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育教学实践,增强学生体育素养——论如何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完善体育教学实践,增强学生体育素养——论如何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夏军民

宁夏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750100

摘要: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因此无论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阶段素质教育都应成为我国中学教育的主导方向。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其中身心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会影响整个素质教育的效果。而且,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将体育教学作为重点,以实现教学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根据相关规定,学校需要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但是,仍然存在体育课质量不高的情况,特别是在初中三年级时,即使全班上课,也缺乏对教学规则的明确,没有教学计划和重点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教师要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为教学活动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1.研究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初中体育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体验体育的乐趣和成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和方法,增强预防能力,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全面锻炼身体素质和健身能力,并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运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迁移到生活中。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实施建议,如建议体育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体育和健康教学,对学生采取各种评估方法,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教学兴趣和需求。从而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初中“体育与健康”共分为三册,每学年一册,每册的内容大致相同。即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对球类运动和田径类运动进行学习与掌握。因此体育教师应阐明体育的本质和目标,为每个教学阶段设定重点,以实现详细的教学目标。例如,七年级学生主要训练田径运动,而八年级学生则主要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所以为了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巧的同时获得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2.结合当地实际,创造特色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中的“注重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以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作为基本思路,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以强化学生饿锻炼,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初中生充满活力,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有更强的运动热情。因此在体育课中,教师可以选择欢快的运动,例如街舞等,还可以对本来的活动进行改进,例如可以在体操中增加舞蹈动作,或者将现代舞蹈元素纳入武术动作中。从而通过开展特色化的体育活动,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

初中体育教师还应能够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根据当地特点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比如农村学校可以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利用校外广阔的运动空间在校外进行步行训练;冬季下雪的学校可以进行滚雪球和打雪仗;位于河滩上的学校可以进行沙滩排球运动。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并选择喜欢的运动,使其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体育素养的不断提升。

3.集中进行培训,建立专业计划

初中体育训练课程包括田径、篮球、羽毛球以及体操、游泳等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种类十分多样。显然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掌握全部的这些项目,并且学生的体质和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侧重体育锻炼,并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例如,体操类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活动场地的要求较低,且学生的接受度较高,教师可以将体操作为日常运动进行推广,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而武术作为全民健身的运动,其中的呼号可以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热情和信心,所以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广泛培训的热门项目。而一些重点项目则可以与专门的学校活动结合起来,比如足球示范学校有足球场和其他装备,教师要将足球运动的教学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从而通过创设专门的培训机会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增强,实现教学活动的目的。

4.关注个人和整体,促进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育健身训练和健康知识教育,还应敏锐地观察学生,发掘学生体育运动的才能,并对其进行科学训练,从而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个体和整体出发,对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改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体能的增强,同时也有利于优秀运动员的发掘。例如,在田径运动课上,教师可以面向所有学生进行跑步运动训练,比如在长跑中寻找耐力好的学生,而在短跑中则找到爆发力强的学生。从而在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整体获得整体身体素养提升的同时,发掘学生个人的运动潜力,为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5.引导学习观念,培养学生意识

身体健康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随着对体育教育重视性的提高,国家不仅增加了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物质投入,还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上。从《国家卫生条例》到《学生阳光运动计划》,这些措施在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和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锻炼与引导,使其养成运动的意识,从而为培训合格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和培养,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美国学者布彻也指出:体育课程应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兴趣和能力来促进终身体育,学校的培养应着眼于现在和将来。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认知的引导,通过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和益处实现其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引导学生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使其在养成运动习惯的同时正确认知体育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6.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单纯进行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降低。因此,体育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引导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运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向学生阐明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健康的身体,不仅难以保证当前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还无法保障接下来学习和工作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体育赛事,以培养其学习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比赛来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并组织学生参加游戏化的活动。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

简而言之,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把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对课堂进行调整与改进,让学生在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中获得运动能力和认知观念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鑫. 论如何搞好初中体育教学[J]. 考试周刊, 2011(3):147-148.

[2]肖敬宗. 如何开展初中体育教学[J]. 中华少年, 201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