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留白,抓好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巧用文本留白,抓好阅读教学

黄云星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第二中学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留白的基本方式,如:备课中的留白;课堂教学中的留白;作业设计中的留白。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留白”

引言: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课堂上讲究“留白”的艺术,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作为阅读教学的引领者,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留白,恰当地运用留白,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阅读教学在文本内容解读上要适当留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新课标(2012版)建议我们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要精心营造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我们不难发现课标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甩去问题包袱,适当留白,而非为问题理解而阅读。但目前在一些语文课中,我们仍然听不到学生精彩而真实的争辩,更看不到学生静默沉思的场面……这样的课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语文课吗?还是真的“换汤不换药”,始终教师是主导,部分教师甚至于只是教条的按照教案机械的授课。探求背后的原因,也许正是一些教师忽略了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二、语文阅读教学备课中的留白—把解读文本的权利交给学生

多少年来我们在备课时不管是讲读篇目还是自读篇目,从教学目标,一直到作业设计,甚至先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过渡到下一问题,都缜密思考,可谓设计得“密不透风”。仔细想来,这样的备课是多么的专断,等于教师始终牵着学生走,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更多的是模式化课堂,少了“活”气和“灵”气。新课标(2012版)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主动研读文本,在个性化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学会筛选信息,发展思维,加深理解,有所感悟,获得审美感受。

那么如何才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除了对文本深透理解外,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必须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学生,对学生各方面情况作出分析,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大体的预见并准备对策。如在备《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不从整理故事情节入手,也不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入手,我把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学习的切入点,给学生更多地思考空间,菲利普一家每个人见到于勒时,尤其是见到落魄归来而不是发迹的于勒时,每个人反应都是不同的。在逐步深入的阅读中,学生就会很自然的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我再顺势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金钱至上的世态炎凉。而在本节课结尾又设计一道想象题:“当菲利普夫妇回到家中,竟然发现于勒已经衣锦还乡,在四处找寻他们。确认了卖牡蛎的老人不是于勒,找到家门口的富翁才是真正于勒时,他们又将会做些什么呢?”这样的环节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展现,又能点燃想象创造的火花。把阅读的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读出滋味来,让老师的灵感也被学生激发,真正的体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实际上备课中运用留白绝不是弱化备课,而是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领者。

三、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们教师都懂,也都身有体会。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或怕被同行斥之为“气氛不活跃,没有创新”,总爱对学生讲“时间有限,快速阅读”,尤其是自读课文大多篇幅比较长,试想,此时有的学生正在诗书的境界中徜徉,有的或许才刚刚入文,怎么可能做到深入思考你提出的问题呢?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也无从体现了。

现在新课标对“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许多教师也正在转变观念,把“读”作为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学生披情入文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了自然而真切的感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积累了语感。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自读课文《大雁归来》,语言生动优美,不仅能让学生从作者的介绍中对大雁获得新的认识,更能够体会出作者对大雁深深的喜爱之情,这样的文章,老师不要多讲,把更多的“留白”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的去读去品去感受,对大雁的喜爱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2、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体验,给学生提供想像创新的空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或想象对文本进行一番新的补充、加工和改造,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对文章最易产生个性解读处进行“留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想像创新的空间。

例如我在执教《范进中举》时,在课的最后环节让学生根据文中对范进的相关描写,试着推测范进最有可能成为哪种官?是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好官;是浑浑噩噩、政绩平平的庸官;还是同流合污、蝇营狗苟的赃官?要求学生一定要结合文中相关描写做出推测,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精彩的争辩,有了思维上的碰撞。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体现“留白”的魅力,也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思考的时间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只有优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成为听众。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围绕一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只有个别优秀的学生在举手,教师为了不使得“冷场”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回答,或自己“喋喋不休”地提醒,其实不论优秀学生的回答多么精彩,都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获得结论的过程与体验,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的思考权利。我认为语文自读课文教学要有足够“留白”,特别要让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四、作业设计中的留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是必要的,但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与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相适应,因此,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在自读课文作业中“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实,现在新教材中的课后的很多习题都体现了发挥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一特点。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策略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呈现。留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这样的智慧。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留白,处处留白,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同时,不等于忽视教者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只有适当地运用留白,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更富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张宏君《巧妙留白,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学周刊》(2013.10)

2、郭长清.《有效留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语文天地》(2014.21)

3、《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