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张忠霞 刘玲 彭玲波 许红梅 赵玉荣 孙海英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d病死率、拔管失败率和气管切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可以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同时令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引言:随着我国不断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肺炎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会使患者的呼吸能力显著减弱,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发热和胸痛等临床症状,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次实验详细分析了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以此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5,患者年龄为62-88岁,平均年龄为(72.1±1.2)岁。病程时间为1-7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5±1.3)年。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4,患者年龄为63-89岁,平均年龄为(73.2±1.1)岁。病程时间为2-7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8±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时间等方面,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 摆放良肢位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情况,使患者保持良肢位,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肌肉痉挛的发生概率,确保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1.2.2 治疗性运动

若患者在早期处于昏迷的状态,医护人员应通过被动肢体运动与按摩相结合,加快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防止DVT的形成[1]。若患者在早期处于清醒状态,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训练与肌力训练,使患者的机体功能显著改善。通常情况下,治疗性运动的单次时长为15分钟,锻炼频率为每日3次。

1.2.3 电刺激疗法与肢体气压疗法

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中频脉冲电治疗、空气压力波和肌电生物反馈等措施,

能够起到促进肌肉收缩和减少炎症发生的良好效果,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2]。为了使电刺激疗法与肢体气压疗法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应将治疗频率和单次治疗时间,分别控制在每日三次和每次15分钟,令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步改善。

1.2.4 吞咽治疗和咳嗽训练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指导患者完成吞咽动作训练和咳嗽训练,能够使患者的相关肌肉得到有效治疗,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具体的训练强度应依据患者自身的病症程度而定,通常情况下,单次训练时长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日训练频率为3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效果,主要以并发症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d病死率、拔管失败率和气管切开率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605c39f60d079_html_e696429f9094e307.gif ±s)和(%)标识效果,经t/X2和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ICU-AW

VAP

膈肌废用性萎缩

DVT

谵妄

发生率

观察组

35

2

3

2

2

3

34.28%

对照组

35

6

7

4

8

6

88.57%

X2







57.647

P值







<0.05

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谵妄持续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

30d病死率

拔管失败

气管切开

观察组

35

3.45±1.19

2.77±1.32

8.33±2.19

2(5.71%)

4(11.43%)

6(17.14%)

对照组

35

6.22±2.17

10.16±3.22

25.48±5.47

8(22.85%)

10(28.57%)

14(40.00%)

t/X2


3.054

8.547

17.942

18.157

17.978

23.05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从表2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机械通气是老年肺炎患者的常用治疗措施,主要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改善患者的供氧状态。进而防止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力帮助。但在开展机械通气的过程中,由于老年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极容易出现DVT、谵妄和膈肌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令患者的身体状况进一步下降,使患者的疾病预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手段,能够通过摆放良肢位、治疗性运动、电刺激疗法、肢体气压治疗、吞咽治疗和咳嗽训练,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令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相比于常规治疗方法,早期康复治疗手段的应用,可以使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效果出现大幅度的改善,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快速提升。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d病死率、拔管失败率和气管切开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手段,极大程度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效果,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显著提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清.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1448-1452.

[2]彭芳;早期康复锻炼对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