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侯丽萍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指向性作用。方法:抽选本院确诊肝衰竭患者54例,健康者30例,共8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回顾性诊断研究。研究期间两组人员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组间、组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收集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后可知,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轻度、中度及重度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同样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肝衰竭患者经对症治疗3月后,IgA、IgM、IgG复检水平较初检结果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对患者肝衰竭进展具有明确指向性作用,且可通过相关检验水平分析,积极诊断患者疾病,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肝衰竭;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肝衰竭是一类起病凶险、治疗难度较高的严重肝脏损害性疾病,病毒感染、酒精损伤、药物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因,乙肝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青年男性较高发,预后相对较差,发病期间可逐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腹水、肝性脑病等临床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早期诊断的有效实施,以便及时对症治疗,控制患者病情进展,维持预后健康状况[1]。结合上述背景,本文特就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指向性作用予以研究分析,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本院确诊肝衰竭患者54例,健康者30例,共8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回顾性诊断研究。

肝衰竭54例患者(轻度20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0.52±3.65)岁,病程3~9周,平均(6.02±1.55)周;30例健康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1.05±4.08)岁。两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两组人员均在确认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肝脏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研究期间两组人员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即在患者入院次日,取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3ml,送往实验室检验,经实验室离心处理后取血浆上清液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2]

肝衰竭患者需在对症治疗3月后,入院复检免疫球蛋白水平。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组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差异。组间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选择肝衰竭患者治疗前检验数据同健康者对比,组内对比选择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检验数据对比,治疗时间为3月。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比研究,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免疫球蛋白组间对比

收集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后可知,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轻度、中度及重度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同样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免疫球蛋白组间对比(605da1bd86e19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n

IgA(g/L)

IgM(g/L)

IgG(g/L)

健康者

30

3.12±1.09

2.15±0.35

11.35±1.29

肝衰竭患者

54

5.62±1.68*

3.98±1.52*

15.47±2.05*

轻度肝衰

20

4.48±1.29*

3.57±0.95*

14.85±1.85*

中度肝衰

24

6.19±1.45*

4.22±1.19*

15.21±2.09*

中度肝衰

10

7.02±1.82*

5.19±1.39*

17.15±2.15*

注:“*”表示相较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


2.2免疫球蛋白组内对比

肝衰竭患者经对症治疗3月后,IgA、IgM、IgG复检水平较初检结果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免疫球蛋白组内对比(605da1bd86e19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时间

IgA(g/L)

IgM(g/L)

IgG(g/L)

轻度肝衰

(n=20)

治疗前

4.48±1.29

3.57±0.95

14.85±1.85

治疗后

3.58±1.15*

2.89±0.54*

12.15±1.54*

中度肝衰

(n=24)

治疗前

6.19±1.45

4.22±1.19

15.21±2.09

治疗后

4.29±1.31*

3.16±1.08*

13.08±1.65*

严重肝衰

(n=10)

治疗前

7.02±1.82

5.19±1.39

17.15±2.15

治疗后

5.85±1.64*

3.98±1.25*

15.54±1.79*

注:“*”表示相较本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


3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收集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后可知,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轻度、中度及重度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同样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肝衰竭患者经对症治疗3月后,IgA、IgM、IgG复检水平较初检结果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肝衰竭临床研究指出,此类疾病的发生与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所致肝实质损伤具有密切相关性,故在病情进展期间,患者肝损伤进展预期原发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损伤及药物损伤进展呈显著正相关性,故在肝损伤进展期间,受肝细胞损伤、病毒感染进展等因素影响,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呈明显上升趋势,故可在经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测定后,由相关指标数据水平,分析患者肝衰竭进展,以实现对其病情的早期诊断、评估[3]

综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对患者肝衰竭进展具有明确指向性作用,且可通过相关检验水平分析,积极诊断患者疾病,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赵振华,赵映美.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5):153-155.

[2]孙博颖,徐百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程度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8):43-44.

[3]彭文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系统医学,2020,5(05):46-48.