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蒋培华

溧阳市竹箦中学,江苏 溧阳 2133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了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过程。而课程资源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中涌现和生成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预设的生成资源,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动态的不可预设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促进其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生成资源、预设、不可预设、教学效益

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学资源。

课堂生成资源,可以分成预设的生成资源和不可预设的生成资源。

对于预设的生成资源,它可以掌控,但不可以完全掌握。为了提高有效性,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

一.增添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例如:把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社会热点中的物理问题,现代科技成果等有实践情境的教学内容引进物理课堂。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加强物理知识与情境的联系。例如,在学习电容器的电容这一课时,教师拿了两只完全一样的不锈钢碗,其中一只碗隔着一层很薄的塑料膜合在另一只不锈钢碗上。教师这样做,实际上相当于用两个金属碗夹着一层绝缘膜做成了一电容器。但学生不知道,学生眼里,这就是两只盛饭或盛水的碗。教师用一块塑料布包住一根有机玻璃管来回摩擦,使有机玻璃管带电,在这一过程中,让带电有机玻璃管不断地接触里面的那只不锈钢碗,并且跟学生开玩笑说:“我让这只装水的容器变成装电的容器,相信不?”最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摸这只碗,尽管上台的学生带着谨慎的心理轻轻触摸碗边,但还是被带电的不锈钢碗电击了下。这个现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惊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中间夹着一层绝缘薄膜的金属碗确实是一个可以装载电荷的容器。在短短的两三分钟内,就使学生萌发了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们领会到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原来生活中的不锈钢碗,保鲜膜也可以做成电容器。

二.采用有利于建立情境关联,优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视觉信息,图片,视频,实物等视觉信息,比语言更容易建立深刻的情境印象。尽可能用实物演示来取代图片和视频,实物演示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比屏幕上的情境更亲近,可信。尽可能用学生的操作来取代教师的演示,学生的亲自操作更容易获得体验,体验是形成实践意识的主要来源。尽可能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植入趣味性元素和创造性元素,有趣的实践活动的情境记忆最长久,最容易提取,创造性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是物理观念素养的最高体现。

对于不可预设的生成资源,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对观察,实验,理论分析,习题解答中的数据,现象和结论提出疑问,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避免用刻板的套路来解答物理问题,也要避免把获得的知识结论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而忽视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又如,在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异常现象,不少演示实验失败的几率相对很高,即使在条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教师若能坦然面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则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理想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之处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设计,不能将目标仅仅局限于认知,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但也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式的巧妙引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证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有效与方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对话中的首席,我们不该忽略,扼制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在关键时候起到引领,点拨,帮助,促进等主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话生成的有效性,当学生话题扯远的时候,要把他拉回来。当学生的话题理解偏颇的时候要矫正过来。当学生的话题缺乏深度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深入。

教师既需要在课前尽可能地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可能”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在课中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总之,不管是预设生成的还是不可预设生成的教学资源,都需要教师专业的实践智慧,尤其是观察决断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唯有如此,教师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师指导 物理》 廖伯琴 2019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捕捉、利用、开发学生资源》 陈惠英

教育科学研究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