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阴影,请勇敢走出——一个自卑女孩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2

自卑的阴影 , 请勇敢走出——一个自卑女孩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徐晓梅

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来访者背景资料

来访者,某女,18岁,大专一年级学生,未婚,来访者为家中长女,有一弟弟,父母均为农民,家境贫困。

二、自述

我出生于云南屏边某小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我家经济条件不宽裕,刚进大学,父母就欠了一笔债,为供我读书,家里每年多支出近万元。看到父母年迈的身影,我常暗自落泪,常担心缴不起学费会辍学;学习成绩不好,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成绩太差,自己真没用,没有任何优点,别人都瞧不起我,都不喜欢我,加上我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也不愿理会别人,所以对人冷漠,缺乏热情。我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非常灰暗,没有任何快乐,多次想退学,可是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却又不想退学了,我觉得自己很矛盾,不知该如何。

三、心理评估、诊断及分析

(一)外在表现

第一次见到她时,她一脸倦怠之色,眼圈发黑。在她身上看不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有的只是腼腆、怯懦和自卑。

(二)精神状态

情绪低落,谈到年老的父母时流泪,几次说到自己一无视处,同学不喜欢自己,自己学习又不好,对不起父母,自我评价低,对未来缺乏信心,情绪抑郁焦虑。

(三)躯体情况

中等高度,体形偏瘦,营养状况中等,无重大疾病史。

(四)社会功能

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下降,上课常走神,课后自己学习时感到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严重下降。与同学交流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深入交谈。

(五)对求助者问题的分析

通过求助者的自述,我分析她由于家庭贫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自己觉得很无助,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由自卑心理引发了许多不合理的观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同学和老师都看不起自己,从而更加孤独,陷入一个自卑、孤独、抑郁的沼泽中而不能自拔。

我认为来访者心理矛盾的关键是她心里存在着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以我决定使用合理情绪疗法。

(六)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ABC理论是RET的核心,ABC来自三个英文词的字首。在ABC理论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Beliefs);C是指这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Consequences)。ABC理论认为,A产生之后,个体对此产生某种看法,做出解释和评价B,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引起的。

四、咨询过程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表达理解,获取信任与支持。

求助者认为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不会喜欢她,因此,她鼓起勇气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开始阶段对求助者的倾诉给予充分的共情,引导她谈出内的真实感受,使负性情绪得到宣泄,降低焦虑水平,建立充分的思想共鸣,获得她的信任,这样才有利于心理咨询继续开展下去。

(二)心理诊断阶段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分析该求助者。

A—期中考没考好

B—自己真没用

C—自卑、孤独、抑郁、焦虑,多次想退学

(三)领悟阶段

从求助者的叙述中,我发现了她有三条不合理的信念:第一,“同学、老师都瞧不起我,都不会喜欢我”;第二,“我觉得自己全身没什么优点”;第三,“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我简直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没有一点快乐”。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她的这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合理信念的产生,结果常常会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抑郁的情绪。

(四)修通阶段

接下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而使她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产生认知层次的改变。这一环节难度比较大,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环。

针对求助者的三条不合理信念,采取了质疑式提问,向她的不合理的信念发问:

不合理信念一:“同学、老师都瞧不起我,都不会喜欢我”。

提问: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同学、老师都瞧不起你呢?”

“是否同学和老师一天到晚什么事也不做了,专门来瞧不起你呢?”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非得要获得所有人的喜欢吗?”

不合理信念二:“我觉得自己全身没什么优点。”

提问:

“是不是你所感觉的就完全真实而正确?”

“我们每个人身上必须有很多优点才行吗?”

“同学、老师等其他人都认为你全身没有什么优点吗?”

不合理信念三:“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我简直无法适应,生活没有一点快乐”。

提问:

“人际关系怎样复杂了,你能举例谈谈吗?”

“是否其他人都认为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无法适应?”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仍能处得好,而你却感到无所适从?”

以上问题,有的求助者很快就能回答,但有一些问题触动了她,她沉思了,无法作答。这正是我所期望的:让求助者观念产生冲突,从而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逐渐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动摇。

(五)布置家庭作业,使其重新认识自我

在我与求助者进行了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后,求助者感悟颇多,为进一步帮助求助者放弃不合理信念,我给求助者布置了以下任务:

要求她回去后寻找自己的优点,通过向寝室的同学了解,甚至向老师了解等方式来举出她自己的8条优点。

同时,我建议她多与同学交谈、散步,这样逐渐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走出来,求助者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六)咨询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此后的几次咨询,求助者不仅交来了她所调查的自己的8条优点,而且还交了两篇体会。对自己的8条优点,求助者尤其高兴激动,“没想到我还是有这么多的优点,看来,以前的观点真是不合理啊!”。并和我一起对以前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了多次探讨。

2.求肋者社会适应状况的改变: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还获得了三等奖学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他人评定:同学和老师都认为,求助者变得开朗了,爱和同学交往了,有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了。

4.咨询师的评定:求助者在情绪、认识、自我评价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自信心增强,焦虑得到缓解,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工作,学会了理性地对待问题,挥起理智的利剑,顺利地走出了自卑的阴影。

通过心理咨询,挽救了一个曾经要放弃学业的学生,促使其健康成长,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使其健康、愉快、有意义的生活。这正是心理咨询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