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引导,相机点拨——教学中准确把握引导的时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适时引导,相机点拨——教学中准确把握引导的时机

王钦香

淄川城南中学 255100


课堂教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近年已成共识。许多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简单地搞一言堂而是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但我们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使尽浑身解数,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诱导启发,可是学生却启而不发,无动于衷。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们过多地研究引导的具体方法,却忽略了对引导时机的研究把握。引导有法而又导不当时,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那么,课堂教学究竟何时该“导”?怎样才能把握“导”的时机呢?经过近年的探索、思考,我认为以下五个时候为“导”的最佳时机:
一、似懂非懂之时
英语教材中课文内容表述清楚明白,学生读几遍后基本上都能读懂文章的大意,于是学生便以为全部都懂了,其实不然,学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没有深刻领会其内涵,对文中的一些常用句子结构和短语也视而不见,更别说理解运用,我们称之为“似懂非懂”。有时这种“似懂非懂”它比纯粹的不懂更为糟糕,因为它易滋生轻敌和自满心理,误认为教材不过如此,个人能轻易而举地掌握。此时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通过恰到好处的引导帮助,使学生正确认识教材的重点、难点,准确把握内涵。教师此时可巧妙设疑,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进而启发其思考、讨论,最终由“似懂非懂”变为“是懂真懂”。

比如,我在讲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这个单元时,提前让学生预习本单元的语法,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很容易,知道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变化规则就可以了,我让他们做了十道选择题,结果真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全班无一人全对,这时我就抓住时机,从他们错的题开始讲解,首先从变化规则开始,记住重读闭音节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所有常用单词,其次,让学生把常用的比较级结构记在笔记本上,记到脑子里,然后利用常用句子结构小组造句比赛,一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都真正掌握了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的变化与运用。因为抓住了时机点拨适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思维也活跃,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认真仔细的习惯,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将通未通之时:
学生跨越了“似懂非懂”的阶段,真正地掌握了部分知识,自然就会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并试图搞清其内在联系。但由于他们刚刚接触这些知识,一时无法将各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因此,朦胧地意识到联系的存在,却又不能准确把握,更无法将各项知识沟通衔接,我们称之为“将通未通”之时。教师此时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其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将所学知识由隔绝而打通。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各项知识间拆除屏障,架设桥梁,使学生冲破阻碍、跨越沟壑,将知识连贯起来。

三、欲言未能之时:
课堂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专心听讲,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心领神会,可一提问,偏偏答不出来或表达不准确,此乃“欲言未能”之时。此时学生的确懂了,但要把所学知识理解透彻并转化为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尚不能做到。此时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学生未听懂而重复讲解,一个恰当的例子加以引导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网未成之时
学完一个单元、一册书特别是初四复习时,我们常想让学生努力将所学知识按一定规律编织成知识网络。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加之受掌握知识的深、广度限制,尚不具备宏观把握教材的能力,往往欲结而难成,即使勉强结成也难免顾此失彼,而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对复习而言非常重要。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勾勒轮廓、搭建框架,使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各类语文知识体系的特点,从阅读到写作能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为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奠定基础。在初四复习第二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纵横勾连,形成立体网络,便于随时提取,灵活应用。如学生在完成一项课外阅读题时,问到句子的表达作用时,引导学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思考;问到人物描写方法时,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要我们欣赏某个句子时应该如何找准切入点……这样举一反三,阅读将不再成为难题。
五、知能转化之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一些知识后,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就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记住了修辞方法有几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就能写出好文章,阅读能力就高了。能力是对知识的应用。欲将理论形态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常常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事。而能力培养又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在知能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向导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转化的前提、模式和具体操作,使学生顺利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过渡和转换。

以上五个时机从“知不知”“会不会”到能否准确表达、系统整理,再到能否应用和创新,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疑惑而又最难解决之时,教师应区别对待,导之以知、导之以序、导之以法。使学生既能准确深入地掌握单项知识,又能系统完整地归纳综合知识;既能化知识为能力,又能在知识的运用中不断创新。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 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十分关注启发引导时机的把握。教师的引导、指导一定要在学生困惑难解之时,使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幡然醒悟,豁然开朗,使其在山穷水尽之时感受柳暗花明。欲准确把握引导时机,必须杜绝“目中无人”、照本宣科、喋喋不休。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宏观驾驭教材的能力,明了知识的逻辑联系和各种变化,同时要仔细研究所教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精心设计教法,尤其要考虑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有的放矢、要言不烦、 相机诱导,只要我们准确把握以上五个关键时机,导当其时,必将事半功倍。

引文:程娉《留一点空白给课堂》第三部分第四节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