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的学生德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中职教育中的学生德育工作

黄英

綦江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建设,需要从新型的教育途径方向上努力拓展。我们要将德育的位置放在首要中心。因为中等职业的教育引导是我国进行职业人才培养的主体。由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人才的招揽和教育,学校也要积极地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引导以及德育培训。从学生本身的特性出发,让他们的学生素质通过德育的影响转变为自身优秀的基本素质,这既符合了国家对于人才要求的全方位发展目标,同时从技能方面上也更加提供了未来工作发展的品质保障。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德育工作;措施

引言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做出进一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决策,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亟需大批职业技能方面的人才,期待职业教育培养输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不强,虽然近年来国家在招生政策、教育质量、就业待遇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改观不大,学生上职校仍然是“无奈的选择”。这造成中考分流后,进入中职校的生源自带大量问题,不仅是学业基础偏弱,而且思想、品德、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多,这不仅是学生家长们的一块心病,也是影响职校学生今后发展的极大阻碍。职业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在整个教育培养体系中,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以职校学生的良好发展,为职业教育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中职教育中学生德育工作现状

1.1价值取向多元,强调自我

当代中职学生所处的社会属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学生群体对新思想、新理念接受度与包容度较高,更易接受外来的思想,并且由于中职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对新思想的辨别力低,对新思想的吸取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导致当代中职学生过于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把实现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当作目标,极易陷入封闭状态,形成自私且唯利是图的性格。

1.2缺乏集体观念,自信心较差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由中考失利的人员组成,因此学生往往具有极强的自卑感,在学校会有不遵守课堂纪律、迟到、旷课、不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等表现,甚至会对老师的教导不服从,心生怨恨。加上学生原本学习基础差,对院校设置的课程不敢兴趣,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缺乏集体观念。因此,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发挥更好的效果迫在眉睫。

1.3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修养

留长指甲、染指甲;衣着不整、喜欢化妆、不洗衣被;乱丢乱扔、不爱护公物、乱涂乱画,不注意清洁卫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吸烟等等;留长发、怪发,染发、烫发,骂人、打架、酗酒、吸烟、谈恋爱、偷窃、文身、顶撞老师、不尊重他人。

2、中职教育中学生德育工作优化措施

2.1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开放型德育课堂

互联网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平台,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资源,进行互联网资源整合,可利用“互联网+”大平台并积极融合多种渠道,借用当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一个融合“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而形成的开放的德育课堂,使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整体的、开放性的、师生之间可以充分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整合平台上可能利用的现有资源,在结合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资源庞大、信息健全的德育课程体系,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加上原有的课本资源形成“互联网+课本”,利用原有教师资源形成“互联网+教师”,利用原有的企业资源形成“互联网+企业”,利用原有的公共课资源形成“互联网+公共课”等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打造出一个极具魅力且高效的中职德育课堂。

2.2创新教学方式,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的新兴业态,它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因此,中职德育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新型思维模式创造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课堂,将传统的德育课堂打造成一个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全新课堂,形成“互联网+传统教学方式”的新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与新兴教学相融合,创设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情境。在现代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实现互联网在教学课堂的使用,例如在进行信息搜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微信、QQ、微博等平台对要学习的德育知识进行搜索,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搜索其需要的相关知识,解决了传统德育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的问题。此外,在进行德育时要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德育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3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现信息技术往往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其中一个很独特的特点就是人机的交互性。实际上,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供音频、视频等多种多样的直观学习资源。还可以结合整体的使用效果,做出更加综合快速的反馈,实现人与机器、人与人的交互性。所以针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借助人机交互性优势,来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德育水平。例如,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以黑板来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做出相应的教学点评。在现代信息背景下,完全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来展开课堂演练,帮助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及反馈速度。例如,如果说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计算机往往会给出一定的回复,包括:回答正确,你真棒等语句,如果说回答错误,计算机往往会给出一定的回复:回答有误,请做出下一步尝试等等,通过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从而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2.4引导德育内容特色化

在德育内容的普及过程之中,学校可以积极地运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引导的知识载体,学生通过传承经典使自身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启迪,让他们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了国学经典中所存在的全面哲理。让他们通过更多的文化塑造自己的灵魂,使职业道德的教育能够用一种熏陶的方式,使自我确定属于人生的主要角色地位。用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去尊重自己的选择和职业,使自己的生活因为更好的道德素质充满美好。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地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通过一定的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同时一定也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有的同学由于环境的影响可能所承受的压力是不同的。针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积极地进行一定的适应协调措施的采取,帮助学生去进行缓解释放。在开展相关专题讲座的同时,我们可以使学生和专题讲师进行深刻的交流,再通过更多自主管理的活动,让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得到监督和贯彻落实。

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德育和职业教育同样作为重要的任务进行长期的管理和引导。也要对于德育氛围进行创造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新的认知。同时全体师生也要保持共同的努力方向,引导学生摆正自己对于职业教育和德育素质的正确认识。学校也要积极的完善自身的德育工作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属于自身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婷莹.试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17+27.

[2]李心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