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绘画创作中的继承传统与拓展现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中学生绘画创作中的 继承传统与拓展现代

雷园园

榆林市金鸡滩初级中学

: 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绘画的理解与认识,总结出二者的真正内涵,对于传统我们应站在新的视角去看,去吸取其精华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面对现代,应站在前人的肩上寻找到适应当今社会形态的艺术语言。通过大师作品分析以及课堂上中学生创作不同思维,不同材料、肌理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出社会状态的一面,以及作者情感的流露,寻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

: 唯一性 随意性 继承 时代性 创新 艺术语言
随着人类的诞生艺术也就随之出现。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艺术不仅能够表达个人情感,而且能提高人们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黑格尔和康德认为“艺术是人类价值及其精神价值的一种表现”。由于艺术本身的特性:它既与传统风格紧密地联系,同时又追求创新立意。其传统一般为自然的再现,比较写实的表现手法,提倡唯一性;而现代则是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倾向作者的情感表达,用新时代的新的语言来表达。中学生作为当今这个多元化、多媒体、新视觉社会中的艺术创造者,作品中要反映现今社会现实以及个人的情感表达,就要去了解传统文化、传统绘画,了解其民族特性,还要用客观的、正确的眼光认识现代;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去对传统继承对现代拓展。
当我们真正去了解、去研究了传统绘画后,我们会感觉到传统绘画中的很多材料、技法、以及内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从而去继承、发掘。通过对传统绘画形式进行各种角度的学习与思考,加深了其对民族绘画的文化精神、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的理解,也提高学生对当今艺术现状的认识。我们把传统带到今天,变成今天的语言,来表现今天的社会时代精神,来丰富我们的艺术表现语言,社会在发展,人的观念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对传统的继承,我认为应该从新的意义和新的角度出发,自己认为哪些部分对我们有帮助有启发,就把它拿过来或者还要经过拓展,融入到中学生的艺术创作中,有的人适合从古代壁画入手,有的则在青铜器的锈斑上寻找某中灵感。将我们的视角展开之后,就能清除一切心理障碍与视觉障碍,将会有广阔的创作灵感。

其实我们应该都知道,任何技法形式都应该随时代而发展,因其表现的对象不同,画家的情感需要不同而变化。艺术是不可能永远静止不变的,比如说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谢赫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等一些传统技法,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手段是可以的,但要把它弄成一个框子,无论什么对象都往里套,那么就失去了传统的意义,气韵生动是指画必须有内在的生气和神气,不论是工笔画,写意画,无论画什么对象,如果失神便谈不上什么生动。在我们今天的作画中常常可以用到,但我们不是说每一幅作品都要把每一条结论都强加于内。我们去学习古人,继承美的东西并非会影响对现代艺术的创新,如中国毛笔在指端的运持下,柔韧自如,成为艺术表现的非凡工具,指、手、腕、肩以及身子的每一个动作都在线条和造型上表现出来,因此,这不难解释为何中国人认为笔法体现着画家全部的个人风格。作为当今的中学生并非单纯地为理解认识、解读传统而继承美,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认识、用现代的表现形式、现代的材质、现代的表达方式,将前人成果的精髓融入到我们的创作中来,更好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新的人需要有新的画, 当今的中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思想与以往不同,如果我们只以过去的标准来处理和判断,那么我们只能是忽视新的人才、新的艺术家而停留在过去,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去拓展、去创新,社会将失去它相应的艺术状态。艺术要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艺术形态,就要‘革命’,这种艺术的‘革命’往往又是从新的地方开始,在这新的地方,虽然我们对新的艺术的反应是比较概念的,但我们必须相信绘画如同人类,是需要进化的。在这种新的条件下,新的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艺术总是在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东西。我们知道印象主义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它既反对古典画派又从中吸取精华,也反对浪漫主义,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如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莫奈,他仔细观察自然景象的千变万化,捕捉阳光,空气氛围下色调的美,他的风景画突破了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束绑,完全以视觉经验的感知为主要出发点,从他的艺术创作《印象日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印象主义当时这种画风的形成,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式,满足了当时人们审美的需求,所以说印象主义具有革新的作用,同时,他这种比较忽视物体严谨的形体以及轮廓,沉醉于对物体色彩和光线的表现,当然就为抽象主义开辟了道路。当然,现今的中学生生活在21世纪的新时代的社会中,在学习前人的同时还要很好的拓展,开拓新的思维,创造出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艺术形态。

今天的艺术家,无论是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或信仰,都与前人是不可能同类,那么就会产生出新的艺术形态,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艺术语言,需要新的适合新时代的材料技法来表现,综合材料是现代艺术变革的产物,它是从审美观念方式、媒介、技法上都紧紧围绕对传统的变革而进行的,从而表达了现代人对艺术进程、现代生活的看法。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培养学习的主动意识,树立创造的观念,有时在一种感情需要的驱动下,渴望获得适当的材料来表现我们的艺术冲动,或者在某种材料或生活中的综合材料形成的美感现象的刺激和启发下产生出创作的欲望。如《装点生活》这一课中,有的学生把瓦当上的图案设计于包上面,有的把梵高星空上的漩涡线设计于水杯上,有的则是用烧过的报纸拼贴起来,在对报纸烧时以及贴时,是根据特意寻找到其着火的图片而经营画面,这就用到了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可见,在学生的现代艺术创作中,我们不但对传统很好地继承,而且是用现今的材质、新时代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在创作中注重其材料本身的特性会出现较满意的艺术效果,在《情感的记录》这一课中,有的学生用彩铅体现细腻的效果;有的学生用国画颜料泼墨展现一种洒脱豪放的性格;有的采用粘贴等综合材料法将除了图片的部分刷上乳胶,再粘上整块的硫酸纸,在刷胶的部分形成自然肌理,利用硫酸纸的特性,使图片处于朦胧状态,再用水彩颜料对其肌理进行调理。在选择这些材料的时候,不仅要对材料表现形式上要求,还要考虑本体的质地语言,对这些材料进行选择当然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的东西,那么材料就仅仅是摆在那的东西而已,材料艺术的丰富表现力和材质的特有自然肌理美感却是其它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纵观艺术历史,每当人们发现一种规律的时候,艺术因此会发生巨变,艺术具有无尽的可能性,中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无尽的多样,所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进一步对传统与现代进行深入研究,创造出适应这个时代、表达自己情感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丹培拉绘画与现代材料教程》杨杰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胡伟 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