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探讨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研究和探讨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晓猛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6例湿疹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13例)和研究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9.23%,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湿疹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临床有效率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湿疹;中医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肤剧烈瘙痒的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皮损具有对称性、多形性、自觉瘙痒和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其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1]。除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外,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合理的护理可对临床治疗起积极促进作用。本院对湿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6例湿疹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13例,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69±8.56岁)和研究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14±8.2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排除依从性较差者。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研究组实施中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辨证施护。湿热浸淫证(急性湿疹),护理原则为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病房内干燥通风,告知患者注意皮肤清洁,勿用热水、烈性药物等清洗,勿搔抓,饮食宜清淡,忌肥甘,保持大便通畅,针对滋水较多者,遵医嘱予以中药洗浴,指导患者睡前按摩太白穴以镇静安神,难以入睡时遵医嘱给予止痒药、镇静药口服。脾虚湿蕴证(亚急性湿疹),护理原则为清热燥湿、健脾止痒,病房内整洁、舒适,保护皮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和发物等,避免食用诱发或加重症状的食物,遵医嘱给予中药擦洗或涂抹。

血虚风燥证(慢性湿疹),护理原则为养血祛风、清热化湿,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和发物等,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可遵医嘱给予患者软膏剂、乳剂外涂,用艾条熏患处止痒。

1.2.2情志护理。由于症状反复、瘙痒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困扰等,导致多数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烦闷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进一步加重病情,故应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不同的个性、禀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疏导、安慰患者,鼓励其发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临床效果评价标准[2]: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皮损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皮损面积明显缩小为有效;未满足显效或有效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临床效果的对比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9.2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详细结果见下表:

表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3

6(46.15%)

3(23.08%)

4(30.77%)

9/13(69.23%)

研究组

13

9(69.23%)

4(30.77%)

0(0.00%)

13/13(100.00%)

χ2

-

1.418

0.196

4.727

4.727

P

-

0.234

0.658

0.030

0.030

3讨论

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完全明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以红斑、丘疹、瘙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也尤为重要[3]。以往在湿疹患者的护理中以常规护理为主,但总体效果欠佳,需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中医将湿疹归于“湿毒疮”范畴,认为该病是由湿、热、风等聚集于皮肤表面所引起,护理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4]。本研究中中医护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将湿疹分为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三型,根据病型行针对性护理,并辅以情志护理,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提高了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9.23%,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医护理对湿疹患者是切实有效的,可对临床治疗期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湿疹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临床有效率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钰. 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研究, 2019, 001(004):P.73-73.

  2. 张琴. 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24):69+73.

  3. 李雪洁, 罗莹. 中医护理路径在急性湿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13):253+255.

  4. 袁利琼, 叶秋, 雷珊珊. 中医护理在急性湿疹诊治中的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19, 506(21):3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