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新时代背景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安洪山戏的保护与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浅析在新时代背景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安洪山戏的保护与传承

骆颖 周子翔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239000


摘要:洪山戏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当有价值的人文宝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洪山戏于2006年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对洪山戏来源和发展现状,以及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为什么难以生存下去。并针对于当今社会环境,提出的一系列保护与传承洪山戏的方式方法。希望引起社会以及政府对于地方特色戏曲重视和保护。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安洪山戏;保护与传承

课题项目:新时代背景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安洪山戏的保护与传承调研:课题号:S202010377185;

一、洪山戏的源流的简介

洪山戏原是源自来安,天长,六合三县交界处的一个地方戏曲小剧种,是由扬州的香火戏裂变而来的,和维扬文戏同宗同源。由于地方方言属性,他在维扬戏中称为大开口,扬剧称为小开口,大开口,声音洪亮,又在道白中不同于纯扬剧道白,带有六合,天长,来安的语言属性。之所以称洪山戏,有三种说法,是地名说,即在天长,六合,仪征三县交界处有一地名为横山,音读白掉了即为洪山;是剧团班社都穿红衫子,所以叫红衫戏;是纪念太平天国洪秀全,因太平军打六合时,以搭台唱戏为名,挖地道攻进城,所以就叫洪山戏。洪山戏之所以落在皖东来安,并成为皖东地方特色剧种,是因为来安人唱扬剧道白没有扬洲韵味,包括唱腔,所以就唱本地腔;在音乐上没有改进,仍然以锣鼓伴奏,民间小调和老香火戏声腔这三部分组成,以七字调和十字调为。

二、洪山戏的发展现状

建国后,来安县成立了一个洪山戏专业剧团。成立于1958年,骨干大多都是来自六合县,并在本地招收一批学员,创作演出了以《赶山塞海》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戏,现代戏几十余部。并受到中宣部文艺局下放干部戴临风,中国戏剧学院院长任桂林的指导和扶持,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后值倾覆,洪山剧团虽坚持数十年,仍于1966 年解散,与扬剧团合并,改为来安扬剧团。从1966年一直到2006年,洪山戏在来安,一无队伍,二无活动。尤其是1992年的剧团改制,受港台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影响,一段时间连扬剧都销声匿迹了,洪山戏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一九九二年,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民政部民俗司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编写戏曲志时文化部协调,洪山戏就由安徽来编撰,记录,留存。2006年,为呼应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中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于是来安县开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人,无物这种艰难情况下,采取借兵打仗,借船取剑的战略,找到吴德才先生,请求协助申报。历经种种磨难,洪山戏被政府列为省级非遗,吴德才及其搭档顾红霞也受之无愧地成为全省首个不是本省的外籍传承人。目前,除来安德才洪扬团外,还有洪山戏老艺人成立的艺峰剧团,宗菊洪山戏艺术团等。为了让洪山戏这一文化瑰宝被更多的人了解,一九年末,我校(滁州学院)与两位传承人以及来安文化馆馆长,于我校开展了洪山戏的教学与传播。我有幸参加到了此次的教学实验,虽然只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学习,但我们每位参与教学的学生都深深地感受到了洪山戏的魅力以及几位老师对于洪山戏的热爱和珍惜。他们把一生心血都倾注在洪山戏的传承与发扬上,只为让更多人了解它,让这一文化瑰宝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三、洪山戏发展面临的困难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洪山戏不断受到冲击,面临着这个时代的不断挑战,遇到了随时濒临灭亡的危机。:在当代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各类演出形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戏曲这种参与性不强、节奏缓慢的娱乐方式很难与其他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争。而这种鲜为人知的地方戏曲,观众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于不少来安本地人都不知道洪山戏的存在,观众的年龄段也局限于老年人群;二:受到现代流行文化冲击,它走不进现代年轻人们的生活当中去,大部分的年轻一代更加追随潮流。在这个科技为主流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相对之前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消遣也从需要搭建舞台的现场表演到现在的手机电脑。消遣娱乐也是越来越方便。因此程序繁琐讲究颇多的戏剧已经消耗了人们对戏剧的追求;:后继无人,文艺体制改革,没有国家公办剧团。加上来安本土的演员年纪偏大。一些和吴德才一批年富力强的演员也都因各种情况改行了;:唯一一个由高汇江(来安文化馆馆长)打造的来安德才洪扬团,又不在本土,常年在扬州进行演出。种种原因导致了现在洪山戏濒临灭亡的状况。

四、保护与传承洪山戏的途径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戏曲融合了诗词、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元素,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在没有电力与科技的时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在戏曲的发展历史中,也有着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中凝聚着他们的道德观念与审美标准。说戏曲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基因与文化血脉也不为过。洪山戏这样的地方戏曲更是倾注了地方老一辈人民的心血,彰显出了地方文化特色。

:对于洪山戏这一类型的地方性特色戏剧的传承和保护需要立足于舞台艺术的实践经验,根据传统戏剧的传承特征,采用“专业化保护”的方式进行有效提高,强化对于传统戏剧的传承和推广,由此形成传统戏剧在传统剧目挖掘、传承人的代际传承、传承单位的团体表演、保护项目的推广等环节的长效保护,将传承真正落实在表演艺术的延续上。:针对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与媒体发展迅速,十分利于传播,像戏曲文化这一类的说唱艺术形式作品。它的覆盖面广,观众基数大,传播范围广阔。不受时间限制,广告效果持久。方式灵活,互动性强。可以分类检索,广告针对性强。制作简捷,广告费用低,可以准确的统计受众数量。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与媒体的力量,通过一些比较热门的网络平台,拍摄上传关于洪山戏的短视频,包括洪山戏的相关知识,演出人员的穿着打扮,学习洪山戏的方式方法,以及一些经典唱段。:针对当今社会,喜欢欣赏戏曲的大多是老人,在年轻一辈里,几乎没有洪山戏的市场,虽然曾经有戏曲进校园的政策,但由于戏曲的复杂性,没有明显成效。需要改变为可行方式通过再次发展戏曲进校园甚至戏曲进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公益活动,将洪山戏的经典剧目排演和推广,与学院文化和社区文化建立联系,用戏剧经典来夯实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让传统戏曲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四: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是尤为重要的,完善主导作用。国家也要对于传承特色地方戏洪山戏这一项目,采取一系列的经济帮助和政策扶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洪山戏保护与传承经费的投入,建立有效机制,积极鼓励投身于传承与发展洪山戏戏的行为。将民营剧团收为地方或国家剧团,保障剧团收入,毕竟所有热情与热爱都得建立在身心暖饱的基础上。

结语:戏曲文化的发展有史以来都是波浪形。洪山戏有低谷的时候,当然也会有兴盛的时候。对于这种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精神价值的地方特色戏曲文化,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是要顺应时代不断变化,发扬作品中好的东西,同时改进落后衰败的东西,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的文化,创造出更利于被现代人接受的文化作品。洪山戏的保护和发展,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的保护与发展,我们要认清传承与发展洪山戏对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现如今国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重视,戏曲文化的前景也越来越好。洪山戏的传承与发展空间充足,复出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杨润桂,陈刚,许娜.新时代背景下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