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颖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我院 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2组对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可有效改善肱骨髁上骨折的预后,肘关节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手法复位;手术治疗;效果;关节功能;并发症;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多发年龄为5~12岁。由于高能暴力的增加,成年人肱骨髁上骨折也大幅增加[1]。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现具体方法效果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 4~ 19岁,平均年龄(11.5±1.5)岁;发病时间在1 ~ 3 d,平均(1.5±0.8)d;Garland分型:Ⅱ型 11例、Ⅲ型 14例、Ⅳ型 8例;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 例,年龄 5~ 18岁,平均年龄(12.0±2.5)岁;发病时间在1 ~ 4d,平均(2.0±0.7)d;Garland分型:Ⅱ型 12例、Ⅲ型 13例、Ⅳ型 8例;2组患者均经影像检查确诊,2组患者资料无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克氏针交叉固定断端,石膏固定约 5 周。

观察组采取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生效后,一名助手托住患肢上臂,另一名助手托住患肢上腕。两名助手抵抗牵引力以纠正重叠的位移。如果骨折远端有旋转移位,牵引助手旋转患者前臂,纠正骨折远端的内旋或外旋畸形。在纠正骨折端重叠和骨折远端旋转移位后,手术者用双手2~5指环抱骨折近端前侧,双手拇指抵肘后鹰嘴向前推[2]。同时,牵引远端助手在持续牵引下缓慢屈伸患者肘关节。患手的弯曲方向是患者的耳朵,这个角度可以防止肘内翻的发生。此时,骨折复位时能感觉到骨摩擦声。在用双拇指向前推动骨折远端不要用力过大,否则骨折端背侧的骨膜可能会撕裂或广泛剥离,失去其“折叠”作用,影响骨折的稳定性,甚至会由伸展型变为屈曲型。要克服肱二头肌和三头肌的牵拉作用,应注意肘关节伸直的纵向牵引。骨折复位后,肘关节应逐渐缓慢屈曲,以保持骨折对中的稳定性。然而,肘关节的严重肿胀往往会影响肘关节的屈曲角度。过度屈曲有时会阻碍静脉回流,从而加重肿胀,甚至导致肱动脉闭塞[3]。如果肘部弯曲到一定角度,桡动脉搏动消失,应伸直肘部5°~10°或以上,直至桡动脉搏动出现。此时应采用石膏支架固定。如无血供障碍,复位后肘关节固定于90°屈曲位。当肘关节伸直时,由于提携角的存在,肱骨在暴力的作用下向上臂内侧移动。此时,无论骨折远端向哪个方向移动,都不能改变骨折近端的危险位置。断端位于肱二头肌和正中神经之间,会对肱动脉和正中神经造成损伤。骨折对位满意后,用石膏支撑肘关节屈曲90°或其他合适的屈曲角度固定。石膏支撑可以用三角毛巾悬挂在胸前。石膏托的固定时间一般在4周以内,拆除石膏托槽后应更换为三角巾,对肘关节进行屈曲活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骨折愈合且外形、功能均恢复。有效: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复位效果不足。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显效、有效[4]。对2组患者肩关节活动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计数分别采用t和卡方检验以 (x±s)和n(%)表示,以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肱骨踝上骨折疗效

观察组33例,显效21例(63.64%),有效11例(33.33%),无效1例(3.03%),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3例,显效13例(39.39%),有效13例(39.39%),无效7例(21.21%),总有效率为78.79%;2组对比,观察组总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肩关节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33例,活动程度 (86.20±11.20)分,疼痛感(4.32±1.90),稳定程度(90.32±10.55),活动能力(79.72±11.22)分;

对照组33例,活动程度 (78.66±10.86)分,疼痛感(7.32±1.71),稳定程度(81.56±10.13),活动能力(81.32±10.97)分;

2组对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明显,有计学意义(p<0.05)。

2.3 对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观察组33例,骨折愈合时间 (25.2±2.67)天,生活质量评分(88.72±2.35)分;

对照组33例,骨折愈合时间 (30.49±3.65)天,生活质量评分(79.98±3.64)分;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明显,有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的传统治疗不需要解剖复位,而是以线为基础。但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骨折远端生理性前倾角增大或减小,会造成肘关节伸屈受限或肘内翻或畸形的发生。到目前为止,传统手法复位仍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可有效改善肱骨踝上骨折的预后,愈合快,肘关节恢复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梦娟, 马莉. 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J]. 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 2015, 000(002):P.166.

[2]张凯诚.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J]. 现代医药卫生, 2012, 028(001):135-135.

[3]何健涛, 吴远征, 魏东.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002(013):129-130.

[4]王宏刚. 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5(09):1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