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促进药事管理持续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4


以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促进药事管理持续改进

季昌梅

南京市六合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 目的 通过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促进药事管理持续改进。 方法 参照2019年版《江苏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在2020年1-9月期间,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检查、修正,不断改进药事管理质量。 结果 在评审工作中得到了肯定,处方不合格率由12%下降到1%,合理用药指标有所改善,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由4.51%下降到3.39%,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由0.87%下降至0.63%,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从27.92%上升至44.07%。药学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征询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满意度评价结果从2019年的88.57%上升到94.59%,药事管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关键词】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药事管理;改进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harmacy management by the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Ji Changme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Institute of Liuhe District, Nanjing 211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harmacy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econdar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9,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w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by making plans, implementing, checking and revising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in 2020. Results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s decreased from 12% to 1%, the index of rational drug use improved, the proportion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decreased from 4.51% to 3.39%, the propor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Western medicine delivery decreased from 0.87% to 0.63%, and the proportion of basic drug income in drug income increased from 27.92% to 44.07%.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care has been improv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onsulting clinical departments on pharmaceutical work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88.57% in 2019 to 94.59%.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Key words]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harmacy management; improvement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妇女儿童健康的期待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二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的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服务辖区内妇女儿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而提高服务水平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为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建设要求,我院自2017年开始启动二级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2020年12月17日迎来专家组评审,成功完成评审。

医院药事管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1]。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是促进药事管理水平的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契机,本文介绍在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中针对促进药事管理质量持续改进采取的相关举措及取得的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妇幼保健所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机构职能由公共卫生转化为兼有医疗服务,对药事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监管的重要举措[2]。按照2019年版《江苏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其中药事管理包括24个条款,在医技质量管理方面乃至整个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迎查准备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药品质量与药事服务水平管理,持续改进,在不断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完成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1.2 组织制度建立 医院首先于2019年3月成立了创建小组,由分管医疗质量的领导负责,办公室设立联络员,各相关科室指定一人负责二级创建工作。药事管理负责人由药剂科科长担任,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参加创建会议,汇报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保障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先后制定了40条制度、24条岗位职责、4条应急预案,制定过程参考学习其他医院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根据管理要求调整了药事委员会组织结构,下设七个小组,包括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药品采购管理组、ADR监测管理组、特殊药品使用管理组、合理用药管理组、抗菌药物管理组、处方点评小组。各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层层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药事会。

1.3 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的保障包含了药品采购遴选管理、药品贮存、药品质量监控、药品调剂等多个方面。

对于药品质量管理的要求,首先要注意药物采购管理的规范化,要严格按照卫健委药品招标采购相关规定及医院药品采购制度、采购流程进行药品的采购计划制定,同时要定期对医院所使用的药品进行安全评价,分析使用药品情况,同时在采购药品意见书上进行说明。在医院药事会上提出意见,不断优化采购管理方案、药品采购遴选制度及药品临时采购流程,以确保药品采购的安全性。

药品入库前,严格按照入库验收标准对药物进行排查,入库记录详实,做到源头可以追踪。药品贮存方面对库房进行了改造,使得布局更合理,设立阴凉库,引进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药房及药库,超出上下限时发出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贮存条件符合标准。对于近效期药品采取信息系统与人工查找方式相结合,查询并关注六月内特别是三月内的近效期药品。出库、发药严格按照药物的有效期进行,做到先进先出,近期先出,严禁使用过期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组成员每月对在库药品的效期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贮存环境的冷藏、通风及防虫等条件,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对于药品的存放要注意药品进行分开设置,看似听似的药物要注意不要混淆。设置专架存放终止妊娠药、高危药品,同时对于这些药品要设置警示牌并且标识全院统一。终止妊娠药单独摆放,避免误用发生,单独处方保存,登记使用者及每日进销存,账物相符。对于麻醉和精神类药物实施三级五专管理。

1.4 用药安全保障 由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组每月进行质控,抽查急救车药品,对药剂科质量进行监督,包括发药差错率、账物相符率等。

