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9
/ 3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讨论

杜雨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客流量大的情况,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专业性能。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缺乏许多制度的制约,导致容易出现很多安全问题。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示交通行业运输的安全性,确认人们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现事故。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

1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基本理论

1.1安全的定义

虽然对安全的理解,每个人都存在多种多样的理解,但从实际运行安全系统管理的角度来讲,安全的定义应该是:在规定的范内内,将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发生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安全与风险

安全之外伴随着风险,并不是事故,没有意外就不安全。与系统管理安全相反的是风险。就安全风险而言,风险越低。相反,越不安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尚未发生安全事故,不可以用处于安全状况来进行描述。风险水平大多与风险存在的严重性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哪怕存在概率微乎其微,也会伴随着较高的风险。若后果轻,实际发生风险频率大,风险水平也会提高。两者的风险水平可能相当,应引起重视。

1.3安全文化

实施安全生产,对人民的生命怀有敬畏之心,遵纪守法,用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引导会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重视安全,实生命为草街,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是消极落后的表现。在我国的核工业、航空工业和电力工业中,企业安全文化中“安全第一”的概念是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尤其需要进行中试,企业与个人对安全持有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作为企业和个人的安全素质。而安全文化不是空洞的词汇描述,而是作为具体的标准出现,其表现在下述方面:

一是企业高层需要立足企业实际状况,保障企业内部安全并进行安全承诺,在生产过程中,保障安全第一。而这种规范和承诺企业内部任意员工都要高度认可和自觉接受;二是搭建安全管理体系制度;三是保障安全所要配备的人力物力资源,尤其需要做到定期培训;四是作为企业员工需要进行定期安全知识相关培训,及时掌握相关技能,秉承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了解熟知企业规章制度和法规条款,并做到及时有效沟通。

2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交通量大、各种设施设备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任何安全事故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与乘客、工人和各种设备的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安全管理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基础。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全体员工要把安全问题牢牢地放在心上。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需要大家系统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营造良好氛围,让每一位乘客对安全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旅客的自我约束和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特点

轨道交通系统相比其他交通系统来说是较为大型、开放的。一方面,轨道交通系统需要多种多样的知识进行综合,其结构和工作较其他系统来说更为复杂;另一方面,轨道交通系统是涉及多条线路,由复杂网络与单线工程系统构成的,涵盖“点”和“线”系统。对此,轨道交通系统实施实施实际运行过程时,它的安全性呈现出下述特点:(1)系统较为复杂,难度性高,对实际运行技术也有着较高的实施要求。着轨道交通系统复杂性和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出现系统问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同时,由于缺乏新设备和管理经验,大大增加了新设备和新系统的使用难度。(2)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对运行安全性的技术要求较高。轨道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想正常进行主要借助外部系统来进行运行支持,比如配备水、电、通信等系统保障正常运行。它不仅需要关注自身实际运行状况,还需要对附加的相关系统进行关注,及时做好安全备份和安全冗余准备。(3)系统内部接口复杂,耦合度强,安全协调性强。轨道交通系统涵盖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存在大量耦合接口。系统间时间与空间匹配较为困难,需要高标准进行匹配。因此,运行中系统内部各个系统与环节,如何进行协调以及设备接口和其它接口的处理,直接决定了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4)系统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且易发生变化,施工作业存在安全风险,系数较高。轨道交通服务对象不是单一特定的人群,实际对风险的控制难度较高。附近公安基础设施或自然灾害都能对轨道交通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4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和内容

4.1进行危害识别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如果存在危险,就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应该注重对交通的安全管理,提高危机意识。负责此部门的施工人员需要及时维修和保养设备,对于紧急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维护市民的安全性。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2设置目标和管理方案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结合不同部门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首先必须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严格把控风险。同时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明确设立目标。在设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最后要制定相关评价体系,更加全面系统地对安全管理进行评价,保障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4.3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责任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划分责任,规范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企业部门需要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应的监督方案,要求负责此区域的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标准和行为准确实施监督管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划分责任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到每个人,注重细节,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

