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促使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多元教学促使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

苏忠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636001


摘要:语文学科中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学生综合素养的生成也需要教师重视教材情感价值的生成,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挖掘教材中存在的文化知识,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关注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生成,要能够关注学生的品质和知识储备量,从不同的教学方面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知识探究中,实现教学有效性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样教学 文化渗透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抓住核心素养要素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内容,通过剖析教材展示文化思想;群文阅读加深文化底蕴;角色扮演理解文本精髓等手段的创新让学生理解和传承语文教材中内涵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剖析教材展示文化思想

语文教材知识包含的知识丰富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文化知识内涵,不可忽略的就是古文和诗词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给学生讲解古诗文知识,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相关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从思想层面产生共鸣。

以《劝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剖析这篇古文的中心思想。比如从荀子的个人生平人手,让学生了解到荀子是战国末的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他认为人本性为恶,主张明礼仪而化之。因此,《劝学》 这篇文章的思想与作者的性格有关,因此整体的风格上说理透彻,气势比较浑厚。而通过文章的关键词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比方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语句的比喻,有力地论证了为什么学习能弥补一个人的不足之处。最后,再通过全文回顾,启发高中生结合当前的时代反思己身,体会古人对就学的态度,让学生通过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体现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良好意义。

二、群文阅读加深文化底蕴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以讲授单一文本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长久下去丧失学习兴趣,且对知识的把握不够深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群文阅读对比的方式聚焦某个主题引导学生整合多个文本,在多样资源整合中,教师可以采用深度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语文文本知识,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构建。

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特点时,在着手人教版高中课文《荷塘月色》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选择《背影》《绿》《匆匆》等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刻地感悟其散文特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前后期的语言特点差别很大,学生早先接触的《背影》,不像《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丽的语言、极力渲染的修辞语句,却是一篇语言简洁自然的散文,作者选择的是节制文字的白描叙事。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散文布局十分精到,取舍的艺术更是深切主题,但恰到好处的散文构思往往需要更为深邃的文化解读,需要知人论世,充分为学生补充作者“平常的自己”与“精神的自己”所经历的种种生平因果,学生才能真正感悟文本内涵、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三、角色扮演理解文本精髓

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探索文章中内涵的文化素养,关注文本中的底蕴内容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揣摩文本内容,深刻理解作者内心世界,实现教学有效性。

例如,教学曹禺的《雷雨》这一课时,在这部分内容中,情节变化比较曲折,人物内心的心理冲突强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因此教师可进行角色扮演与情景剧场的构建,这个过程学生会逐渐进入角色情景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以及采用合适的语调和表情将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几个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指出表演同学到位的地方以及还有待完善的地方,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充分理解了文本的精髓,同时也对文本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有深刻的认识。角色体验的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解文本精髓。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关注文化素养的有效渗透和传播,要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创新多样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知识探究中,这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刻彰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加深自我专业文化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文本知识深刻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春玲.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及优化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6):171-172.

[2]陈吉永.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22(0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