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效果的提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效果的提升分析

蒲蓉

63820 部队医院 ,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压力性损伤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1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13例接受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专案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护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预防与治疗临床压力性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伤口造口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疗效


压力性损伤就是我们常说的压疮,其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临床并发症,除了会损伤皮肤外,还会加重患者的痛苦程度,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还会导致局部感染,甚至是全身感染[1],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对于压力性损伤来讲,治疗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如何有效的预防,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压力性损伤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式,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进行如下的分析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26例,均为我院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符合压力性损伤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13例纳入至对照组,接受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专案护理的13例纳入至实验组。

参照组:患者男6名,患者女7名,平均年龄为(55.36±3.44)岁。

实验组:患者男7名,患者女6名,平均年龄为(55.44±3.53)岁。

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住院的患者均在我院实施相关的检查工作,包括:生化指标检验、凝血指标检验。必要时还要行血管彩超以及照片检查等处理。

对照组:常规护理:药物指导、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护等

实验组: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专案护理:(1)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由经验、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并从其中选取一名护理资质较高的人员担任组长,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担任副组长,并从各个单元选派一名责任心较强的护理人员担任伤口造口的联络员,共同完成日常的伤口造口评估、会诊以及治疗的工作[2](2)组长定期带领组员进行伤口造口的知识培训,不仅要分享成功的预防和治疗案例,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护理要点以及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述,使每位护理人员能够明确伤口造口的护理知识,提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在此期间,组内成员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定期分享关于伤口造口的知识,集中讨论临床遇到的问题,并联合制定护理对策(3)协助患者定期翻身以及日常的生活行为,运动伤口湿行愈合的理念,选取新型的伤口敷料为患者进行换药处理[3](4)待患者入院后,需要使用统一的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并结合实际的情况,为患者建立档案,并加强监护力度,对于高风险的人群,需要联合医生一同治疗,而低风险的患者则需要由各个护理单元的伤口造口联络员单独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包括: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

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以及无效。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

表一 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13

10

2

1

12(92.31)

对照组

13

6

4

3

10(76.92)

X2





4.235

P





0.023

2.2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二。

表二 治疗有效率 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13

9

4

0

13(100.00)

对照组

13

7

4

2

11(84.62)

X2





3.476

P





0.043

3讨论

压力性损伤常见于长期卧床,运动力欠佳的患者群体中,这类患者集中于神经内科、外科以及ICU等科室。由于伤口造口的形成会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还会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探究压力性损伤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段[4]。伤口造口小组是以提升伤口造口的防治效果为前提的干预方式,其不仅是一种整合资源的护理模式,同时也可以实现医护一体化,使得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方式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并保证护理的针对性,使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与常规的护理模式相比,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保证了每位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并且通过培训后,可以不断的提升护理人员的经验和操作能力,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风险程度,可以使护理方案更加的全面化、细致化以及针对性[5],即使使面对特殊的情况,也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以提升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综上所述,临床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护理价值,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斯斯.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疗效评价[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6):190-191.

[2]李娟.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 2019, 004(012):P.162-164.

[3]李叶.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养生, 2019, 000(022):179.

[4]明月.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110例临床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28):104.

[5]戴娅玲.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前沿, 2018, 27(009):24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