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中路面养护及维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2


公路养护中路面养护及维修研究

张璇

博山公路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 255200


摘要:当前,我国交通建设非常迅速,因此带来的就是对公路养护的压力,在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当中,公路发挥着重要作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提升了货物运输水平。随着我国当前阶段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项目建设里程逐年增加,部分公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出现了路面裂缝等各类病害,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为确保公路项目的安全运行,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公路养护中路面养护及维修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公路养护;路面养护;维修

引言

对公路路面实施养护管控,可以延长公路运行时间,明显降低公路养护成本。公路路面养护具有系统性特点,对养护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中,需快速确定病害范围,并根据路面病害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与管理,减少病害对公路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通过加强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可以显著降低路面危险系数,减少病害的发生,真正达到提升公路运行水平的目标。

1公路养护管理的意义

公路养护管理是指利用管理和评测,通过专业化机械施工设备实现公路养护单位的设置,利用科学且先进的养护手段对公路设施与路面开展维护保养,并且能够降低养护成本,使公路全面养护的施工技术,通过最低养护成本对公路路面和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使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对公路开展完善科学的养护公路能够保证公路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力,定期评估公路使用情况和服务能力,根据公路实际情况开展维护和保养,保证公路通畅,为人们提供行驶舒适的路面环境。严格开展公路路面损害防治工作,对路面损害进行完善,保证公路路面和设施使用年限,通过强化管理使公路路面和设施维护保养期限得到延缓。利用严格管理使公路路面因为保护不力导致用户使用时所出现的几率得到降低,还要定期开展公路调研,如果发现公路在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补救,从而创建完善且高效的公路监督检查服务体系。

2公路养护中路面养护及维修措施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公路维修养护管理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要想使此问题得到解决,就要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得到加强,使其安全技术素质得到提高,对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从技术、思想与业务素质方面提高安全保障。因为公路改造与保养施工企业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所以要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还要求培训具有针对性。首先,做好企业负责人与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其具备表率带头的作用;其次,重视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公路维修养护过程中存在特殊工作岗位,具有较大的危险系数,也是安全隐患多发地。所以要对其开展业务培训与文化教育,并且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考核、考察,如果有需求还要对人员进行调整;最后,使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得到加强,此为培训教育重点。要求熟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掌握岗位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应急措施;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与生产知识。施工企业人员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掌握日常培训、日常培训与继续培训的时段。入场培训安排人员进场时通过班组、项目部与公司的三级培训,并且保证必要学时。日常培训是在工程施工安全过程贯穿的安全教育培训,具有多样化的形式。继续培训是基于国家规定,全部职工每年都要接受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2.2路面裂缝养护施工要点

由于公路路面裂缝分布方式不同,养护人员应结合裂缝分布和宽度,有针对性地采用裂缝修复措施,同时,也应全面考虑公路路面的施工强度,常见的裂缝修复方法如下:(1)如果路面裂缝分布范围较小,深度也较浅,则可以采用局部修补方法,在路面裂缝内部灌入水泥砂浆,提升修复效果[5]。若采取灌缝处理方法,应准备的施工机具包括高压空气压缩机或者吹风机、喷火枪、钢丝刷、灌缝设备、开槽机。(2)针对裂缝影响范围较大的公路路面,养护人员需要结合路面强度,及时进行修复与处理。(3)如果路面已经出现了特别严重的断裂,在裂缝部位发生了剥落现象,必须进行彻底清理,重新铺设路面,提升公路路面裂缝修复质量。在公路路面裂缝养护环节,养护人员也可以采取热沥青灌缝施工方法,对沥青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将沥青材料灌入裂缝当中,对路面裂缝进行有效的封堵,并起到一定的隔水作用,减小外界降雨对路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可以采用SBS改性沥青作为施工材料,此种材料具备较好的黏结性,操作流程简单方便,不需要使用大型施工机具,但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检验,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灌缝处理[6]。

2.3槽坑修补技术应用

槽坑修补技术是沥青路面养护和维修的另一项重要技术,主要采取局部修理,对沥青路面产生存在的坑槽和局部裂缝,或路面在使用中产生局部的沉陷或滑移的问题,采用槽坑修补技术进行局部修补。在修补施工过程中,首先划分维修的范围,遵循圆洞方补的原则方式,根据线条进行凿壁开槽,四壁和槽地要进行杂物清除后再进行作业。修补前在槽内的表面上涂刷黏结沥青增强稳定性能,再铺设沥青混合料,铺设的高度相较于旧公路要稍微高一些,将其压实与旧公路路面高度保持一致。修补填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热补法,需要先将旧公路路面铲除,再喷洒黏结层,采用热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填充作业修补,接着再进行铺设摊平作业和压实作业。其次,喷补法,主要是利用高压喷射喷洒乳化的混合沥青以及骨料于槽中,在密实的过程中采用冲击,不再进行二次碾压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避免了受到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后,热再生法,先利用高校热辐射将旧路面的沥青加以软化,再喷洒乳化沥青,形成路面沥青再生,再进行摊铺压实作业。

2.4加强施工阶段的病害预防

强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能有效地避免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在沥青路面设计阶段,应坚持“强基薄面”的原则进行公路设计,同时注重路面结构形式、厚度、承载能力的系统设计,为后期施工技术应用提供有效指导。项目施工中,首先应注重施工材料合理应用。就沥青材料本身而言,应采用优质沥青或改性沥青,不断提升沥青的指标值,延长沥青路面使用的寿命。同时,针对沥青路面裂缝、变形、表面损坏和水损坏等问题,在路面摊铺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且在实际摊铺中,应注重沥青摊铺厚度、供应速度、前进速度的协调,以此来防止大料滚动离析问题。此外,加强沥青路面碾压管理,整个碾压过程坚持少喷水、保持高温、梯形叠进的碾压要求,同时碾压过程中不得中途急停、转向,不得低温碾压,这样可在保证路面平整性的同时,提升其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发生早期病害。

结语

总而言之,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并制定相应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解决。为提高公路安全指数和出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董元帅,周绪利,侯芸,等.基于寿命周期的沥青路面预养护时机决策优化[J].公路,2020(4):325-331.

[2]刘峰.做好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J].冶金管理,2020(5):251-252.

[3]李运华,李珍,原华.基于Novachip超薄磨耗层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9(5):156-161.

[4]陈庆香.贵州山区运营公路沥青路面小修养护技术适用性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