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4
/ 2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黄英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江西 南昌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教学任务,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却常常忽视了对阅读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工作,导致课堂阅读模式一直以来具有较强的单调性与机械性,教学有效性长期相对较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小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环节得到多方面综合学习能力的切实发展,教师应该首先制定教学策略对阅读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从内部推动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对语文教学体系下的示范性文章进行阅读学习实践,能够使学生在阅读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文章内容与阅读教学环节的作用,得到自身多方面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与进阶。然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合理的认知,导致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开展模式相对固定,这种机械性使得学生难以契合于阅读流程之中,使得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实效性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对阅读教学中的流程与环节进行创新性的优化,以此从课堂内部的改革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创造更为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强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教师导读奠定阅读基础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往往能够使小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更直接的情感体验的方式优化学生对于阅读文章中写作情感的感知,从而为学生后续的阅读活动打下准确的情感基调,使其更好地解读与分析文章中的写作内容,促成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朗读环节的实效性,教师应该通过担任导读角色的方式,以此在课堂中与学生构建互动朗读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加准确地朗读出阅读文章的情感,使其找准情感基调,促使学生阅读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在《乡下人家》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朗读环节中找准文章中所表达出的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使其能够以饱满的情感完成朗读活动,并为后续的阅读内容理解奠定基础,笔者融入到了学生朗读环节之中,担任了导读的角色。在实际的朗读环节之中,笔者以段落作为划分,首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导读,通过专业的情感表达为学生提供了准确的朗读情感基调,在导读结束之后,笔者会迅速地引导学生开始朗读,使其能够趁热打铁地按照听取的教师朗读情感完成段落的朗读活动。通过这种教师导读的方式,学生能够真正以相对准确的朗读情感完成朗读活动,使其能够直接体验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情绪,为后续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媒体辅助具象内容表现

媒体资源能够以多元的表现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具象化的表达,随着数字资源在教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媒体资源应用在课堂之中,起到了辅助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为了使生活阅历相对较少的学生快速地理解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媒体资源的利用,对原本抽象的文字内容进行更加具象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够在吸引小学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的认知概念,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写作内容,促成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白鹭》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班级小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描写白鹭所用的写作手法,使其能够在课程中自主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达出的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笔者在课前搜集了大量与白鹭相关的媒体资源。在课堂之中,学生首先能够被图片资源中生动展示出的展示白鹭画面所吸引,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兴趣集中在课堂资源展示环节之中。之后,笔者继续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真实拍摄白鹭的摄影视频资源,视频中更加立体地呈现出了白鹭的形象,这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建立起对白鹭的具象化认知,为学生后续阅读活动中对文章描写白鹭的手法与情感理解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三、情境创设引导内容体验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在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情境框架之下更深入地体验教学内容,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效益。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结合语文阅读具体的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情境,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互动开展,强化学生的实际阅读体验,促成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将相和》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即组织班级小学学生对文章中所出现的文学形象进行了整理,并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了角色分配活动。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自身分配到的角色在文章中的对话与行为进行了系统的阅读以及主观化的记忆,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了《将相和》文章内容的模拟演绎活动。在活动情境之下,班级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并在对人物的解读与演绎过程中对人物的形象产生更直观的体验,促成了学生阅读理解效率的提高。

四、群文阅读丰富阅读感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阅读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群文阅读体系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阅读资源,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感知。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以阅读教学内容为核心,做好相关的联系性资源整合工作,以此构建形成群文阅读体系,使学生能够从多篇文章的阅读实践中建立起联系性认知,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体验。

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中,为了使班级小学学生能够对文章中所出现的诸葛亮这一文学形象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笔者在教学中以诸葛亮这一人物为线索构建了群文阅读体系。在《草船借箭》《空城计》等阅读资源的实际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建立起更加多元且多角度的认知,使诸葛亮的角色形象更加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认知之中。通过群文阅读结构的建立,学生能够在联系性认知中得到阅读内容理解感知的丰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五、随堂练笔建立情感共鸣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阅读情感产生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利用随堂练笔的模式,辅助学生的阅读情感建立。通过在随堂练笔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写作相关主题所做的情感表达,学生能够在主观的写作过程中调动起自身的情感,从而使其与阅读文章中的写作情感建立起共鸣关系。这种共鸣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情感元素,进而实现阅读有效性的提高目的。

例如在《盼》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即组织班级学生以“我的一个小愿望”为题进行写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主题的作用下将自身的写作目光聚焦在生活实践之中,寻找生活中自己所期盼的事并对其相关的内容进行描述。在随堂练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身期盼事物的情感进行文字化的表达,使其能够建立起感情基础,并在再次阅读《盼》中主角盼望的过程中与文章中角色建立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所传递的情感,实现了阅读效率的提升。

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真正地对阅读教学模式做好细致化的分析,使教师能够真正在阅读教学的框架之下对其中的阅读环节进行优化,以此从内部推动阅读教学整体模式的改革,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课堂中获得更加全面的阅读体验,从中实现多项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从而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世永.小学语文阅读实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6(1).

[2]马骥.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几点建议[J].教育(文摘版),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