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徐长跃

哈尔滨市中心血站呼兰分站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针对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而言,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交叉配血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其检测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站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交叉配血检查等,应用回顾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温抗体(80.00%)、2例冷抗体(4.00%)、8例混合型抗体(16.00%);在正定型中,20例患者存在干扰,其中温抗体8例(40.00%),冷抗体和混合型抗体12例(60.00%)。在反定型中,12例患者存在干扰,其中3例冷抗体(25.00%)9例混合型抗体(75.00%);3例为特异性自身抗体(7.50%),自身抗体+同种抗体为12例(30.00%),无特异性自身抗体为25例(62.50%)。结论: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重要监测手段,应通过干预手段消除干扰,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

引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主要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补体,抗体和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后导致红细胞溶解,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和高热等。输血在抢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是输血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输血科面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时最为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该类患者的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包裹,血清中存在能凝集所有红细胞的全凝集素,会导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失败,尤其是自身抗体形成的全凝集素会造成共存的同种抗体无法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会破坏输注的红细胞,增加输血风险。本研究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体筛查、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站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26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在32岁~65岁之间。

1.2 方法

1.2.1血型鉴定

患者的血型鉴定方法采用试管法,可对患者的ABO和RH血型进行鉴定。

1.2.2 抗体筛查和鉴定

试管法是IgM抗体的监测手段。

1.2.3 交叉配血

凝聚胺法、LISS/Coombs卡法是常用的监测手段。

1.2.4 排除检查自身抗体的干扰和排除

对血型鉴定结果产生干扰的主要因素为DAT强阳性标本,其属于温抗体,若在检过程中发现非特异性若凝集的存在,可将血型卡进行定型作主要检测手段。冷抗体和混合抗体红细胞会发生自凝,为了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可对其进行洗涤,洗涤液为37℃温盐水,总共进行3次洗涤,洗涤完成后进行DTT处理,可进一步采用ABO血型卡鉴定完成鉴定工作。冷抗体和混合型抗体对反定型的干扰及排除方法:需要进行孵育,孵育条件为37℃水浴,时间控制为15min,试管法完成鉴定工作,或者采用自身抗体吸收后采用试管法完成鉴定工作。

1.3 观察指标

分析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检测结果。

2 结果

2.1 自身抗体分析

此次研究发现50例患者中,40例温抗体(80.00%)、2例冷抗体(4.00%)、8例混合型抗体(16.00%)。

2.2 ABO和RH血型鉴定

包括20例正定型和12例反定型患者。具体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ABO和RH血型鉴定


温抗体/冷抗体

混合抗体

正定型(20例)

8(40.00%)

12(60.00%)

反定型(12例)

3(25.00%)

9(75.00%)

2.3 温抗体筛选及鉴定

45例温抗体中,3例为特异性自身抗体(7.50%),自身抗体+同种抗体为12例(30.00%),无特异性自身抗体为25例(62.50%)。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分子结构的改变或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自身抗体或补体结合于红细胞膜上,引起红细胞破坏的疾病。 该病的主要特点包括:①体内存在自身抗体;②自身抗体具有凝集一切红细胞的功能;③自身抗体分为温抗体、冷抗体和混合型抗体;④自身抗体可包裹在红细胞上,也可游离在血清中。

结构改免疫系统和红细胞分子结构异常,可导致患者自身抗体或补体与机体内的红细胞膜相结合,并出现溶血,引起红细胞破坏等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中被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体内存在患者自身的抗体,红细胞的凝集功能受到患者的自身抗体作用,混合型抗体、冷抗体、温抗体是自身抗体的三种类型,红细胞是自身抗体的主要载体,可游离于血清中。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检查,血型鉴定是输血治疗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在血型鉴定过程中温抗体不会对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产生影响,针对少部分强阳性红细胞DAT可采用试管法进行鉴定,若检测过程中出现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此时应采用血型卡进行血型鉴定。若冷抗体在进行血型鉴定过程中发生冷凝集,标本的洗涤应采用温盐水溶液,可使正定型问题得以解决,反定型试验过程中红细胞若发现凝结,应将自身红细胞吸收后、孵育法作为定型的主要方法。在抗体筛查过程中应确定抗体是否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在交叉配血检测过程中,若患者存在自身抗体,并且抗体具有特异性,输血治疗应格外注意,选择不存在自身抗体对应抗原的红细胞的血液,LISS/Coombs卡/试管法LISS-IAT是较为常用的输血方法,必要时,可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35-136.

[2]张玉静.ABO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01):162-163.

[3]林水庚,张春根,欧阳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9,40(1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