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3

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马波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互联网线上问卷调查方式,全面调研了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区域的400多家企业的竞争情报应用现状,企业范围涵盖了各行业各领域,问卷内容涉及信息收集者、搜集渠道、内容及应用情况等。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应用多集中于信息技术、制药化工和机械制造等领域,且主要是短期情报方面的应用,如投资机会和市场营销现状等;此外,企业竞争情报应用水平在不同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出东部往中部,西部应用层次逐渐降低的局面。本文旨在通过多方面分析,能够客观全面地探究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为促进中国特色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企业 竞争情报 应用现状 调查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国外企业竞争情报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丰硕且应用已深入各行各业,主要从竞争情报源、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的行业实践案例以及竞争情报理论等多方面入手,认为企业管理者更偏好于企业内部的个人信息源;而竞争情报的应用与开展过程和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近来,国外在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竞争情报职业化和竞争情报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呈现出竞争情报理论系统化、工具技术化、信息网络化及从业专业化等特点。我国竞争情报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通过竞争情报协会或咨询公司来推动,例如,针对四川地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的研究发现,竞争情报应用程度取决于管理层的态度。同时,大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由东部往中部,西部应用层次逐渐降低的情况;且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因存在基本国情及应用条件等差异使得我国企业无法直接借鉴国外竞争情报的研究成果,必须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竞争情报体系和服务机制。

我国最早在2000年左右兴起竞争情报的应用热潮,中国移动、海尔等大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主动与国外企业寻求合作,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推动了竞争情报在企业实践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了竞争情报科学及其应用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竞争情报工作,多家咨询公司以及竞争情报协会开始积极在企业中推广竞争情报,大量举办培训活动,并主动开展该领域的学术合作以及学术交流,对我国情报科学的建设情报组织的完善,以及竞争情报的大量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竞争情报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许多企业斥巨资建设的竞争情报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工具,脱离了自身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很难有效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利用,甚至许多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无法为自身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种情况直接导致许多企业以及管理人员对竞争情报在企业的应用提出了质疑,对于应用竞争情报持观望态度,造成了我国竞争情报服务市场发展得十分艰难,许多提供竞争情报的服务商也先后退出我国市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本课题取得的调查结果以及与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成果,对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够多方面客观全面地看待我国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促进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机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围及内容

本文以竞争情报工作发展较好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区各领域的400多家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主要通过互联网线上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分析了调研对象的竞争情报应用现状,包括日常经营活动中采用的竞争情报理念、工具、系统以及与竞争情报相关的企业资源计划、决策支持和客户管理等综合性信息系统。上述调查内容旨在研究出我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认知范畴、竞争情报的发展过程,不同地区企业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对比,企业发展与竞争情报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挖掘出企业竞争情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调查过程及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互联网调查与走访附近区域、重点企业现场访谈等方法,本调查完成对我国400多家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现状的调研,涉及调查访谈的企业高管37人,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人123人,与竞争情报应用以及建设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296人;调查对象覆盖了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矿业等七大主要产业;调研重点集中为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现状,管理层对竞争情报的认知以及预期、竞争情报的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本调查共分发问卷623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其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的数量分别为76、291和45家,问卷综合回收率为66.13%,满足网络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此外,通过对未返回调查问卷企业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企业大多存在竞争情报应用效果不佳,或者是竞争情报工作开展不顺利等情况。


三、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现状分析

(一)应用企业竞争情报地区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调查对象中51.94%的企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数量高达214家,其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的数量分别为64、127和23家,占比为1:1.98:0.36;28.4%企业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其中大中小型企业数量分别为21、77和19家,西部地区应用企业竞争情报的企业仅占总调查对象数量的19.66%,其中大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2、65和4家,占比为11:5.42:0.33。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应用竞争情报的地区分布从东部往中部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我国中部以及东部应用竞争情报的企业占总数量的80%以上,一些西部企业在应用竞争情报方面要远远落后于东部以及中部企业。


(二)竞争情报部门组织设计及人员安排

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结果得出,76.2%的企业将竞争情报的任务分散在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且其中11.2%的企业的竞争情报任务由销售部门兼顾,只有23.8%的企业设置了专职的竞争情报部门,设置专职竞争情报人员的企业占比达52.4%,设置有兼职竞争情报人员的企业占比为43.7%。由此可见,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设置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竞争情报人员,但企业竞争情报人员数量整体较低,竞争情报人员数量超过20人的企业占调查对象总数不足15%,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情报作为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对竞争情报以及竞争情报人员存在着潜在的实际需求,但当前许多企业仍对竞争情报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竞争情报只是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的附属任务或工作职能,并没有将其作为企业的特定岗位予以正式的描述。正是基于此误解,本次调查数据可能存在统计的竞争情报人员数量小于企业实际的从事竞争情报相关工作的人员数量的情况。


(三)竞争情报方法及技术工具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竞争情报工具以及竞争情报策略,包括搜索引擎、网上监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及统计分析软件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工具和方法是网上搜索引擎、统计分析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这三类工具方法之所以应用最多蕴含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相对专业的新型竞争情报工具,他们较为传统,使用成本较低,对情报技术人员的要求不高,非常符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资金、竞争情报技术以及专职人员较为有限的实际情况,而新型或专业的竞争情报工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专职人员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需要有专业化的竞争情报工作人才参与,这些高要求成为限制我国企业使用新型竞争情报工具的瓶颈;另一方面相较于西方企业管理者成熟的竞争情报管理理念,我国企业领导者往往只关注较为短期的发展效益,对竞争情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极少有主动追求通过提升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来获取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竞争情报组织模式及责任主体