药品的规范调剂管理是药事管理工作的重点,规范化管理能够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在调剂管理时要严格处方的审核流程,在调剂中需要第二人进行第二次核对,要确保双签字核查。对于不合格处方进行及时的干预,与临床医师沟通,这样做能够有效确保调剂的准确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特殊人群,要主动进行用药指导。据文献研究,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向药房工作人员讲述更多的药学管理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出错率[3]。医院对于调剂差错事故严格按照差错登记、填写报告单、分析调剂差错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并定期进行防范培训。

根据我院处方点评制度,由处方点评小组每月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并进行抗菌药处方专项点评,点评结果及时反馈医教科及临床科室,将不合格处方纳入我院质量考核标准目标,以此来促进我院药品规范使用。

表1 2020年1-3季度处方点评结果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处方点评数(n)

100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不合格数(比例)[n(%)]

12(12)

--

10(10)

6(6)

3(3)

8(8)

2(2)

1(1)

1(1)

按临床实际需求制定抗菌药分级管理目录,并做到品规符合要求。对抗菌药权限实行信息化管理,避免越级使用抗菌药情况发生。对抗菌药使用情况定期统计分析,与各临床科室签订抗菌药合理使用责任书,制定科室指标,将抗菌药临床应用理作为各科室质量管理重要内容,并纳入医师能力评价。

表2 2020年1-3季度抗菌药、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时间

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

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

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

一季度

4.51

0.87

27.92

二季度

4.33

0.86

40.86

三季度

3.39

0.63

44.07

1.5 药学服务开展 药房为患者专门设立用药咨询窗口,发放宣传册,解答患者用药问题;与临床科室建立沟通机制,制定本单位最新基本要用目录以及处方集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通过面对面、电话、建立药事工作群,多方面与临床沟通,为医师提供药品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禁忌及新药信息等药物咨询服务。通过第三方深入临床科室进行药学服务评价,药事服务能力获得提升。

表3 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人数

满意度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2019年

35

25(71.43)

6(17.14)

4(11.43)

31(88.57)

2020年

37

31(83.78)

4(10.81)

2(5.41)

35(94.59)

  1. 结果

2.1 效果确认 通过每月处方点评及反馈干预,我院2020年前三季度不合格处方比例逐渐下降,从12%降低到1%(见表1)。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均逐渐下降,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由4.51%下降到3.39%,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由0.87%下降至0.63%。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逐渐上升,从27.92%上升至44.07%。(见表2)。

由第三方征询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由2019年的88.57%上升到94.59%(见表3)。

  1. 讨论

我国当下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要求医院将“医”与“药”进行分管,即要求药学部工作的原有的药物供应向提供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方向发展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4-5]。通过药事管理过程以发挥临床药学服务的价值。根据药事管理标准不断完善药事管理流程与服务以提升用药准确性和安全性,能够为患者提供新的用药体验。

通过这一阶段的持续改进发现,严格处方点评制度、及时反馈整改,能够有效提高医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另外,在2018年 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指出“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6],应注意加强前置审核的力度,并提高药学人员审核能力,在多个环节把关处方质量。

抗菌药合理使用需要临床科室、药剂科及医教科共同努力,临床科室将抗菌药作为质量管理重要内容,药剂科对各科室医师使用总体情况进行及合理性定期分析总结,医教科对医师考核时针对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相应处罚。

加强合理用药还需要:对于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医院药品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用药要做出定期的检查;不断培养临床药师队伍,为临床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药学会诊,推行个体化给药方案[7];针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将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上交到医院相关部门。根据相关问题,查阅相关药学工具书,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目前我院能通过纸质材料和信息系统为临床提供药品信息查询,并给临床科室发放ADR报表,有专人收集科室ADR报告,应加快建立院内ADR上报平台建设,提高上报效率。

通过建立沟通机制,加强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的交流,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临床科室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还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微信公众号,加强与患者沟通,在线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知识,开展用药咨询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合理用药及全民健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11(02):49-54.

[2].卫生健康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医保局 药监局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18):43-46.

[3]黄荣.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0):8-10.

[4]李志.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究[J].名医,2019(08):292.

[5]闵凤.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92+95.

[6]廖丽娜,李鑫,左静,陈潞梅,张敏,邬蓉.我院在推进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房,2019,30(05):587-591.

[7]韦灵玉,邱晓春,周彦来,王作荣.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2017,31(06):7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