2018年共38年耕作层(10厘米)土壤墒情实测资料,按春旱、伏旱两个时段逐旬整理,把准备引入的气象因子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蒸发量、旬平均气温积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0厘米地温积温等因子按每月8、18、28日为旬界作相应的分旬整编,以求得与墒情实测时段相对应。

3.2 春、夏季土壤墒情预报模式的建立

以本站逐旬10厘米土壤墒情变量作为预报对象,以相应时段内的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平均气温积温、平均最高气温,0厘米地温积温作为预报因子,分别按照春旱,伏旱时段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墒情变量的预报方程:

4-5月墒情变量预报方程:

y1=-1.436+0.06866x1-0.059x2+0.01362x3 (1)

其中,y1为4-5月逐旬墒情值变量,单位:%,x1为预报旬降水量,单位mm,x2为预报旬日照时数,单位:h,x3为预报旬0厘米地温积温,单位:℃。

7-8月墒情变量预报方程:

y

2=0.31+0.02499x1-0.0322x2 (2)

其中,y2为7-8月逐旬墒情值变量,单位:%。

在计算y1y2时,x1可用气象旬报中的雨量预报值,x2x3运用常年同期旬平均值结合旬报中的晴雨天气日数进行适当的增减,将x1x2x3分别代入方程(1)和方程(2),计算出预报旬墒情变量值,墒情变量值加上前一旬底墒即为预报旬的墒情值。

根据土壤湿度干旱标准[3],确定相应的干旱等级。

3.3 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土壤墒情预测的梯形函数模型

对40年的相关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将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值分成若干数量级,建立了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土壤墒情变量的分级定量预测模型,即: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土壤墒情变量预测的梯形函数模型。梯形函数模型从实际出发,既考虑了技术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又考虑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最大优点就是对干旱的综合评估稳定性较好,时效快,既适合基层台站使用,又能方便快捷,较准确地向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服务。

4.依据预报方程进行拟合试报

4.1拟合试报

应用春季和夏季的土壤墒情变量预报方程(1)、(2)对1999-2001年的春夏干旱时段如皋站逐旬进行了拟合试报,(见表2、表3)。

表2 1999-2001年4-5月墒情拟合试报表

时 间

拟合变量Δy

拟合值

y=ŷ +Δy

实测值

2019年

3月

下旬



26.5

4月

上旬

-0.5

26.0

23.8

中旬

1.6

25.4

24.5

下旬

-1.0

23.5

22.4

5月

上旬

-0.7

21.7

23.9

中旬

0.7

24.6

21.0

下旬

0.6

21.6

24.2

2020年

4月

上旬

-1.4

22.8

20.7

中旬

-2.0

18.7

24.2

下旬

-2.0

22.2

19.8

5月

上旬

-2.1

17.7

17.8

中旬

1.6

19.4

21.2

下旬

4.3

25.5

25.0

60388b6079814_html_69d11e1dd863c2b1.gif 表3 2019-2020年7-8月墒情拟合试报表

时间

拟合变量Δy

拟合值

y=ŷ +Δy

实测值

2019年

6月

下旬



30.0

7月

上旬

3.2

33.2

29.6

中旬

-0.4

29.2

27.4

下旬

-0.3

27.1

26.1

8月

上旬

-0.2

25.9

24.0

中旬

0.8

24.8

25.9

下旬

1.5

27.4

29.0

2020年

7月

上旬

-0.5

28.5

26.5

中旬

0.8

27.3

26.5

下旬

-2.0

24.5

26.1

8月

上旬

-2.8

23.3

24.8

平 均


26.3

26.5

4.2 预报拟合误差分析

4.2.1所选的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实际上并非是完全的线性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

4.2.2预报方程中使用的预报因子,是逐步回归后的优选因子,还有一些因子对预报量的贡献太小,被抛弃了,这也是拟合值与实测值误差的原因之一。

4.2.3所用的气象资料是本站实测资料,而墒情实测定点距本站约2000米,近年来,由于农村包田到户,人为因素也可能对个别时段的墒情实测值稍有影响。

2020年运用预报模式和本站旬预报产品对春、夏时段进行了逐旬试报,预报值和实况值基本相符,土壤湿度未出现干旱等级旬,预报准确率较高,受到当地农业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欢迎与肯定。

5.结束语

5.1. 本文建立的土壤墒情预报方程和降水量、日照时数对土壤墒情预测的梯形函数模型稳定、可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不仅对4-5月、7-8月的墒情可以预报,其他月份也可以依据此模式将墒情预报值逐旬计算出来,预报模式和梯形函数模型不仅在如皋可用,其他县级气象台、站均可参照使用,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5.2. 要提高逐旬的预报准确性,必须有高水平的中期预报的支持,这对提高预报模式的准确性、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预报方程中引入的因子较少,计算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升级。干旱的影响因素很多,本研究仅作了初步的尝试,今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实秋. 如皋县志[M]. 新亚洲出版社, 1995.

[2] 段若溪. 农业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2002.

[3] 范德新, 成励民, 仲炳凤,等. 南通市夏季旱情预报服务[J]. 中国农业气象, 1998(01):53-55.



作者简介:周昌云(1962.10),男,汉族,江苏如皋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农气服务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