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占比23.8%的企业设置了专职的竞争情报部门,76.2%的企业将竞争情报的任务分散在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后者占比远远超过了前者;企业竞争情报收集工作人员由部门主管或CEO占主导的企业数量占比达58.7%,由企业中普通员工负责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开展的企业占比为22.7%,两项占比远高于由专职或兼职情报人员实施开展竞争情报工作企业占比18.6%。综合分析上述数据得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主要由企业类各职能部门分散承担,并由企业的主管以及普通员工负责情报的收集工作。此外,本调查进一步深入分析,将企业按照员工人数进行等级划分,低于1000人企业划为小型企业,1000至2000人划为中型企业,高于2000人划为大型企业,并将企业的规模等级与其竞争情报收集主体相对应统计得出,在各等级的企业中,竞争情报工作由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承担的,占比均超过70%以上,而通过专职竞争情报部门进行情报收集的低于30%;整体而言,企业规模等级越高,设置专职竞争情报部门的企业数量所占越高,这说明相较于小企业而言,大企业更愿意设置专职竞争情报部门来对情报进行收集。


(五)竞争情报工作落实情况

本文通过情报目标合理程度(0~10分)、岗位职责清晰程度(0~10分)流程正式化程度(0~10分)、实施计划可行程度(0~10分)等四个维度,对调查对象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度量分析。度量结果显示,竞争情报工作落实比较好即总得分高于30分的企业占比不足20%,且在四个纬度上均超过8分的企业不足10%,其中,满足岗位职责界定清晰合理或设置专职竞争情报部门,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占比仅为5%;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在竞争情报工作方面并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具体工作的组织以及落实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当务之急应鼓励企业设置情报目标、明确界定岗位职责、制定相应流程及明确实施计划等。


(六)竞争情报工作主要应用的领域

本次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应用大体可分为宏观发展领域应用和微观竞争领域应用。宏观发展领域应用集中体现为竞争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等。微观竞争领域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即竞争对手的经济实力、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原材料供应情况、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性能、价格、市场占有率及其变化趋势,产品销售渠道、促销手段措施和服务方式、广告及优惠政策、顾客的变化本及其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动向、竞争对手的战略策略、经营管理水平、企业作风、领导者的才能、性格及背景和发迹史、职工的素质、工资和福利待遇、工作生活环境等。上述应用领域重要性和排序情况因企业类型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调查发现即使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都主要集中宏观领域,中型企业更关心自身在整个行业的竞争地位,小型企业则主要重视对市场的监测以及跟踪。

(七)竞争情报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次调查中70%左右的企业明确认为竞争情报对制定企业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市场响应和保持技术创新五个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其中,约30%的企业已经积极地利用竞争情报在这五个方面发挥作用;约50%的企业或多或少利用竞争情报信息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制定,支持决策或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而只有少于10%的企业尚未感受到或认为竞争情报对上述五方面或者其他方面有影响。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的调研对象企业都承认竞争情报信息对企业发展有利,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发展竞争情报工作。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

基于本次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现状调查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企业比如上海宝钢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等有远见的企业拥有独立完整的情报机构,积极进行情报研究活动,而大多企业,特别是企业的中高层对竞争情报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甚至不理解竞争情报工作的实际含义和具体的组织实施步骤等,具体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的竞争情报应用滞后于市场经济竞争和发展速度。因此,我国企业应重视起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引导员工自我学习,提高企业关于竞争情报应用的意识和获取及应用能力,进一步改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的决策依靠直觉经验,企业机制非正式情况突出等问题。

其次,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应用多由企业内职能部门兼职分散承担,情报的收集主体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的主体需要进一步扩展,竞争情报的组织模式逐渐扁平化,因此竞争情报不仅需要设置专职及兼职人员,更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竞争情报工作,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群体智慧。

再次,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应用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学校等科研单位,尚未在在企业中推广普及,理论与实际也存在脱节的情况。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强化竞争情报理论体系研究,加强竞争情报人才的引进培养,从企业层面对竞争情报职能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推动我国企业竞争竞争情报的发展。

最后,从企业的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的竞争情报应用程度远低于大型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系统性及正式性与企业规模呈正比。此外,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情报应用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大型企业更加重视利用专职竞争情报部门或人员进行收集,而中型小型企业更倾向于将竞争情报工作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或企业兼职人员。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情报工作,大型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对竞争情报工作进行重点建设,而小型和中型企业建议以动态、灵活、集约、高效及自适应等原则为依据,对分散的竞争情报工作进行有效的集成整合,实现竞争情报应用的优化与重构。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从竞争情报相关的企业区域分布、部门组织设计及人员安排、方法工具、实施应用情况、主要应用领域、对企业发展影响等7个方面,探究了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应用现状,分析得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结论与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陆平. A公司转型升级中竞争情报应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2]熊妍. Web2.0下企业全员竞争情报有效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19.

[3]邱衍斌.竞争情报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作用探讨.内江科技,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