4.4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涉及领域广,运输网点多,需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安全管理标准,针对同一性质和类型的网点不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种类型的网点需要按照统一的最高安全级别制定都安全规章制度。参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实际运行特点和运行地理关键,需要由专人负责并制定安全操作实施规程,确保实施的每步操作都是在监控下实施的,做到能有凭证,出现责任能追究到人,把运输网点管理和HSE的管理模式相结合,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健康、有效的多样化管理制度,切实重视科学管理,解释采纳员工给予的建议,在确保安全规程的要求下,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务和实际进行的操作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4.5树立自主安全管理的榜样

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会因为地区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特点。只有切实尊重员工,调动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优化渠道,改善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切实重视榜样力量的作用,选择企业内业绩优秀的网络作为样板,及时鼓励和引导下设网点对其进行学习,随后对自身网点进行纠察补错,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自主经营努力的方向,尽可能有效处理和缓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要想调动工作人员参与热情,可以使用奖励制度或措施。对于表现出色或能成为样板的管理者,我们应该组织大家向他们学习,对应赋予奖励。对取得明显进步的工作人员,也要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6定期开展工作风险识别活动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与控制。安全的神经随时都不能放松。大多数时候,工作人员不会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单位在进行内部管理和维护时会出现问题。此时,粗心大意、粗心大意,极易使他们放松行为警惕,引发事故。进而,需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组织和开展岗位风险识别会议,时刻警示工作人员注意生命安全。实行定期风险识别,能强化员工对安全管理的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岗位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定期检查自身岗位,对其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及时调动工作人员对他人岗位进行动态监督,确保运输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整个作业过程,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监督者,努力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建言献策。

4.7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模式对企业有着明确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总方针,作为企业安全运行的标准和原则,也是承担权利与义务的要求。制定方针要按照此要求进行。安全管理方针发展思路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法律法规层面没有参考。管理手册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管理手册是为了使各部门明确职责,理清关系,便于统一调度协调,及时反映问题,理清思路。这部分相当于系统文档索引。程序文件是安全管理。作用文件发挥重要作用是城市轨道安全运行的保证。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自己,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整改提出的问题,实现持续改进,更好地保障了运输安全。

4.8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确立安全管理目标,抓共性通病,指出特殊安全问题。目标的要求是:将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评估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量化目标值;对是否可行进行考虑。;将目标定位在有起始和结束时限的相关级别。针对每个目标,制定方案。各职能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应确定各自的任务、技术和责任,并应包括以下各方面的责任:确保提供人力、技术、物力支持。

4.9提高人员意识和能力的培训

实施安全管理时,作为全体成员需要具备完成实施目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对此,需要结合员工负责的岗位制定符合岗位要求的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参与各职能层次的工作人员实际考核的结果进行评估,决定是否符合岗位培训结业的要求。需要结合工作人员的岗位,制定符合岗位职能的培训。在每个季度或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评审,结合实际评测效果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执行管理方针、程序、安全管理系统对自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活动时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后果、个人行为对其进行安全管理还包括实施安全管理方针和程序,有效落实系统,确保体系建设要发挥其作用,涵盖应急出、预防准备,以及评估特定操作可能会产生的各类后果进行评估。结合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工作人员的安全评价标准,并将成为培训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4.10事故后的处理和预防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需要立足安全本身,制定各类风险发生的应急预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产生的影响,使用科学有效的预防干预手段,降低和缓解因为突发风险产生的各类损失。在事故发生过后,需要及时使用事故救援,及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降低事故后果。对事态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及时抢救伤员病患,如实上报事故发生的原有,将事故现场进行有效保护,自觉接受事故调查,并做好后期追踪服务。参照“四不放过”的标准对事故进行有效处理。

结论

国内轨道交通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鉴于存在时间短,缺乏一定的现实基础,在实际实施安全管理中仍旧存在各类问题。文章主要对此类问题,结合轨道交通实际运行特点和现今轨道行业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梳理,从轨道交通实际运行、人员、社会、技术等多方入手,切实对轨道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2768.

[2]夏天.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4180.

[3]陈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3003.

[4]宋泽宏.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9(01):148.

[5]刘佳捷.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6):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