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稳定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研究

于文英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广播电视大学 264400

摘  要:大学阶段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优秀的心理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所以,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就此,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辅导员


近年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心理辅导员能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精于业务、勤于育人、乐于奉献,并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管好学生事务和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调研显示,有近半数大学生认为心理辅导员重视使用网络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许多心理辅导员成为版主,平日里释疑解惑,关键时有效引导,从而牢牢掌握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主动权;48%的高校还为心理辅导员自身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

尽管成效显著,但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观念的挑战,环境的挑战,教育对象的挑战,还有来自自身的挑战等。

辅导员如何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     三级选拔,精心选才。

首先制定详细的心理辅导员选拔任用标准,对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实行心理辅导员三级选拔制度。即先由学院学生工作组根据需要,按照选拔标准,对报名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审核、面试,提出初步意见。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批准后,报学校学生工作部审核。学生工作部组织人员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并最终批准录用。通过这些举措,选拔一大批对辅导员工作富有热情和激情的高素质毕业生到心理辅导员工作岗位上,成为构成心理辅导员团队的最具活力的细胞。

  1. 建立完备的学习体系。

为了使新心理辅导员能够尽快适应和了解工作,学校要专门组织一批具有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学工领导、专家编写了《心理辅导员工作指导手册》,包括内容篇、素质篇、技巧篇、案例篇,规范心理辅导员十六项岗位职责,明确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树立的基本观念、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并就与学生沟通谈话、开展心理调查研究等基本技能进行阐述。还要结合学生人身安全、就医指导、心理健康、突发事件等问题作为有针对性的说明,使心理辅导员参照手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对如何开展工作更有把握。

此外,还要建立心理辅导员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

心理辅导员学习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使辅导员们能够很快地熟悉、掌握辅导员工作的规律和技巧,从而能够在“胜任工作”的过程中“享受工作”。

三、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

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琐碎,质量难以衡量,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和激励,人容易失去动力变得疲沓。 所以,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比如,可以建立机关(学工部和校团委)、学院领导班子和学生三位一体的评价考核机制。其中,学生的评价是核心,机关和学院领导班子的考核结果仅作为参考。

其中,学生对心理辅导员的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是:心理辅导员能否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和宿舍,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结果的公正性,使其真正代表广大同学的意见,可每年随机抽取心理辅导员所负责年级学生总数的25%的学生参加考核评价,这样也使每位学生大学四年平均有一次机会对辅导员进行评价。

机关和学院对心理辅导员的主要考核内容则是辅导员落实学校、学院各项工作情况以及学生对心理辅导员的反映等。

四、重视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

这里的“朋辈” 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使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能更有效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最终实现当事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同龄伙伴有共同点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等都对朋辈心理辅导很有启发。

与专业的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朋辈心理辅导以下几个特点表现明显:

(一)自主性与义务性。

通常情况下,朋辈辅导是同龄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也十分乐意帮助他人。他们会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主动观察和发现身边同学的微小变化,给予适当的关心,并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周边的同学。同时,作为朋辈辅导员完全出于内心的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这一种公益性的角色不要求经济回报,因此它又是义务的。

(二)亲情性与友谊性。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往往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是发生在接触较多、关系密切的同学之间。所以,它也是同学之间亲情和友谊的表现。大学生离开家, 进入了学校的大家庭。在面临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惑时,向知心朋友诉说是目前大学生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见的求助方式。他们在年龄、价值观、经验、情感体验、爱好、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很相近,彼此相惜相知。通过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不少大学生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在面对许多困惑的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三)简便有效性。

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朋辈辅导员和当事人有相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容易建立辅导关系,可以及时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有时甚至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保证辅导的时效性。由同龄人担任辅导员,不仅可以帮助专职辅导老师解决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而且,因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不受太多条件限制,能节省时间及时给予当事人心理援助。

如何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呢?

(一)建立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建立朋辈心理辅导网络是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服务体系的基础。所以不妨首先建立“学校一学院一班级一宿舍”的多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即学校一级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学院一级成立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在班级增设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从而推进朋辈辅导的阵地建设。

(二)注重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培训。选拔朋辈心理辅导员,应该遵循自愿与公开的原则,保证朋辈辅导员们工作的高度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对有志向作为朋辈辅导员的学生开展一些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培训、心理咨询基本理论培训、心理辅导技术培训以及心理辅导实务操作培训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对新成员进行指导,同时邀请心理咨询专业老师开设有关心理咨询的讲座或课程,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朋辈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与专业教师相比,心理辅导员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同时,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也更能发挥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因此,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并让辅导员快乐工作,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潜能,使教育对象与其形成真正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