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贺浪莎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现如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而针对于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具备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师如果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讲解,而没有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将会造成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提起钻研、实践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同预期的目标相背离。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并且正视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促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能够具备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酒店管理专业


前言:高职院校属于应用型的院校,其中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学好此学科,不仅能够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同样,还能够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想要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则必须要正视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重心,创新自身的培养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培养效率的全面提高。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事业中,明确要求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确保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培养过程中也会有积极的表现,可以与教师、同学之间共同展开交流、讨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二)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

学生只有具备兴趣,才能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坚持、更加努力。因此,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为其打开专业知识的大门,确保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动力的驱使下,将自身的专业成绩提高,不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巧,进而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1]

(三)同社会需求相符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已扎根于教师的思想之中,导致其在教学期间,依然延续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多数都是去安排、规定学生的发展方向,无法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也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与人才培养方案整合,确保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考量与处理的问题。将近年来的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研究报告作为依据,可以发现,现如今,就业压力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逐年增长,这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人才的入职门槛与标准要求,从而造成求职者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2]。而在此社会背景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同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十分关键,是同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也是同学生发展需求相符的,在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将其同专业教学相融合,能够确保教师利用学生的特长、爱好与兴趣,协助去追求均衡发展,进而更快的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手段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未能有效展开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在于培养手段存在单一性,在以往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之时,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方式占据过大的比重,只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有片面的重视,整体的培养氛围呈现出死板的状态,毫无轻松、愉悦、生气可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酒店管理相关知识的自主性、积极性,无法热爱所学专业。

(二)培养理念过于传统

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存在根深蒂固的传统培养理念问题,导致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存在思想落后的现象,对建设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课堂产生一定的制约。传统的培养思想,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酒店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作为教学的核心,属于一种固化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略,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三)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用不合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细化能力要求、扎实学生专业知识等规定。但是,就当前的现状而言,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期间,并没有做出精准的定位。无论是通过设置课程层面还是选择教材的层面而言,课程存在过于复杂的现象,绝大多数的课程设置并非来源于现存的教材,而是发生照本宣科的情况[3]。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中,甚至发生依据教师设课的问题。就教材自身来讲,虽然已经开发并选用了众多的教材,也对西方国家较为优秀的教材有所翻译,但是,极少数的教师愿意采取西方国家的教材,而国内绝大多数的教材在实用性以及专业性等方面,也存在极多需要改进、完善的部分。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培养专业服务意识,强化职业忠诚度教育

针对于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言,主要是将培养初级、中级管理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确保学生进入至工作岗位内,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避免长时间的艰苦磨炼。而学生在长时间经历酒店工作,会认为此行业过于辛苦,丧失工作的热情。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起学生职业忠诚度以及服务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工作。所谓的服务意识,具体所指的是受人的观念与思维支配,进而与观念、思维脱离的一种自觉性行为

[4]。由此可见,必须要在培养人才之时,设置有目的的课程,对未来工作的意义、性质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强化自身的应变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所谓的职业忠诚度,就是对学生的进取心、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确保学生能够将自主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并且能够对酒店工作存在长期从事的意愿,将其忠诚度强化,实现职业自豪感与职业意识的充分培养。

(二)以应用技能为中心,强化课程设置结构

合理设置课程,是决定专业教学是否能够成功的核心因素。由此可见,在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期间,必须要对以下几个原则有所重视:

第一,必须要将应用技能培养目标作为重点进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必备的知识特点、能力、技术等培养目标需要做出充分的分析,通过此,从而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第二,必须要将全面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重点进行课程的设置。针对于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具备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地方等特征,因此,直接对其培养的应用型、全面型目标做出决定。所谓的应用型,具体所指的是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属于酒店使用的工作程序以及技能,学生在毕业至就业之间不需要再度展开培训,能够直接就职。所谓的全面型,具体所指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扩宽,对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做出培养,促使其未来的道路更能、更多、更专、更宽,确保学生能够对多变、复杂的市场需求有所适应,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扩张。

第三,必须要在设置课程时坚持相对动态的原则。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专业人员的意见作为依据,对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合理增设。

第四,必须要坚持能力层次原则。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与技术,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术。针对于初级技术而言,主要包含客房、前台、餐饮、利益等操作规范以及服务技能;针对于中级技术而言,主要包含鉴别与认识酒店物品、基础调酒技术、中西餐制作过程、填写酒店报表、经营部门运作程序、公关操作技术等;针对于高级技术而言,主要包含酒店投资可行性论证与投资分析、设计宴会与菜单技术、管控客房与前台及餐饮部成本技术、使用酒店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等。基础课、专业课共同组成酒店管理专业的整体课程。在遵照上述原则的同时,设置课程还需要同市场化操作相连,学校可以邀请具备专业经验的人士或者是知名酒店管理者组成委员会,对专业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要求[5]。例如:可以将教学任务划分为综合技能、专业技能、基础技能等多个板块,每一个板块都是实践、理论的紧密相连。除此以外,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考核工作,促使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在结束低层次教学活动以后,需要安排学生前往相应的企业展开实习,随后,再返回课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学。

针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所使用的教材而言,必须要视能力培养为目标,将某项工作流程作为依据,对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合理选取。除此以外,在教材中,必须要对考核标准、操作规范、注意事项、每个板块时间安排、控制操作过程板块、准备资料、选择场地等做出规定。例如:在酒店收银中,以往所采取的教材,主要将其划分至酒店前厅管理一章中,只是简单的阐述概念,针对于收银人员必须要具备的报告、退房、外币等知识却并未涉及。除此以外,对于退房工作的操作流程、标准也并未做出详细的阐述。然而,这些属于学生日后在工作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此,必须要选取具备实践性的教材,从而协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工作技巧。

(三)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的必修课当属实训教学,同样,也属于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活动中不可小觑、不可忽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常的情况下,想要强化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就必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投入高度的重视:

第一,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必须要同适用性、对社会开放、技术含量高、逼真体验环境、具备教育意义等特点相符。同时,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应用多种方法,从而筹集到更多的建设资金[6]

第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必须要选取可以表现酒店行业先进水平的实体经营场所作为研学结合基地,确保高职学生能够在基地中领悟到真实工作的氛围,另外,对酒店实际的运作流程有所熟悉,对其职业道德做出良好培养,促使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且在实践中找寻问题并处理问题,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自主性、积极性以及针对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通过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能够为改善教师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有利的帮助,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协助其更快、更好的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深入分析并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引导学生自主钻研、自主实践,进而推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长远、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玲.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业文化,2021(02):118-119.

[2]叶蔚萍,党永龙.高职院校多元人才培养的路径思考——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01):28-29.

[3]朱晓丹.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6):80-83.

[4]袁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江苏省五所高职院校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165-167.

[5]黎翔.基于“双主体”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分析——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经济师,2020(08):181-182.

[6]朱波.基于CDIO理念培养下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探——以江苏省内高职院校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7):115-116.

作者简介:贺浪莎(19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宁乡,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