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认知行为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马原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1500

【摘要】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期间收治的86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43例)、观察组(n=43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MSS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有了更科学、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影响积极、正向,建议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肾病;认知行为护理;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

肾脏结构或功能出现损伤后,无法发挥代谢血液中毒素、废物,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的作用,从而需要血液透析治疗代替肾脏在机体内发挥作用,创造稳定的内环境。但血液透析治疗时间长、具有侵入性,患者常常出现排斥、抵触、焦虑等心理,影响医患、护患之间的配合,丧失治疗信心[1]。因此,临床提出认知行为护理,通过引导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此,本次研究则分析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期间收治的86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7.35±4.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57.73±4.31)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流程、了解患者情况(基础信息、病史、生命体征)、确定合适穿刺点,观察血液透析中患者身心情况,予以合适干预。

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除基本流程外,与患者展开沟通,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沟通形式,借助科普宣传手册、视频等内容讲解肾脏疾病发病原理、临床症状、血液透析治疗原理与流程、患者疾病情况、血液透析治疗方案、血液透析主要护理工作、治疗后预后干预等内容,全方位提高患者对疾病与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那些因素对疾病加速发展、合并症发生有着促进作用,指导患者对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判断,帮助患者进一步明确此次治疗的目的,鼓励患者配合、依从,与医护人员良性配合;并在每次血液透析后告知患者身体情况的变化,通过病情不断好转强化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治疗依从性,从液体摄入、透析治疗方案执行情况、用药情况三个方面评价患者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三种情况,完全依从表示患者严格按照医护人员叮嘱与要求治疗、用药、自我管理;基本依从表明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要求配合治疗,但缺乏坚定的治疗信念;不依从表示液体摄入、治疗、用药三项基础性医嘱未能遵照。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

心理状况,于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展开心理状况测评,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为测评非精神疾病患者焦虑、愤怒、抑郁、孤独程度以及心理状况专用量表,共38个测评项目,采集4级计分法,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有、2分表示有时有、3分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分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有,分数越高表明心理状况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计算数据,“%”代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605305106241b_html_ef1d369bdc1b6a59.gif ±s”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

  1. 结果

2.1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观察组

43

23(53.49)

17(39.53)

3(6.98)

40(93.02)

对照组

43

18(41.86)

15(34.88)

11(25.58)

32(74.42)

X2





5.4603

P





0.0195


2.2心理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MSS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理状况对比(605305106241b_html_ef1d369bdc1b6a59.gif ±s,分)

组别

例数

MSSN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3

72.86±4.33

60.21±3.37

对照组

43

73.15±4.26

70.52±4.03

t


0.3131

12.8693

P


0.7550

0.0000


  1.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提高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的系统性讲解,从患者认知水平与能力出发,确保患者理解、疑问得到解决,从而实现患者对治疗与疾病的良性认知,减少患者对比治疗的不确定感,树立起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2]。②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MSS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行为护理过程中,在引导患者认知的同时,也是从科学角度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使患者形成对疾病与治疗的理性认识,从而摆脱紧张、不安全、焦虑等心理的左右,明确目标: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够实现身体健康[3]

综上所述,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有了更科学、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影响积极、正向,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韩亚诺.认知行为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22):65-66,69.

[2]盛伟.认知行为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透析指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8):1240-1243.

[3]邓凤平,蒋琼.浅谈认知情绪与行为护理干预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特别健康,2020,23(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