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3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吴传法

郓城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

[摘    要]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激励机制建设,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认真加以优化和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激励机制建设提出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作用;优化对策

0      引    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断优化和完善发展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更是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绝大多数企业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运行体系也得到了优化,对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也要看到,个别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现象,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到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导致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特色化和有效性。这就需要企业在未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把激励机制建设上升到更高层面,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努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      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发人的工作动机,鼓励人的工作干劲。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目标都是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模式。大力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能够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比如有的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员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大力加强激励机制建设,还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特别是对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而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比如有的企业为了能够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构建了具有较强公平性、公正性的激励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满意度,从而使他们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加强激励机制建设,还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激励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加倾向于“人本性”,因而通过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也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发生变革,进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2      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

从当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基本上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也给予了一定重视,但却存在科学性不强的问题。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属于家族式管理模式,因而对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视不足,甚至存在“个人说了算”的问题,直接导致激励机制建设的整体运行缺乏规范化和效能性。有的企业则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建设,特别是很多企业更加重视对员工的工资性激励,没有构建比较科学的绩效激励、薪酬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导致激励的整体效果不显著,而且也有很多激励模式不符合员工的需求,必然会制约员工激励的有效性。有的企业则不注重激励机制的全面性,特别是在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导致员工的归属感不强,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激励机制缺乏融合性

要想使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發挥更有效的作用,应当更加重视激励机制的融合性建设,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导致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有限。有的企业没有将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在教育激励、项目激励、任务激励等诸多方面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有的企业则不注重将激励机制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往往更加重视企业的利益,忽视员工的需求与利益,这种简单化、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无法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有的企业则不注重将激励机制建设与员工晋升进行有效结合,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有能力、有业绩的员工无法得到提拔和重用,必然会导致这些员工的积极性受挫,甚至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

2.3   激励机制缺乏创新性

要想使企业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和有效,应当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建设理念、模式和策略。但目前一些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给予重视,特别是没有将“人力资本”理论与激励机制建设进行深度融合,直接导致员工激励缺乏拓展性和效能性。有的企业在开展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长期激励模式创新,特别是很多企业还没有将“股权激励”纳入到激励机制当中,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持续激发。有的企业则不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构建更具有创新性的激励机制,比如在隐性激励、可变激励、间接激励建设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相脱节等等,同样会制约员工激励的有效性,需要企业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创新性激励模式,努力为更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创造条件。3      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建设的优化对策

3.1   强化激励机制科学性

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着眼于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特别是要将“人力资本”理论、“以人为本”理论以及其他相关激励理论应用于激励机制建设当中,努力使激励机制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将激励机制建设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人才建设、业务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员工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从员工的角度科学设计激励内容、激励方法和激励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在进一步强化工资等基本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应当着眼于提升激励机制的多元化和系统性,积极构建比较科学的绩效激励、薪酬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福利待遇的科学性,在节假日期间向员工发放一定的物质性福利,能够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进而发挥激励机制的激励性作用。

3.2   强化激励机制融合性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企业应当大力推动激励机制的融合性建设,使其能够发挥多元化功能与作用,并更好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在构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融合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将激励机制建设与企业发展进行有效融合,比如可以将员工激励建设与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融合,大力加强教育激励;再比如企业可以将员工激励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进行融合,通过大力加强项目激励,不断强化激励的多元化功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在强化激励机制融合性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员工的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员工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这对于促进调动员工积极性更有效。要将员工激励与人事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拓展员工上升通道,使优秀的员工能够脱颖而出,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以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

3.3   强化激励机制创新性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企业在开展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创新,努力使员工激励能够发挥多元化、系统化、全面性功能。要将激励与约束进行有效融合,积极探索具有综合性的激励模式,比如企业可以深入开展股权激励,大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由于股权激励比较特殊,既具有激励性,也具有约束性,能够使员工激励更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企业应当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积极探索创新性激励模式,特别是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员工的需求情况入手,大力推广隐性激励、可变激励、间接激励等一系列激励模式,并强化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进而能够取得更大突破。强化激励机制创新性,也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员工激励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激励管理工作当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情况,进而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使激励建设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综上所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进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从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企业都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且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从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角度来看,个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还比较薄弱,不仅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也导致了员工管理不够到位,甚至还出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着眼于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将激励机制建设上升到更高层面,从破解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重点在强化激励机制科学性、强化激励机制融合性、强化激励机制创新性“三个强化”方面努力,推动激励机制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海兰.激勵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市场,2020(6):173-174.

[2]史洁.新时期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大众投资指南,2019(24):242-243.

[3]许蕾.试论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