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探索,多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科学活动《谁是易拉罐的好朋友》案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基于科学探索,多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科学活动《谁是易拉罐的好朋友》案例研究

沈静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幼儿园 215213

一、现象描述:

在《指南》精神背景下,幼儿园老师都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对我们来说“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越来越熟悉。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在行动中思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

在一次新教师开课活动中,张老师上了一节大班科学活动《谁是易拉罐的好朋友》。准备的材料有干抹布,空的易拉罐、木棒、塑料尺、小铁棒、记录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一开始,老师引导说:“易拉罐要找好朋友,可哪些材料能成为易拉罐的好朋友呢?”把易拉罐横放在桌子的一边。教师提问:“谁会成为易拉罐的好朋友呢?”一个小朋友指着塑料尺说:“我觉得塑料尺想成为易拉罐的好朋友。”老师拿着塑料尺靠近易拉罐,说:“你跟我走吧。”易拉罐没有一动不动,老师又试了一次,还是这样。教师接下来说:“我有一个好办法,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老师出示了干抹布,“看我要变魔法了。”张老师用干抹布在塑料尺上来回快速的擦动。提问:“看我的魔法是怎么变的?”小朋友说:“用抹布来回移动。”还有的小朋友补充说:“而且速度要很快。”接着老师把摩擦过后尺靠近易拉罐,发现易拉罐是主动靠近塑料尺,当塑料尺移动的时候易拉罐也是跟着滚动的。张老师介绍说:“为什么用干抹布擦了塑料尺之后会让易拉罐跟着滚动呢?因为这是一种静电现象,叫摩擦起电。”在一阵掌声中,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也拿了一个塑料尺,在摩擦之前靠近易拉罐是不动的,摩擦之后易拉罐跟着塑料尺滚动了。接下来老师又请了一位幼儿上来实验,这次他选择的是一个木棒,木棒摩擦之后没有使易拉罐滚动起来。

第二个幼儿操作环节,老师总结塑料尺成为了易拉罐的好朋友,木棒没能成为易拉罐的好朋友。”老师接下来出示了记录纸(记录纸上第一列是实验的各种物品照片,第二列记录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摩擦之后能让易拉罐滚动的打√,不能让易拉罐滚动的打×。”接下来是实验时间,幼儿根据老师的记录表寻找实验的材料,并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最后一环节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实验结果。

二、问题诊断:

(一)注重技能的学习,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活动中,老师通过简单引导,操作了干抹布和塑料尺摩擦起电的操作方法,在实验中要求小朋友仔细观看自己是怎么操作的,幼儿得知是“来回快速移动。”得知方法后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也到了“成功”。这只是简单的模仿动作,对于实验结果幼儿其实是没有过多的欣喜的。学习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敢于探究和尝试”、“积极主动”、“乐于想象”等良好的学习品质都没有体现出来。应该让幼儿自己操作各种材料进行实验,在自己的探索中有所发现,这样得到的“静电现象”会印象更加深刻。

(二)操作材料局限,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

活动中,老师提供了固定的操作材料,先让幼儿学习用抹布与塑料尺进行摩擦,等学会了又继续用抹布与木棒、铁棒分别进行摩擦,然后看看能不能吸走易拉罐,最后把结果记录下来。在活动过程中,老师都是安排好,其中老师的准备的材料比较单一,往往这样做出来的结果往往是一样的,小朋友之间没有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默默地接受着实验结果。《指南》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也可以让幼儿到班级资源库进行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实验。

三、教学对策:

(一)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候要善于创新,激发幼儿好奇心。

投放的材料应体现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除了“干抹布”可以增加丝绸,棉花,稻草,毛线,尼龙袋等,我们各班的资源库有各种材料,可以让小朋友自主选择实验材料,材料之间相互作用,一物多用,反复利用。《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的物质、材料的特性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相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果,干抹布和塑料尺可以产生静电,那塑料尺和丝绸、棉花其他材料呢,活动过程中会引发幼儿这样的思考。他们会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不仅增强了材料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成功地吸引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民主、宽松、鼓励幼儿探究的氛围,创设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环境,使幼儿乐于探究,敢于探究,大胆发现。

(二)让幼儿成为问题解决者,带来高品质学习。

在丰富的材料面前,鼓励幼儿可以创新大胆地玩一玩、试一试。接踵而来的是各种来自操作中的问题,“棉花和木头摩擦会产生静电吗?”“为什么你们的材料一样,记录的结果会不一样呢?”“静电除了吸引易拉罐还能吸引别的东西吗?”这些问题可以幼儿自己发现的、同伴发现的、老师提出的。幼儿的学习源于对问题的兴趣。一个问题的提出总能牵扯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儿的学习在不断的提问中深入。会使幼儿成为真正的行动者,行动中的疑问、挑战、兴奋、失落、满足等体验,慢慢地幼儿学会了独立思考,大胆求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带来高品质的学习。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看法和见解,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使幼儿获得安全感,从而放开手脚大胆地去探索。我们也应鼓励幼儿用眼睛看,他们小小的发现都是在进步,在成长。

(三)升级记录表格,提高实验兴趣。

表格最后加一栏就是统计实验的成功的次数,最多的可以成为本次活动的“静电王。”这样的形式可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在竞赛的氛围中主动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幼儿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到了实验的过程,发展了实验能力,提高了实验兴趣。在操作中也可以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两两合作,一起商量选择需要的实验材料,一位进行操作,另一位进行记录,记录操作材料,记录操作结果。《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记录表格升级后,能通过自己与自己的伙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一起解决,激发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告诉大家,与同伴分享。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会让幼儿的观察能力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得到系统的提高。教师要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大胆猜想和尝试,鼓励幼儿的探究热情,甚至允许幼儿犯错误,对幼儿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幼儿才会主动大胆地去探索。

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摩擦起电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做静电小实验简单易操作,我们老师应勇于创新,提供丰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实验材料,亲手操作,在行动中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出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在问题中再思考,再实验,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品质。”在更多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学习品质,从小拥有一颗好奇心,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